种种高科技令人眼花缭乱!“未来工厂”需要怎样的顶尖工人

未来的智慧工厂里,需要怎样的顶尖工人?这个问题,或许能在今年的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找到答案。

这里,是整个进博会中可谓最“硬“的展区。展览面积近7万平方米,设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数字工业自动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四大专区,还有包含金属切削、工程及农业机械、工业产成品、光学打印等其它品类,集中展示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走进其中,各类工业机器人、各种数控机床设备,形形色色的高科技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所有这些高精尖的设备背后都离不开“人”。那么,作为机器的掌控者,需要有怎样的技能、具备怎样的素质、拥有什么样的精神,才能成为“未来工厂”里的核心?

工程师渴求程度远胜于工人

“你要当只会点按钮的工人,还是要当背后设计程序的工人?”在NACHI不二越的展台,正在熟练操作高速多用途机器人的贾元申如此反问道。

未来的先进制造业里,你是哪一类工人?发问看似简单,回答却不容易。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曾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2年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报告》,指出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智能制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规模、用人需求持续增长。以2022年为例,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了53.8%。

不过,细分岗位可以发现,尽管企业对技工、操作工都有着需求,但是,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PLC工程师等人才需求最为火热。

所以,是要做一名只会按部就班的操作工,还是要做一名能掌控机器的工程师——这才是贾师傅的语中深意。

一个事实是:工厂里,能看到的一线工人正越来越少。

“在我们的客户中,有不少‘灯塔工厂’、‘黑灯工厂’。车间里,看得到的是机器快速运转;远端看不见的操控室内,是一名名工程师。”贾元申告诉记者,在这些企业之中,一线工人可以招可以换,但只有工程师是“心肝宝贝”,堪称“顶梁柱”。企业往往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留住这些人才。

“操作高精尖自动化设备的技术人才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贾元申指着设备告诉记者,如果要教会一名普通工人使用这台机器,其实并不难,只需按照操作手册“按图索骥”,最多两个星期就能上岗,“但是,要把这台机器玩出水平,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调整、改进、优化,只有工程师才有这种水平。”

找工人,难;找工程师,更难!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重较低。2020年,我国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仅为3.55%,远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国际工程科技大会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优秀工程师人数相比发达国家仍很短缺,特别是“00后”后备工程师队伍短缺严重。

图为正在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作人员。 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

好在,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贾元申表示,他在培训时发现,数字化的推进也带来了新的岗位,部分减少的产线工人,转岗到了机器人工程师岗位,“他们虽然不用直接操作生产设备了,手放在键盘上的时间多了,但本事也变大了。”

专业有深度广度还得有“速度”

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2021年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有近10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

作为未来工厂里的“顶尖工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记者在展区内探访了一圈,得到的回应是,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理工类人才最为吃香。

不过,目前这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不好找。海克斯康公司的工作人员姚保君告诉记者,伴随着工厂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一个人管理一条产线的情形早已不再稀奇,但这也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软件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很大程度上,这些类别的知识都需要劳动者有所掌握。

图为多机器人柔性夹具系统。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

“当然,根据企业的需求,核心技能的‘加点’,可能是在可编程控制器等之上。”姚保君认为,但总体的数字化水平提升,最好也是缺一不可。

不少展商则向记者表示,仿真应用、算法、嵌入式软件开发、集散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都是先进制造业未来渴求的对象。

而对“顶尖工人”而言,还得学会自我学习,不断充电。缘由就在于,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升级日新月异,应用潜能不断爆发,迭代更新速度飞快。

“别看我们是业内人士,不学习也会落伍。”贾元申笑着说道。

确实,工业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边缘云、5G和6G在工厂中的运用、协作式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学习、机器理解、边缘计算甚至是天空计算……采访中,一个又一个从这些设备制造商口中蹦出的“新名词”,就代表着一项又一项的新技术已被运用于实践。这,无疑对一线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

深耕一线才能成为机器“主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未来“顶尖工人”最需要具备的精神呢?

有意思的是,这次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选择了一个相同的答案——“深耕一线”。

高磊是位于青浦区的天田(中国)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届进博会上,他负责向观众展示企业“亚洲首发”的新一代纯电全自动折弯机器人系统。他娴熟的操作和精准的介绍,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你或许不会想到,这位精干的小伙子学历只有中专而已。

“我在机械加工领域干了十多年,凭着这份坚守,再加上努力,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高磊告诉记者,过去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觉得又苦又累又没有前途,即便是理工类毕业生,愿意进厂者也寥寥无几,“青年人都不来了,工厂的根就断了,还谈什么先进制造业?”

不过,近年来高磊似乎觉得这一情形有所改观,“好像年轻人又变多了。”

高磊的感觉并没出错,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就显示,在2023届应届生投递人数增长最多的TOP10赛道中,智能制造、AIGC、AI大模型排名前三,同比增长303.12%、297.27%、235.25%。大学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在回升,年轻人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前景的认同和期待提高了。

人来了,还得要“沉下去”。在高磊看来,要想真正成为机器的“主人”,就必须穿上工装去一线,加强技能学习,不断累积经验,学会解决各种问题,在产线上逐步提升自我,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机器换人”大潮中所淘汰,成为具备复合知识结构、卓越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青年人才,拥有更多高薪、高质量的工作机会。

头图为展会中形形色色的工业机器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工人   工厂   高科技   眼花缭乱   机器人   制造业   技能   机器   工程师   记者   未来   智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