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你向“低价”冲单了吗?

10月31日晚上8点,各大电商平台开启首轮尾款支付,今年的快递旺季也正式开启。

和往年的熬夜等优惠、拼单凑满减不同,今年多个电商平台宣布直接“血拼”低价,但也套路满满。专家表示,“双11”需要降价保质“双到位”,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违规销售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多次违规者亮“红牌”。

2023年11月1日,浙江金华,金义综合保税区垂直云仓内,工作人员正在将“双11”包裹拣货、包装,进行装车发货。

“低价”“买贵赔付”等成关键词

10月20日,一家互联网购物平台“双11”预售于10月24日晚8点开启。今年“双11”在跨店满300减50的基础之上,首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立减,不用凑单,一件就打折,预计将有超过8000万商品降至全年最低价。

前几日,和往年一样,正式开售后刚过5分钟,刘静静就给记者发来了她的购物截图。她发现,相较于往年,卷低价成了关键词。她购买了卫生纸、洗发水等生活用品,“满299元减50”“满300元减50”,这些优惠让刘静静下单的手停不下来……但她同时也发现,还是有一些平台或商家打着“促销”“优惠”的旗号算计消费者。

包括刘静静在内的不少消费者同时向记者反映,一些商家以低价的幌子玩“套路”。例如,大促开始前,某些商家往往会将商品价格先抬高,然后通过秒杀、折扣、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等形式降价,实际商品到手价往往和平日相差无几。

就此,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文明表示,在“双11”活动中,商家往往会在宣传海报或者商品主页上承诺为全年最优惠价格,消费者基于该意思表示购买了商品,若“双11”价格比平日价格更高,那么商家的行为便符合了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以承诺低价的欺诈手段,使消费者购买了并非优惠价格的商品,消费者是有权撤销双方的买卖合同,要求商家退货退款的。

除了低价,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双11”电商平台商家还纷纷上线“买贵就赔”的服务。某家互联网购物平台表示,平台上所有百亿补贴商品承诺“买贵必赔”,如果买贵了,平台将补偿差价等额红包。“平台方在推出‘买贵必赔’服务时,应全面、准确、真实地告知消费者该项服务的具体规则,包括价格信息、赔付条件等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接受媒体采访时提示道。

2023年11月1日,江苏淮安开发区一家电商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装运快件,开足马力,备战“双11”。

网友呼吁:可以“低价”但不能“低质”

可即便如此,网购依然是消费者青睐的购物方式之一。从往年看,还是有不少网友忍不住下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增长11.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8个百分点,实物网零对社零增长贡献率达33.9%。

对待促销这件事,也有人坦言“心态上早就被磨炼得成熟理性。”关于“双11”的“全网最低价”的说法,一些网友的留言也为大家提了个醒,“广告就是广告,吸引眼球而已,到底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翻一倍,再打个折,实际上一点没便宜”。更有网友称:“可以‘低价’但不能‘低质’!”

关于所谓的“折扣价”比平日价格更高这一情况,陈文明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谈道,我们可以从民法典中找到答案,根据民法典第148条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不过陈音江也表示:“如果商家只标注了打多少折或定金膨胀规则,而没有承诺最低价,那商家就只需按照基础价打折以及按照定金膨胀规则执行,因为商家可能在当初活动之后,重新进行了调价或推出其它新的活动,前提是需要完全兑现之前的承诺,且不存在故意隐瞒相关信息等损害消费者权益。”陈音江说,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价格还不是最低的,我们可能从情感上比较难以接受的,但从法律上来说,商家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电商企业打包装运快件 备战“双11”

专家提醒:消费者网购时

可截屏保留消费记录

今年“双11”期间各个商家推出各类促销活动,除了“货比三家”之外,陈音江提示消费者应谨慎选择口碑差,消费者反映问题多的商家,可通过查看商家信誉、评价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口碑佳、售后服务有保证的商家购物消费,切莫一味贪图低价而忽视了商家的信誉和售后服务。“消费者要根据自己需求选购商品,不要被商家的所谓打折优惠所迷惑,不要轻信商家或直播带货主播的表面宣传,盲目贪图便宜而去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要理性选择商品。”陈音江说道。

面对“满抵、满减、满送”、秒杀抢购、定金预售等各种促销活动,陈音江强调,消费者应提前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如积分或者优惠券,消费者应看清其使用条件、方法和期限等。

此外,如果当消费者发现定金不可退时,可以有哪些处理方法?

陈音江称,依据担保法,定金是一种债权担保。如果支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债权约定,确实是无权要求返还定金的。当然,如果收受定金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尾款,那商家是可以不退还定金的。所以提醒消费者,要审慎选择支付定金这种方式,并按时支付尾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如果由于商家的原因导致交易不能正常进行,商家也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比如,商品出现缺货、断货或者质量问题等情况时,消费者也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并退还尾款。

不管遇到哪些问题,陈音江建议,消费时都要保留凭证依法维权。消费者网购时要采取截屏、录音等方法,保存好商品图片、文字介绍、支付信息以及聊天记录等信息,并及时向商家索要发票。一旦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收集好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来源:央广网

记者:王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低价   尾款   民法典   定金   往年   消费者   商家   商品   价格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