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锐见:一口唾液测天赋?不能放任伪科学贩卖育儿焦虑

一根棉签蘸取儿童口腔唾液,经基因检测公司分析DNA后,即可获取孩子在语言、艺术、运动等方面潜能的“天赋报告”?近期,部分家长被价格并不便宜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吸引,希望能借助检测“按图索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培养。类似产品看似“高大上”、充满高科技,实则遍布消费陷阱,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朴素心愿,但仅凭一口唾沫判断天赋的基因检测无疑更接近“打着科技旗号的电子算命”。此前有专家科普:人体内有约2.5万个基因、30多亿位点,而普通的商业级基因检测只能读到几十到几百万个位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无异于以蠡测海,既缺乏科学依据,也无循证研究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曾表示,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发布的2023年10月“科学”流言榜中,“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赫然在列。

“唯科学”与“伪科学”,仅一字之差,却天差地别。所谓天赋检测背后是基因决定论在作祟,它从“骨子里”拔高或否定潜在的人生高度,要么贴上“天赋异禀”的标签,要么妄加论断“不是这块料”,客观来讲都有失偏颇。乒乓球世界冠军,也可能在年幼时因个头太矮而被省队劝退;带领球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明星球员,小时候却有过因确诊侏儒症被俱乐部解约的经历。无数可能原本“天赋”并不突出的人,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和不停歇的奋斗取得骄人成绩,证明了天赋高低同成才与否之间并没有一定因果关系。如果一门心思想着靠天赋基因检测“抄近路”“走捷径”,“被割了韭菜”尚且事小,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可能追悔莫及。

天赋基因检测早些年间就火过几轮,如今“卷土重来”,既需要相关部门依法规范管理、防止商业滥用、避免技术跑偏,也可以从中读出一些家长真实存在的教育焦虑。相关检测的结果很难验证真伪,商家并没有多少风险成本。在“起跑就是冲刺”的氛围下,一些家长花重金为孩子检测天赋基因,很多时候是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花钱买心安”和“为孩子尽力了”的心理,以至于一边怀有疑虑一边不得不跟风从众。相关商家正是利用了家长这种心理进行包装炒作,一些不法商人甚至不惜伪造数据虚假宣传。避免权益受损,要求消费者擦亮双眼、理性判断。

“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数学家华罗庚仅一张初中文凭也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经历,为这句名言写下生动注脚。成功的标准不一,天赋的数值更难量化,家长与其将一份缺乏科学性的检测报告奉为“标准答案”,不如遵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多一些尝试,细心发掘孩子的兴趣和潜能,陪伴孩子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 戴林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华罗庚   世界卫生组织   焦虑   天赋   北京市委   伪科学   唾液   潜能   基因   家长   孩子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