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人口渴了,他们会吃什么样的水果解渴?是橘子还是葡萄?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水果陆续成熟,让爱吃水果的人们可是过了把瘾,随着季节变化、水果价格波动,像“车厘子自由”之类的水果自由,不时成为现代人津津乐道的调侃话题。

那么在相对落后的古代,平民百姓在水果方面,又能享受到哪些口福呢?人们又爱吃什么水果呢?

大“橘”大利

估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今天市面上的水果种类,大部分是在不同时期从域外传入中国的,或是走陆路经西域传入,或是走海路传入的舶来,譬如葡萄、石榴、西瓜、菠萝、芒果等。

这话倒是没错,不过原产于中国的水果品种,数量其实也是相当庞大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段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典故,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段典故出自《晏子春秋》,说的是齐国贤相晏婴出使楚国,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为喻,让原本打算趁机羞辱晏婴的楚王自讨了一番无趣。

毫不夸张地说,柑橘在中国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规模也相当可观,《襄阳记》(东晋·习凿齿撰)就记载了东吴末年的一位将军李衡,在武陵(今湖南常德)龙阳洲上建造了一处宅院,并种下一千株柑橘树,作为传给后世子孙的不动产。

后来他的子嗣借助这份产业,果然“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除了柑橘以外,《诗经》里面出现的瓜果也都算是本土品种。

譬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中的桃子、李子、“操有梅,其实七兮”中的梅子、“七月食瓜”中的瓜(指甜瓜)、“八月剥枣”中的枣、“无食桑葚”中的桑葚、“蔽芾甘棠”中的甘棠(一种野梨)等。

“桃”之夭夭

现代的桃子经过科学家们的栽培已经培育出了许多嫁接品种,人们对桃子的喜爱也是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并且桃子这种水果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出镜率那也是相当高,且不说《西游记》里的蟠桃园、蟠桃盛会,单在志怪古籍《山海经》里,桃就被加上了很多神化光环。

譬如《海外北经》记载,狂走逐日的夸父翻山越岭,终因干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即“桃”也,《中山经》说“夸父之山”的北面有一片桃林,幅员达三百里之《西山经》也说“不周之山”“有嘉果,其实如桃”。

事实上,《西游记》里说蟠桃园的桃树分为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并非吴承恩的原创,这种说法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汉朝。

据《汉武内传》记载,痴迷于求仙问道的汉武帝终于凭借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苍,西王母在七夕这一天降临人间,赠予汉武帝四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的仙桃。

汉武帝吃完仙桃以后,打算把桃核收藏起来,自己种植栽培,省得老麻烦仙家。西王母则说:“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汉武帝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编)也搜集了很多关于桃的神话传说,如《神农经》提到一种“玉桃”,有“服之长生不死”的功效,即便是在临终的时候服用,“其尸毕天地不朽”,虽说救不了活命,也能保得尸身不腐。

还有《典术》里说,桃是“五木之精”,能够“厌伏邪气”“制百鬼”。那些个做法驱邪的道士手持桃木剑,号称能降伏厉鬼,源头就在这里。

“樱”姿焕发

现代人视樱桃的变种车厘子为高端果品,其实古人早就赋予樱桃相当崇高的地位了,《礼记》有云:“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含桃”正是樱桃,这句话的意思是樱桃成熟之后,应当先送到宗庙祭祀先祖。

而另据《汉书·叔孙通传》记载,樱桃作为祭祀果品,始于西汉时期,专司典章礼仪的叔孙通向汉惠帝建议“取樱桃献宗庙”,于是“诸果献由此兴”。

一直到以开放包容著称的盛唐,樱桃才逐渐走下神坛,“飞人寻常百姓家”,并掀起了一场文人骚客争相品食、吟颂的热潮。

路遥知马“荔”

与樱桃一样久负盛名的,还有盛产于南方的荔枝,说到荔枝,大家一定首先先想到的就是杨贵妃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恐怕是现代人最容易联想到的场景了。

跻身“四大书法家”之列的北宋名臣蔡襄对此颇为不屑,认为荔枝当中真正的极品是产自其故乡兴化(今福建莆田)的“陈紫”,并在《荔枝谱》中不无傲娇地写道:“陈紫之于色香味,自拔其类,此所以为天下第一也。”

同样傲娇的还有大文豪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他因为得罪了权臣章惇,被扣上“讥斥先朝”的罪名,贬谪到人迹罕至、瘴疡横行的岭南惠州(今广东惠州)。

当时,岭南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十流九亡绝非危言耸听,可章惇万万没有料到,苏轼偏偏就是那既不认命、命也够硬的十分之一。

他非但活得有滋有味,还写下一首流誉奕世的《食荔枝》,放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继续跟章惇叫板。

章惇的颜面没地方搁,嘴硬的苏轼被要求继续挪窝,流放到了海南岛上的儋州,苏轼依然不肯认怂,反倒将此视为毕生莫大的荣耀,发出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感慨。

“榴榴”大顺

在域外传人的水果品种当中,石榴一直备受众人青睐,用西晋文人潘尼在《安石榴赋》中的话说,石榴是“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

另外根据《苑城记》的记载,东晋偏安之时,孝武帝司马曜修建新的宫室,特意下令种植两种果树:“于台城外堑内并种橘树,其宫墙内则种石榴。”

《洛阳伽蓝记》也有记载说,在南北朝时期,洛阳白马寺内种植的石榴,每个重达七斤,成为权贵阶层的送礼佳品,“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原来古人也很会玩这种传花式的人情把戏,当时甚至还有“白马甜榴,一实直牛”的说法。

《北史·魏收传》也说过,北齐安德王高延宗有一次到妃子李氏的娘家做客,李妃的母亲以两个石榴相赠,高延宗不解其意,回宫之后随手就给扔了。

最后还是一位名叫魏收的大臣偶然间破解了这道哑谜,直言“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大约从此以后,石榴便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古人如何在淡季吃到水果?

水果跟蔬菜一样,具有很强的时令性,为了能在淡季吃到水果,古人主要采用三种办法,一是做成蜜饯,也就是用蜂蜜浸泡水果或者把蜂蜜涂抹在新鲜的水果上,这样既能延长食用期限,味道也更加甘润可口。

二是将鲜果切片晒干,做成果脯,保存的时间会更长。

三是制成粉末,与现代的固体粉末饮料类似,当时称为“塾”。

譬如《齐民要术》里记载了一种酸枣塾,食用时只需取一勺兑入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浆”,远行途中还能与米教混合充作干粮,“饥渴俱当”,可谓一举两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儋州   水果   蟠桃   柑橘   汉武帝   解渴   口渴   石榴   荔枝   桃子   橘子   樱桃   古人   葡萄   品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