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忆象(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古镇)

下司忆象(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古镇)

绿水如蓝

绿水如蓝,江面上百桨齐扬,浪花飞溅,一场凯里地区的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清水江边挤满了游人,彩旗、锣鼓、呐喊,画栋、鼓楼、廊桥,天地风水人,一切皆成美景。这里是下司古镇,一个过去的苗疆栈道、末端良港,一个如今的龙舟之乡、名犬之乡。


龙舟竞渡

下司之名和元朝开始在边远地区设置蛮夷长官司有关,它是土司世袭的地方政权,明朝在今麻江县境内设平定长官司,清朝又设分司,地处下游的分司简称下司。下司聚居苗、侗、仫佬等民族,拥有古老的马帮文化,清雍正改土归流后,云贵总督和贵州巡抚令当地民众疏浚河道,清水江航道畅通,下司辟为商埠,建起水陆码头,成为黔东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这样的场景一直保持到民国,小镇商铺如云,彻夜灯火,有“人烟辐辏地,歌吹不夜城”之说,因此被誉为“小上海”。


下司古镇


下司大码头

下司大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有九十九级台阶,宽大的弧形码头见证过古镇商贾云集时的繁华景象。今天的码头依然人声鼎沸,这里成了观看清水江上龙舟竞渡的大看台。


老码头

当年的大码头以货运为主,小码头则用于载客,所以也叫接官码头,清末云贵产出的第二位文状元夏同龢在这里登船赴京殿试,也在这里上岸荣归故乡。


古镇老街


古镇老街


人民公社客栈


一半烟火 一半诗意

离开水岸,徜徉在小镇并不规则的街巷,这是一个活着的古镇,尽管旅游开发已形成了热闹的街市,但仍有许多原住民生活在里巷深处,幽暗的木窗,半掩的腰门,参差的石阶,还有门前简易的乒乓球台,无不透着人间烟火。一处由百年木屋改造的客栈,挂起了人民公社的招牌,仿佛时光倒流诱人穿越,或是岁月静好引人感怀。“一半烟火谋生活,一半诗意许清欢”。小镇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有烟火的地方有气息,而诗和远方提炼的是气质。


广东会馆


侗族鼓楼


良心桥


下司古镇

走一条石板路,过两座风雨桥,到芦笙广场感受多源头的文化碰撞。那条黄金水道,曾把东来西往的商客汇聚到一起,有的孤身一人寄宿他乡,有的举家迁徙落脚下司,小镇上的南腔北调演变成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徽派的黛瓦粉墙,岭南的高墙大院,还有西洋的繁复华丽,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当这样的建筑和当地的传统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视觉盛宴,苗家的风雨廊桥,侗家的八角鼓楼,所有的一切,组合成小镇最美的画面。


禹王宫


下司忆象

禹王宫,也叫两湖会馆,由湖南、湖北商客出资,建于清朝中晚期。如今,这里辟为“下司忆象活态历史展示馆”,它以“源生态”为主题,以历史沿革为脉络,讲述了下司六百年因水而起、因商而兴、因人而彰、因旅而旺的风雨历程,留住记忆,想象价值,是为忆象。


禹王宫


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

又见阳明书院,下司的阳明书院始建于晚明,万历年间,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孙应鳌到下司传播阳明心学,后人在孙应鳌讲学旧址修建了书院。下司的阳明书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四方形的木质结构,画栋雕栏,古朴厚重,处处彰显工匠高超的技艺。书院供孔子、供王阳明,侧厅介绍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整个书院以诗破题,以悟承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给人以山高月阔的领悟,正如那首《蔽月山房》所描述的:“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看山看月,看水看云,要有山大于月的视角,更要有眼大如天的心智,这是心的洗礼。


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

清江的微风拂过脸颊,身心都多了惬意,这是下司的惬意。对岸的龙舟码头正在播报比赛的最终名次,每一次报名都引动一片掌声。


比赛归来


比赛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凯里市   古镇   龙舟   老街   鼓楼   人民公社   王宫   书院   烟火   码头   小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