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仁山?从武义明招山和一群人的故事说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浙博之江馆开馆以来,每天依然人从众,除了馆藏文物外,很多从各家博物馆借展的国宝,也是限时展出。比如“宋韵文化馆”第一单元,展出了武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徐谓礼文书。

这里要温馨提醒一下,开馆时展出的是徐谓礼录白印纸第一卷,下周一将会换展品,展出徐渭礼文书录白印纸第九卷,再下个月,展出徐谓礼录白告身第二卷。原件只展两个月,就要回武义老家了。

在武义博物馆,除了看这个普通南宋中级官员的履历档案,最近还有一个很清新的展览,“仁山——浙学胜地明招山”碑拓题跋展。为啥说清新?看主题,讲的是一座山的故事,明招山,武义文化圈的大IP。

一座山能做一个展?

再看,这是一个碑拓展,展出的是一座山背后的一群人——吕祖谦家族、陈亮、陈傅良、叶适诸人的各类碑拓约40件。而这些碑刻的撰文者,则有洪迈、巩庭芝、陈亮、陈傅良、何基、宋濂诸名家。

再再看,碑拓后面还有一个词:题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拓片展,每一张拓片都写了题跋,内容涉及文字考订、史事辨析、碑刻制度等。而题跋的书写者,则是全国知名书法家、文史考古学者等。策展团队把碑拓与对应题跋作品一并装裱形成新的艺术品(中国书协理事、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方爱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武义博物馆,武义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共同策展)。

以古为新。也是明招山作为宋代浙学中心地在今天的意义所在。这是“仁山”想要讲的故事。

对普通人来讲,这些人名有些“不有名”,展览中,看不到具体的“物”,而要读密密麻麻的“字”。

但是,字会说话,山也会。

1

四年前讲徐谓礼的故事时,写过一句话:徐谓礼碰到郑嘉励,大概是命。

今天读来有点肉麻,好在事情不麻。当年徐谓礼文书的发现确认过程,这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起了关键作用。那么,如果要写个前传,明招山碰到吕祖谦,吕祖谦碰到郑嘉励,用今天的词汇来讲,属于双向奔赴了。

很多人知道“上班等于上坟”这个老梗,已经变成郑嘉励的标签(本人有点烦恼),实际上,它的出处相当严肃,就来自他在2014年写的文章《吕祖谦墓》。

吕祖谦,金华人,人称“东莱先生” ,和朱熹、张栻齐名的南宋大儒,创立“婺学”(又称“金华学派”),开浙东学派之先声。

吕祖谦的墓,就在武义县明招山。2014年,郑嘉励在明招山调查南宋吕祖谦家族墓地,写了一段话——

我这考古工作吧,上班也就等于上坟,每天都能见到吕祖谦墓。如今的吕祖谦墓,是20世纪90年代重建的,面貌去古已远,就地表的墓园所见,与晚清民国的坟墓没有什么两样。以我长期调查浙江宋墓的阅历,对此是有发言权的。当然,大家都是“向前看”的人,谁会真的在乎宋朝与清朝的区别呢。

2014年,郑嘉励调查后发现,当地政府在重建吕祖谦墓时,认错了地方,新墓距离真实的吕祖谦墓相差百米之遥。

因为吕祖谦墓而红,这是郑嘉励没想到的。那么,吕祖谦和明招山的关系,仅仅是埋身之处吗?

吕祖谦的家族“东莱吕氏”是北方的世家望族,“三世四相”,也是学术世家。七世祖吕夷简在河南新郑神崧里早早规划了一个八代人族葬的大型墓地,就连吕祖谦的曾祖父吕好问、祖父吕弸中等人的寿穴都安排妥当了。

这是宋室南渡之前的事。

中原陷没。南渡,也是难渡。

从建炎元年到绍兴元年,曾祖父吕好问一家颠沛流离。绍兴元年(1131),一家人逃到广西桂林,吕好问在桂林去世,临时葬在当地。绍兴五年,战时稍平稳一些,吕氏陆续内迁。吕好问的长子吕本中,住在江西上饶,次子吕弸中,住在婺州,也就是今天的金华市。三子吕用中,住在绍兴。四子吕忱中,居住地不详。

总而言之,四大房派中,没有一个人定居武义县的。而最近的金华到武义也有百里之遥,走走也要大半天。

改变局势的,是吕弸中,也就是吕祖谦的祖父。

吕弸中的次子吕大伦,也就是吕祖谦的叔父,在武义县当副县长。吕弸中就跟着儿子住在“官屋”里。南宋初,南渡士大夫一般都住在官府提供的官屋,或者临时安置在寺院里。

绍兴十六年(1146),吕弸中在这里去世。他没法归葬河南老家神崧里的祖坟,只能临时葬在武义,选了明招山,距离武义县城十五里。

这就是吕氏家族入葬明招山的第一人。

但是,心里还是想回家。明招山出土的《吕弸中圹志》可以作为印证,他们没有把明招山作为永久性的葬地。展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拓片。

事实上,在前一年,绍兴十五年(1145),吕本中已经在江西上饶去世,葬在了上饶县明远乡德源山德源寺之侧。当时还没有明招山墓地。

到了绍兴二十三年,家族里辈分最高的是吕用中。他觉得这样子下去不是办法,家族四散,自己的父亲还葬在桂林。于是,他把父亲吕好问的棺柩从桂林迁到了武义,成为明招山吕氏家族墓地里辈分最高的“祖坟”, 相当于这里的始迁祖。同时,又正式改葬吕弸中(之前是临时葬在这里的),此时,明招山家族墓地已经有了雏形。

此后,吕氏四大房派的五代家族成员,从第一代吕好问,到第五代吕祖谦儿子的“年”字辈,包括少数第六代“之”字辈,不管你生前在哪里当官,住在什么地方,死后都葬入明招山。从南宋初到元代,延续了一百五六十年。

郑嘉励在前四代人出土的圹志里发现,他们在志文中都会追溯老家祖宅神崧里的故事,以示不忘沦陷的中原族茔。所以,吕氏子孙不远百里,聚葬明招山,体现了中原故家在徙居地建设家族墓地的良苦用心,而此前,江南并没有族葬传统。

2

“吕祖谦就住在小白溪的南面。”

耳边不知谁说了一句,眼前已是“峰峦万叠绕烟霞”,明招山就在眼前。

此山不大,属于白阳山的附山,康熙时一位武义词人徐鼎轼说:“怕有渔郎寻觅,沿溪不种桃花。”可见明招之隐。

小白溪流过山前,汇入武义江。

金华南到武义北,高铁最快11分钟。明招山在武义县城东部,距县城约10公里。吕祖谦从金华坐船来,总得花上一天。

为什么来明招山,自然跟他的家族墓地在这里有关。

吕好问生前是宋钦宗时候的尚书右丞,相当于右丞相,身份很高,所以绍兴三十一年,朝廷赐了惠安院作为吕好问的功德坟寺,这也是明招山家族墓地真正形成的标志。

惠安院,就是现在的明招寺,在明招山下。在吕祖谦家家族墓地形成之前,明招寺在五代吴越国时期就很有名,德谦禅师在这里讲经,明招寺成为婺州、处州、衢州、福州等地的禅宗祖庭。

父母去世,两次丁忧,吕祖谦都住在明招山。古人丧礼是三年,丁忧是两年七个月。日子那么长,他便在这里设堂讲学,明招寺是重要的讲学之处。

母亲先走了,在乾道二年(1166年)病故于池州去建康的行船中。吕祖谦护柩至金华,第二年归葬明招山。

母亲曾氏,曾几的女儿。曾几是谁,宋代著名诗人、江西诗派巨擘,陆游的老师。陆游在《曾文清公墓志铭》中提到,这是曾几唯一的女儿。

吕祖谦家族墓志出土了一方吕大器妻曾氏圹志,印证了身份。这次展览里也展出了拓片。

郑嘉励说,母亲去世后,吕祖谦在明招山讲学,影响非常大,“他的讲学,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里的文风。用我们今天的话讲,他是一个理学家,是个学者,也是个考神。”

26岁中进士,同一年又中了博学宏词科。27岁,他主持礼部的考试,是从事教职的开端。后又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职。

所以,他对科举很有心得。“尤其为母亲丁忧的那一段讲学,我们今天讲,恐怕就是金华这个地方最有名的高考复习班,教培机构。”

在明招山开教培机构的时候,吕祖谦编了一本教材,叫《东莱博议》,选《左传》文66篇,分析议论,作为指导考生赴试科场的范文,这本教材当时流传很广,可与《古文观止》媲美。所以,“武川之人士多被其教”,从明招山走出了很多进士,武义一地,就有31人。

过了五六年,父亲吕大器去世,他第二次在这里丁忧。周边人又闻风而动,聚到他的身边,他又开始讲学。但在那个时候,陆九渊就劝他了。我们这些儒家,应该要给人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不能用这种世俗的功名去引导大家。

他觉得说的很对,就把弟子遣散了。

对吕祖谦来说,明招山还有一层特殊意义。

26岁中进士,但是,他45岁就去世了,去世前的三年,身体状态就很差。也就是说,吕祖谦最有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时间段,28岁到40岁,也就是12年。这中间,他经历了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去世,还有三任妻子都先于他去世,也埋入武义明招山。所以,在十二三年之间,他大量时间都在明招山这一带度过。

我们现在提到明招山,会讲一个词:学术名山。这并不是虚词。明招文化先以佛道文化为底色,而吕祖谦通过讲学和著述加以激活和重构,注入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

3

“墙竹生夏阴,风荷留宿露。”

吕祖谦很少写这样文艺的诗,但住在明招山,忍不住要抒情。

明招寺

吕老师一开讲,“四方之士共趋之”。“浙学”其他两位代表人物陈亮、叶适也前来讲道论学。三巨头共同出现,唯有明招山。我们现在讲“浙学”,精神之一是务实,吕祖谦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著实功夫”,一切看实际效果,“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是办学宗旨。陈亮更是强调义利并举、农商相籍,认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

吕祖谦在金华城内还设有丽泽书院,奠定了金华婺学基础。朱熹、陆九渊、张栻、陈傅良等人,都是他的朋友圈置顶人物,经常切磋论道。

他的门生就太多了,可考的有210人。说几个著名的,朱熹的儿子朱塾、巩庭芝的儿子巩湘、巩沅和孙子巩丰,都是他的学生。

可以看到,吕祖谦在南宋的理学阵营中,属于中心人物,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位宽厚的长者。当时理学界各个学派存在对立和分化,但是,在吕祖谦的调和下没有明朗化,他还经常被邀请去调和矛盾。

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发生了理论分歧,闹得不可开交,他们请吕祖谦来调和。吕老师邀请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论道。在吕老师的主持下,双方在鹅湖就各自的学术观点激烈辩论,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吕祖谦与朱熹交往数十年,莫逆之交。朱熹写的文章都会先寄给吕祖谦审,吕祖谦也会批校修改。但两人的治学观点完全相反。朱熹重心性义理,吕祖谦却很少谈这方面的学术。朱熹主张读经,而吕祖谦以史为先。朱熹重视《论语》,吕祖谦却不教人读。在史学方面,朱熹是批评吕祖谦史学观点和研究最多的人。然而,两人却能同编《近思录》——这是我国第一本哲学选集,也成为了以后理学的思想典型。

包括两个人家族的丧葬观,也完全不同。郑嘉励经常讲到朱熹的例子。

朱熹为妻子刘氏寻找一块风水好墓地,费劲周折,被吕祖谦批评了。后来,他为长子朱塾选墓地,又选了两三年才下葬。

看一下最后的分布:朱熹的爷爷朱森,墓在福建的政和县,朱熹的父亲朱松埋在武夷山,朱熹本人埋在建阳。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朱塾埋在建阳的另外一个乡镇,小儿子是埋在建安的。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朱松墓在武夷山,朱熹的母亲祝氏埋在建阳,朱熹的父母居然没有完成最常规的夫妻合葬。

朱熹因为太在意风水,家人葬地分散, “每个人都想去占一个好山头。所以,朱熹的子孙清明节上坟苦啊,一家人的墓离得这么远,没有半个月哪里跑得完。”

吕祖谦家就完全不同。

吕祖谦讲学的地方,现在叫朱吕讲堂,很多人以为朱熹跟吕祖谦在这里一起讲课,其实吕祖谦在世时,朱熹没有来过明招山。他去世后第二年的正月十七日,朱熹到明招山扫墓,哭祭朋友。

看到吕祖谦的墓,朱熹难过:怎么可以这样胡乱在平地上一埋了事?

频繁的丧亲之痛,人生最后两年(1180—1181年),吕祖谦又在身体极大的病痛中度过。身染“风痹”,行走不便。他把生命最后的热情投入于著书,还有一件事,写日记。

《四库全书》收录吕祖谦著作《东莱集》40卷,其中,卷十五收入《庚子辛丑日记》,即1180和1181年的日记。

日记开始于庚子年正月初一:“一日甲寅,初编《大事记》,起周敬王三十九年,晴。”正月初一,他开始编写《大事记》。《大事记》始于周敬王三十九年,被认为是吕祖谦的史学代表作之一。

编书时,他已经小中风在床,不能行走,但,这本书一定要编完。

除了记录当天工作,他在日记里还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以及物候变化。

“百叶桃开”

“雨后新绿可观”

“海棠梨花盛开”

“晴和红梅开”

竺可桢在《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一文中,这样评价:“南宋浙江金华地区的吕祖谦做了物候实测工作。他所记有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两年金华(婺州)实测记录,载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蜀葵、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物候和春莺初到、秋虫初鸣的时间,这是世界上最早凭实际观测而得的物候记录。世界别的国家没有保存着15世纪以前实测的物候记录。”

日记里,最后一次记录花开,是七月二十三日,和今天一样的初秋,一样的天气:阴,时时雨。秋意翛然,木芙蓉开。

花开了。三天后的日记是这样的:

二十六日 补《记》二年。晴。晚阴。

二十七日 《公刘》一章。阴。

二十八日

这一天的日记,只写了一个日子,来不及写内容。手边的《大事记》刚刚编到汉武帝征和三年。

一切戛然而止。吕祖谦在那天去世,45岁。

根据考古勘探,明招山吕祖谦家族墓地墓葬有30多座,以明招寺为中心,分布在四个区域,也是互不相望的山坳。吕祖谦和两任妻子的墓,在明招山大坑的小山丘,形势一般,跟风水无关,墓室也简陋。

但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这和朱熹家完全不同。

吕祖谦墓

郑嘉励在新书《读墓》中特开一节,讲了朱熹和吕祖谦不同的丧葬观。吕祖谦强调人死入土的迫切性,入土为安即可。他在明招山为父母和三个妻子办丧事,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下葬。绝对不可能超过三个月。所以,朱熹看到吕祖谦的墓,如此“草率”,才会生出这样的感叹。两人的观念完全不同。

但是,在我们今天人看来,吕祖谦很“现代”,这是看得开,洒脱。“所以在传统时代能够达到像吕祖谦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吕祖谦给别人写墓志,从来不会讲风水,而是讲合葬、族葬,鼓励大家像他一样。

大家看在眼里,很多大家族也希望向他学习。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去做。比如开禧三年(1207)进士莆田人方大琮,他很认同吕祖谦的族葬价值,在方广山有意效仿明招山建家族墓地,但是,做不到。

一来,为风水所惑。还有一个,东莱吕家人多短寿,吕祖谦壮年过世,有谣言说是明招山穿凿太过的原因。

“说明士人既有追求族葬的意愿,又不免为世俗风水所惑。”

都是世俗之人,都有纠结。

看完吕祖谦的日记,朱熹写了一段跋: “观伯恭病中《日记》,其翻阅论著,固不以一日懈。至于气候之暄凉,草木之荣悴,亦必谨焉。然于此得窃窥其学力之所至,以自警省,则吾伯恭之不亡者,其诲我亦谆谆矣。”

郑嘉励说,吕祖谦去世后,以吕祖谦为精神纽带的各派之间表面的团聚力,一下子消除了,裂痕显现。朱熹感叹:“诸贤(张、吕)死后,议论蜂起。”包括他和陈亮的“翻脸”。

朱熹到武义明招山哭祭吕祖谦时,陈亮也从永康赶到明招山,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朱熹,两人在明招山停留了七八天,并同至永康龙窟,开始“王霸义利”论辩,一辩辩了几年,成为一桩有名的历史公案。

在给吕祖谦的祭文中,朱熹发出了好几个撕心裂肺的问号——吕祖谦死去后,理学谁来振兴,吕祖谦的道德文章谁来继承,未来的学子谁来教诲,老百姓的福气谁能再给他们,由经入史的学问谁能继续,吕祖谦的《大事记》谁来替他完成,我的文章错误谁还能为我指正?

山中有回响。

(感谢武义文物保护管理所邵路程、郑莉莉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武义县   建阳   物候   题跋   绍兴   朱熹   南宋   理学   墓地   家族   故事   武义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