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街上演:攀沈一家亲 文旅共相融

中新网辽宁新闻9月16日电(记者赵桂华)“多年前,我随父母一起,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我生活了17年的故乡辽宁,去到四川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一回首,已是半个多世纪。”

9月16日,“暖暖的花城 有爱有阳光”攀枝花市仁和区2023城市形象推介会在沈阳中街举行。68岁的梁钢登台致辞,用他的故事,为沈阳与攀枝花两地牵上了羁绊。

五十载、情感相融,三线情、血脉相通。梁钢扎根攀枝花的故事,是众多三线建设者的缩影,亦是两地同为共和国工业之子的血脉赓续……两座城,似乎有别样的渊源。

和光同尘 与时舒卷

三线建设缔造的“第二故乡”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下午4点,推介会正式开始。

“东北人、东北魂,来了都是攀枝花人”。仁和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在致辞中说到,从沈阳到仁和直线距离2600公里,远的是地理相隔的距离,近的是相融相合的气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味早已融入攀枝花人的骨血里,无论是“攀枝花的沈阳人”亦或是“沈阳的攀枝花人”,早已是一家人。

上世纪60年代,数以万计的东北热血青年奔赴攀枝花,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投身三线建设,创造了在2.5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成套钢铁厂的世界奇迹。

作为三线建设亲历者的梁钢感触颇深,“攀枝花是个移民城,很包容。这里有很多像我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不用在意语言,都能听得懂,随时都能遇到老乡,所以我到攀枝花50多年了还是乡音未改。”

历经岁月沉淀,“三线精神”时至今日依旧闪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光芒,乘风破浪而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是攀枝花,乃至沈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成为两地共同的精神羁绊。

寒来暑往 烟火倾城

10000颗甜蜜堆砌起的感官链接

甜蜜,是当天推介会上,沈阳人民最深的感受。

活动中,仁和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城市形象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攀枝花市仁和区的文旅资源、城市形象。特别是10000颗晚熟芒果、苴却砚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仁和特色产品,带沈阳人民“云”游四川最南端。

“得益于攀西地区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以及纬度优势,仁和区颗颗芒果晒足2300小时,富含胡萝卜素、矿物质和17种以上的氨基酸。”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有着“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仁和好芒”逐步揭开神秘面纱。体验者三五成群,品尝拍照、合影打卡,用舌尖味蕾感受阳光的甜度。

活动现场一位女士兴奋地说:“之前只知道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通过今天的活动才知道,原来那边阳光这么好、水果这么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体验一下。”

除了香甜的仁和好芒,推介会上,苴却砚、俚颇彝绣、羊皮鼓舞等传统非遗,让嘉宾近距离、沉浸式感受攀枝花仁和的璀璨文化;手打糍粑、各色果干等攀枝花仁和特产更是让与会嘉宾大饱口福、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伴随一波波轻松有趣的互动,仁和区送出总价值1000万的“冬日暖阳”体验卷,向沈阳人民发出冬季康养的邀请,游客持卷可在攀枝花指定地点免费就餐、住宿、报销往返行程费用。

宜居宜业 独具民俗

千年非遗搭建起的文化桥梁

神秘悠远的唱腔、节奏明快的鼓点。为让与会嘉宾沉浸式感受仁和区俚颇文化的多重魅力,一曲《迤啊迤沙拉》充分生动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传承千年的舞蹈、音乐、服饰等文化元素,将观众们带入神秘古朴的彝家生活。

“非常震撼。”家住沈阳市沈河区的市民王先生在看完《迤啊迤沙拉》舞蹈之后表示,“看过非遗文化表演后,让大家感受到了川西南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也为我们讲述了一座千年古村落的动人故事,对攀枝花的了解也更深了。”

仁沈一家亲,文旅共相融。此次推介会,仁沈两地签订了文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翻开了仁和与沈阳文旅联动发展的新篇章,为探索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未来,两地将以整合优势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企业联合促销、轮流开展联合宣传推介活动等方式为抓手,开展推进文旅产业及市场合作、加强人才培训交流、信息政策互惠互通等五方面的深入合作,形成发展共推、和谐共创、文化共融的发展新局面。(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攀枝花市   攀枝花   城市形象   纬度   辽宁   会上   两地   沙拉   嘉宾   街上   文化   沈阳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