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黄婉秋,病逝不到一年,丈夫何有才的坚持令人泪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铁锤

曾经火遍全国上下的“刘三姐”黄婉秋。

带给观众无数动人的山歌。

她用一生去饰演“刘三姐”。

也用一生传递“刘三姐”的精神。

然而,天妒英才,黄婉秋于今年上半年不幸离世,为观众留下深深的哀恸。

作为黄婉秋的丈夫,何有才用肩顶千斤支撑自己。

更是用大爱守住了两人爱情。

黄婉秋的传奇一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难忘的篇章。

一、小小年纪韧性足

黄婉秋,一个普通女孩却有着不普通的戏曲天赋。

她不大的时候对戏剧极感兴趣。

经常模仿电台里的戏剧节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周围的人惊叹于一个小女孩的表演天赋。

父母发现后,很是支持她。

提供更多表演机会来发掘和培养她的潜力。

黄婉秋勤于观察生活,乐于接受父母的鼓励。

积极努力参与每一个表演活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将日常见闻转化为自然的表演。

这为日后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14岁的黄婉秋考入桂林桂剧团学习戏曲表演,开始了职业生涯。

刚进入剧团,她意识到自己虽然热爱表演,但专业技巧不够扎实。

团里许多同学从小学习唱戏,她要加倍努力才能赶上。

黄婉秋坚持每天比别人多练三个小时。

像练武的郭靖一样,把基本功练扎实。

她深知只有努力努力,才能追上自己的不足。

只有把根基打牢了,舞台表演才能稳定流畅。

父亲经常带着一家人去给女儿捧场,支持她演艺之路。

作为父亲,看到女儿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他由衷地感到骄傲和满足。

经过长时间刻苦训练,黄婉秋终于迎来登台演出的机会。

凭借着天生的表演天赋和努力练就的技巧。

她很快赢得观众喜爱,渐渐小有名气。

初次登台她非常局促,但随着渐入佳境。

黄婉秋逐渐与角色融为一体。

获得观众热烈掌声,这成为她继续坚持的动力。

在老师和前辈们的耐心教导下。

婉秋慢慢的长成了一名优秀的表演者。

她开始出演多部知名剧目,如《西厢记》、《打金枝》等重要角色。

多次获导演肯定和重用。

黄婉秋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技艺都需要付出努力。

只有把基础练好,才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她从小就展现强大的韧性和毅力,不畏艰辛。

才成就演艺生涯的辉煌。

二、一举得名

1961年,广西民间传说《刘三姐》如火如荼的准备起来了。

这对一个刚刚16岁的广西少女黄婉秋来说。

无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原本,导演苏里早已物色广西歌舞团的资深演员傅锦华出演刘三姐一角。

傅锦华是专业演员,唱演俱佳。

她为了准备这个角色拍下了一组定妆照。

但是导演苏里对她的表现并不满意。

觉得她唱歌时口型太夸张,无法完美诠释刘三姐这个角色。

于是导演决定继续寻找人选。

最后听说广西剧团有个叫黄婉秋的学生长相甚佳,便请她来试镜。

黄婉秋当时只有16岁,来到电影组里害羞无措。

导演见她纯朴可人,鼓励她大胆去试。

黄婉秋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甜美的歌喉。

成功获得了女二号“舟妹”的角色。

起初,黄婉秋只是负责出演女二号“舟妹”

她虽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却从未接触过电影拍摄。

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让她感到措手不及。

在拍摄中,导演苏里严格要求,脾气不佳,让黄婉秋压力山大。

每当出错后,苏里总是一言不发,黄婉秋只能硬着头皮重新来过。

她深知导演的严格出自对作品的用心,决心不让大家的努力白费。

后来,导演把试拍的样片送去文化部审查。

结果领导们都不太满意原本的刘三姐人选。

这时,编剧田汉看中了黄婉秋的潜力。

建议导演考虑让她来试试刘三姐这个角色。

导演苏里于是又请黄婉秋试戏。

发现她不但长相甜美,表演也很到位。

当即决定由她来出演刘三姐。

黄婉秋对这个角色充满敬畏之心。

在导演悉心指导下,黄婉秋逐步掌握了刘三姐活泼大胆的性格。

凭借乐观进取的态度,她成功转变为银幕上的刘三姐。

《刘三姐》开播后立刻火爆全球。

黄婉秋也因出色演技迅速蹿红,被誉为“民族影后”。

自此也开启了她辉煌的银幕生涯。

一个意外的机遇,让这个16岁的少女获得了难得的成长与锻炼。

也成就了她影视生涯的高峰时刻。

只可惜刚登巅峰她的事业便戛然而止。

三、被时代的巨轮狠狠碾压

在特殊的年代,桂剧演员黄婉秋遭受了莫大的不公正对待。

她一朝跌落,从家喻户晓的明星沦落为人人喊打的“罪人”。

被迫参加劳改、游街示众。

在绝望的黑暗时刻,一个平凡的农民青年何有才出现。

向她伸出了援手。

何有才生于农村,比黄婉秋小6岁。

不算英俊,但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从小就喜欢上了黄婉秋,为了能接近她,何有才报考了桂剧团。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何有才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黄婉秋,保护她免受伤害。

何有才平日里会经常找机会接近黄婉秋。

送她吃的喝的,照顾她的起居生活。

即使被领导警告,他也坚持自己的选择。

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黄婉秋。

起初,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两人在一起。

认为成分不好的黄婉秋配不上农村出身的何有才。

但他坚持自己的选择,无视他人的非议。

久而久之,何有才真挚的感情渐渐打动了黄婉秋。

1972年,他们在农村结为夫妻,生活简朴。

为了让黄婉秋开心,何有才会想方设法给她制造惊喜,让生活多一些小浪漫。

两人在简单的乡村生活中得到了幸福。

改革开放后,黄婉秋又重返舞台。

何有才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妻子事业上的坚强后盾。

他悉心照料黄婉秋的生活起居,驱车接送。

处理大量杂务,让黄婉秋专注于演出创作。

为了照顾妻子作息,他牺牲自己的时间。

但从不发怨言,只想让妻子尽情追求事业。

何有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无条件的支持和相互扶持。

随着黄婉秋年事已高。

她开始致力于桂剧传承,倾心培养后辈。

她将一生的演艺精髓全面传授给学生们。

为中国桂剧培养人才。

即使有学生离开,黄婉秋也不气馁,继续坚持教学事业。

黄婉秋也感激何有才的用心付出。

风风雨雨几十年,两人相濡以沫,感情日益牢固。

平凡的农民青年何有才,用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奉献。

成为了黄婉秋巨大的精神支持。

他们的故事成为桂剧界知名的佳话。

四、遗憾离世,丈夫选择令人泪目

今年黄婉秋因患上肺癌离世,享年80岁。

在最后的日子里,丈夫何有才悉心照料她。

成为她生命中的坚强后盾。

黄婉秋临终前,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晚演出。

展现出耀眼的风采,证明了何有才的支持给予她的力量。

何有才每天为黄婉秋熬制汤药,在她排练的时候始终站在后台支持她。

黄婉秋在舞台上表现出的卓越演技。

是对何有才无微不至照料的回报。

这个舞台成为黄婉秋演艺生涯的高峰。

也让何有才看到了妻子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这激励他继续全力支持她。

黄婉秋的英年早逝对何有才打击巨大。

更让何有才难以承受的是,一年前,他们的儿子也因病去世。

两个至亲的离世,令何有才心如刀割。

儿子的离世是这个家庭最初受到的沉重打击。

作为父母,他们本应看着儿子成长、立业、成家。

可残酷的现实却让这个家庭支柱早早倒下。

仅仅一年后,肺癌夺去了黄婉秋的生命。

两个沉重打击接踵而至,让何有才几近崩溃。

何有才在家中到处都能看到妻子的身影。

常常会在深夜独自坐在窗前。

望着繁星,回忆与妻子的点点滴滴。

黄婉秋生前最喜欢和何有才一起坐在窗前,静静地赏夜。

每一个家中的熟悉角落都留有黄婉秋的气息。

提醒何有才对她的思念。

这些曾经最平凡的生活片段。

现在看来已是何有才最大的奢求。

黄婉秋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刘三姐”这一经典角色能延续发扬光大。

为了实现妻子的心愿,何有才选择用行动纪念她。

将这一精神传承给孙女们。

黄婉秋17岁开始扮演“刘三姐”。

将这个虚假的人物演绎得像真的一样。

她希望这个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角色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何有才决定传承妻子的梦想,让更多人记住她给这个角色赋予的灵魂。

黄婉秋的离开给何有才带来巨大的悲痛。

但他明白,这正是妻子希望看到的。

为了守护两人的回忆,何有才选择面对悲痛,坚强生活下去。

黄婉秋的遗言是“永别了,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在妻子去世一年后,何有才依然泪目。

但他知道,必须活下去,用心怀对爱妻的思念。

完成两人未竟的心愿。

黄婉秋的一生,与刘三姐形影不离。

她将刘三姐文化发扬光大。

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社会。

刘三姐这个符号是否还能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桂剧   剧团   广西   演艺   导演   妻子   丈夫   舞台   角色   努力   事业   何有才   刘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