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创新特殊儿童“医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10月25日,为期两天的全国“残疾预防”现场会在深圳召开。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创新的特殊儿童“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广受关注。

据了解,龙岗“医-康-教”基地由龙岗区残疾人联合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共同打造,于2021年12月挂牌启用,设有功能室44间,并配备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特教老师、社工等组成的复合型专业团队。此模式以现代康复为基础、中医特色为优势、特殊教育为特点,多学科、多领域团队协作促进特殊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康复,达到一体化综合康复目标。

康复基地内的特色课堂

近年来,龙岗区残联根据众多特殊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调研抽查情况发现,从机构规范化建设、康复服务质量、综合管理水平上看,存在医院式康复、机构式康复、幼儿园及学校式康复等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等问题,各学科、各类资源优势无法汇集,为此,探索特殊儿童“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模式势在必行。

“一站式”服务、“综合性”干预,是龙岗“医-康-教”基地的一大特色,实行主管医生负责制,为每位特殊儿童组建医生+康复治疗师+特教老师+社工为团队的康复小组,实时动态跟踪掌握重点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情况,适时调整个别干预方案。同时,他们通过定期开展系统和专业的家长培训等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全过程。

家长参与儿童康复教育

“我们会根据特殊儿童的自身需求,建立儿童档案,由主班老师教授课程,并持续跟踪儿童的能力发展。”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探索,基地现已建设成为以现代康复为基础、中医特色为优势、特殊教育为特点的综合康复服务平台,至今已服务特殊儿童群体12.8万人次,其中以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发育迟缓儿童为主。

在深圳市龙岗区特殊儿童康复服务和教研基地,还在上幼儿园的茜茜(化名)便是一位孤独症小患者。基地的“医-康-教”团队通过评估为茜茜制定了干预方案,开展包括社交、感觉运动、蒙氏综合、心理沙盘等课程,同时辅以中医治疗,增强其体格体能。

如今,茜茜来到龙岗“医-康-教”基地已经一年多了,不仅可以主动打招呼、关注他人,还升入基地的融合班学习,与小伙伴们一起吃饭、做游戏。“单一领域的康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孩子发展的多样性。从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才能让孩子全面和多元发展。”童童的父亲这样评价。

基地开展户外活动

茜茜的改变在龙岗“医-康-教”基地并非孤例,自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这里逐渐成为特殊儿童的温馨港湾,得到社会广泛赞誉,成为龙岗区委区政府重点改革项目、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等,先后获评“深圳市儿童友好基地”“龙岗区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龙岗“医-康-教”基地更是被确定为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基地。

龙岗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加快试点经验推广,推动新时代龙岗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特殊儿童“医-家-校-社”(医疗机构+家庭+校园+社区)四位一体的融合生态环境,为深圳作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提供龙岗方案,贡献龙岗力量。

文 郭语扬 林戈 陈汝婷

图 龙岗区残联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泽宇

校对 | 苏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深圳市   社工   儿童   孤独症   残联   深圳   残疾人   团队   特色   模式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