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骑行深圳》第59站-宝安区沙井街道

提到沙井,就想到一个农民和八个奶。

当然,农民身份是他发达之前。

发达之后呢?

农村信用社主任。

你肯定说,这算个毛?

别忘了,这是深圳。

他能牛到什么地步?

五奶,每天花几十万,不掉眼睫毛。

因为,不眨眼。

是不是很少?

放在25年前呢?

天文数字。

那时候,深圳的人均年收入才1万而已。

对他来说,在女人身上花的,是小钱。

毕竟,挪了2亿多呢。

也不过是在上任后仅仅三年内。

按照现在的法律,绝对的无期。

当时呢?

15年而已。

为什么?

农村信用社不属于国家公职机构,只属于集体经济组织,他算不上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构成贪污罪。

只构成职务侵占罪。

在当时,顶格刑罚,就是15年。

那么,法律是保护了他,还是惩罚了他?

如果没有刑法,这种人,是不是可以拖出去斩了?

完全可以。

所以,刑法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打击犯罪的手脚。

因为他,法律从此修改了职务侵占的最高刑期,从15年变无期。

这件事,还因此成了法考的典型案例。

沙井为啥有专门的法治文化公园和廉政文化公园?

就在于此。

刑,是针对犯罪分子,法,是针对刑罚权本身。

刑法的作用,一方面是惩罚犯罪分子,另一方面是限制惩罚犯罪的权力本身。

犯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受约束的刑罚权力。

因为,刑罚权是具有生杀大权的。

所以,刑法,更重要的是为了约束执掌刑罚权的人。

否则,权力不受约束,领导一不高兴,你就被拖出去斩了。

岳飞怎么死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以,现代的刑法,更重要的是法,而不是刑。

怎么读懂一个地方?

提前做功课。

我去每一站之前,都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再实地去看,理解就更深刻。

否则看不出来任何内涵。

很多旅游景点,如果不了解背后的人文思想,也没啥去的必要,风景千篇一律。

沙井的口号是啥?

西部中心,智造重镇,千年蚝乡,魅力沙井。

四大名片,我的骑行感受就一个,蚝元素确实不少。

很多人对沙井的第一印象就是生蚝。

千年蚝乡,不是白叫的。

沙井的很多地名都带蚝,甚至还有个用蚝壳砌墙的祠堂,江氏大宗祠。

另外就是小洋楼多,大排档多,卖电动车的多。

小洋楼大多集中在海上田园附近。

当然,贫民窟也多。

西部重镇,只是地理位置而已,深圳西部大投入发展的,只有光明。

为什么沙井在最西边,反而不优先大投入?

很简单,就是因为光明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全是农田,可以直接造一座城,高效低成本。

沙井呢?

贫民窟太多了。

特别是沙井老墟,现在叫沙井大街,有大片的产权不明的房子。

我还在墙上看到标语:谨防他人冒充业主,房屋确权刻不容缓。

说明啥?

发生过冒充房主确权的情况。

大部分房屋找不到房主,即便有房主的也没有正规地契手续,没有宅基地证明,从而,谁占有,是谁的。

所以这种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盘改造更新。

这里聚集着来这个城市谋生的各种各样的贫民。

七十年代的影子,在墙上依稀可见,比如,生产资料,大集体,供销社。

我骑着车,穿梭在潮湿、阴暗、错综复杂的巷道里,能闻到各种奇怪的味道。

尿骚味、水臭味、垃圾味、油烟味……

其实,味道只有一个。

就是穷味。

一体两面的城市,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人文。

人,永远是分层的。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从上往下跌落,很容易。

从下往上升起,非常难。

全方位立体地了解一个城市,不只看得到它的高楼大厦,也要看得到它的破铜烂铁。

这样的地方,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有。

广州有,香港有,印度有,韩国也有。

人家敢于直面社会问题,甚至还拍了电影。

印度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韩国的《寄生虫》,一拍就是奥斯卡。

我们呢?

围起来。

你还敢拍电影?

先过审再说。

好的作品,都不需要说话,直接拿个镜头去对准这个阶层,拍出来就是奥斯卡。

当然,有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人间烟火味。

其实,不是。

人间烟火味,我描述过,在第39站,黄贝街道。

那是一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闲适感和对摆摊做生意的热爱感。

这里不是,人人眼里没光。

就算做生意的小贩,也像个NPC一样,摆摊只是个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已。

疲惫的身体,空洞的眼神,以及抽干了精气的灵魂。

就那么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轮回着,没有希望,没有光。

即便如此,现在的居住环境,还是改造后的,改造之前,估计更破。

从这里一出来,就是清澈的蓝天,棉花糖似的白云。

别说一个国家了,就算一个小街道,都能看到第一世界的繁华,第二世界的秩序和第三世界的贫穷。

我在逼仄的巷道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窜,只为了找一条出去的路。

我在里面的龙津石塔旁的台阶上坐了一会,我还在想一个问题。

穷人,能不能改命?

换句话说,就是普通人能不能找一条不那么拥挤的道路,赚得更多一些,生活得更好一些?

我原本要去打卡和沙井挨着的东莞OPPO工业园,也是要写这个点。

OPPO和VIVO,我们叫蓝绿厂,其实是一家公司的。

都是步步高的。

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记得不?

背后的老板段永平,才是扫地僧。

很少见到他公开露面,但是厉害在哪呢?

黄峥就是他带的。

他拍了巴菲特一顿午餐,带着黄峥去见了巴菲特。

回来后就做了拼多多。

拼多多如日中天的时候,黄峥急流勇退,隐藏在了幕后,也是段永平给出的招。他的视野和我们看到的肯定不同,这不再是一个适合富人抛头露面的时代。

说明什么呢?

有两点:

第一,跟对人,很重要。

第二,轨迹的改变一定是因为遇到了一个人。

这就是,我要说的,普通人如何改命。

要让比你高阶的人看得见你。

怎么看得见你呢?

接下来的话,很重要,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可以看作是方法论。

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普通?

就两点:

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见识。

没有一技之长,就没有竞争力。

没有见识,就看不到身边谁是你的贵人。

是这个道理不?

既然知道了根源,就要刻意去培养。

首先,一技之长,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

那么,最难的日复一日地坚持,怎么培养?

就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

你从小学开始直到步入社会,会发现,这种习惯的威力是巨大的,也会有超强的竞争力。

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你在一技之长上的心力。

事物的逻辑是相通的。

到了大学,四年时光,只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培养一技之长。

写作、画画、编程、剪辑……

均可。

但是,要抛弃贵族玩的东西,因为你是普通人。

最务实的是找一项谋生技能,一个赤诚热爱的事,一个不给你钱,你也干得热火朝天的事。

只要认认真真的打磨四年,就不会再做一个社畜。

所有人都在那个最拥挤的赛道做社畜,你只在你的赛道做国王。

其次,见识,来源于看世界的能力。

包括,思想上的和地理上的。

思想上,做日计划,保持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书籍,当然,不是故事会,而是底层逻辑、人性、历史等等。

地理上,分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

以周为单位,利用周末去遍所在省份的全部县城。

以月为单位,去遍全国所有的省会。

以年为单位,选出四条大家向往的线路,去打卡,可以坐着火车去西藏,也可以骑着单车游黄河。

至于大学教的那些老掉牙的东西,都是过时的东西,只要不挂科,都能混个本科文凭。

所有的时间都要用来打磨一技之长和涨见识。

归纳起来,就是我前面写过很多次的,一技之长+通识教育。

一技之长确保赚钱,通识教育就是涨见识。

一个大学毕业生有了这两样,就拥有了自己的王国。

当然,一定有个前提,要执行。

不执行,再好的方法论都白搭。

按照现在的趋势,即便是985,211,没有特长,最后还是走到最拥挤的那条赛道上去按部就班,一定不是一条好线路。

那么所有的规划,都需要父母有这个觉醒的意识。

大部分父母,到死都没有觉醒,只是陷在这个最拥挤的泥潭里代代轮回。

因为,他们认为大学生就该好好学习,其他的都是瞎花钱,乱折腾,不正混。

我们这代人,从农村出来到觉醒,马上40了。

见识,很重要。

一个20岁就有见识的人,和40岁才意识到的,天差地别。

你有见识,才有被发现和拥有自己王国的可能。

否则,就是个书呆子。

除了会考试,什么都不会。放在市场上,就是被挑选的咸鱼。

绽放的青春,才是青春,你只有绽放,才能成为那道光,才能被人看见。

提到OPPO,再说一句,关于手机的。

手机只分为苹果和其他。

但是这个话很容易被群起而攻之,因为多数人就是因为见识决定了理解力的问题。

电影《巴山夜雨》有句台词:

“你就不看看周围的现实世界吗?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而不是听别人怎么说。你想一想,现在有些人,他们实际上是不要文化,不要科学,甚至于不要物质生产,就像世界不要阳光,不要森林,不要色彩,这将是一个,死了的世界呀!”

这句台词,不只用来比喻手机之争,用在方方面面都很妥帖。

我说的这些对于大城市的有钱家庭来说,都是基本标配,但是对于城市的普通家庭和农村家庭来说,因为父母没有觉醒的意识,也就没有这些方法论。

在龙津石塔附近,我看着那些残破的房子,包括里面住的人,如果换一个人来写,一定会写祥和、静谧、自在。

但是,你去问问,他们真的愿意住在里面?

蟑螂、青苔、潮气,不是因为房租便宜,哪个人愿意?

龙津石塔,建于南宋,就是一个小型石佛像,功能就是风水塔。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就是镇风水的。

沙井街道还有一多。

河南人多,特别是驻马店人。

为什么?

江氏迁徙地。

江氏发源地,就是河南驻马店正阳。

具体地址,很神奇,就在我们村。

小时候,我就听老年人讲,我们村是江国古城遗址。

村南头的大墓,半夜被人给盗了,用雷管炸的,结果抓了村里的几个人。

那时开始,我就知道我们村不简单。

只是还没和深圳沙井联系起来,这次骑行打卡,在步涌的江氏大祠堂遇到了一个江家守祠人。

他给我看他手机上的祭祖合影,我一看,这不是我们村后面的大广场吗?

真巧。

他给我讲沙井江氏的来历,以及家族的故事,瞬间和我们村的故事联系起来了。

他从春秋战国历史讲起,历史,我比他熟。

毕竟,我是花了一年时间,从春秋战国一直学到近现代,边学边写,还写了本50万字的历史大部头,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他一听,我略懂历史,就带我到祠堂里,给我讲祠堂的雕刻、墙面、廊柱、屋檐、屋脊的文化历史。

比如,房顶为什么是船形,雕刻为什么是鱼虾蟹,山墙为什么是蚝壳。

就地取材,靠海吃海。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小诸侯国。

江国,就是其中之一,都城就在我们村。

后来,被楚国灭了。

经过各种洗牌,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最后,秦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嬴政也就成了始皇帝,就是从他开始才叫第一个皇帝。

北方一打仗,人就往南跑。

江国人口不过1万人,被楚国灭了大部分,剩下的都跑了,一部分就到了深圳沙井。

那时候的海边是蛮夷之地,就是躲避战乱来了。

关于江家的历史,守祠人给我讲了两小时。

从祠堂的兴建到七十年代的被破坏,再到现在的修复,以及大人物的故事。

家族内部人的讲述,比我侧面的了解,更深入。

他还跟我讲了沙井过去是盐场。

沙井从北宋开始,就是归德盐场遗址,北宋称为“归德盐栅”,一直到清朝,都是重要的盐业基地。

我对他也有好奇,就问他,守祠开工资吗?

他说,村里开。

我问,多少钱?

他说,一年2万7,今年涨到3万了。

我说,只负责看管这一个宗祠?

他说,后面的观音天后庙,也负责照看,附近还有很多江氏祠堂,都归我管。

我说,也清闲。

他说,就是做个接待,有领导来考察,我要接待。一会就有街道办的领导要来。

正在他给我讲解的时候,电话响了。

第二天上午街道领导要来考察,让他负责接待,对方问他能否讲客家话。

他的答复是,客家话,白话都可以讲。

参观这个祠堂的,一般都是江氏,旁人不来。

至少我在的两小时内,没人来过。

我可能是他今天唯一的听众。

因此,说起沙井,说起家族,说起历史,滔滔不绝。

我问,你有没有去过河南祭祖?

他说,没有,祭祖照片是群里发的。

他跟我从春秋战国,讲到楚国屈原投江,再讲到清朝他们祖上江逢辰和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邓世昌之间的渊源,李鸿章如何误国,以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海战的爆发,《马关条约》的签订。

江逢辰,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个进士,户部主事,其实就是个闲差。

他一直在说江逢辰如何正义凛然,如何孝悌守义。

提起李鸿章,咬牙切齿地说是汉奸、卖国贼。

难以想象,一个整天坐在祠堂里的守祠人,对历史的了解,如数家珍。

他甚至还跟我讲了一个江姓大人物的故事。

不过,我觉得他学的历史,是家族总结出来的历史,更主观臆断。

我学的历史,是从人性的角度,更偏向于事实。

推荐看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张黎导演20年前拍的,B站有7小时的讲解版。

看完,你会对近现代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李鸿章也有更深的认识。

你也会了解,为什么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突然就转向了共和。

更重要的是,让你生发要读历史的兴趣。

对历史的了解越多,对世界的看法也会越清晰,对未来的判断也会越准确。

我拍他手机的时候,发现他手机贴膜已经大卸八块了。

我又有另一种思考。

同一个家族,也有分层。

混得好的,移居到世界各地,每年三月三相约回河南祭祖。

混得不好的,就守着这个祠堂,每月拿着3000块钱的工资,给我这样的听众自豪地讲着他家族的荣光。

可,这家族的荣光,和你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唯一的自豪,是终日坐在祠堂门口的栏杆上,像个祥林嫂一样,每天看着这个破手机里大家族的群信息。

其实大家只是姓氏相同而已。

我看祠堂外除了给祖上江逢辰立碑,还有黄舒的介绍。

我说,江氏祠堂,为啥放黄舒的介绍?

他说,黄舒是东晋时期,从江夏(也就是湖北武汉)迁过来的,是宝安历史上最早的名人,也是个大孝子,所以宝安区的祠堂,都会有黄舒的介绍,步涌还有他的墓。

我说,现在还在?

他说,一直都在。

黄姓,也是迁入深圳最早的一大姓氏。

还记得前面写过的吗?

坑梓黄。

都溯源到黄歇了。

黄歇,就是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河南信阳潢川人,我前面写过。

很多人知道黄歇,肯定是因为孙俪演的《芈月传》,说黄歇是芈月的男人。

电视剧不能当历史来看啊。

俩人八竿子打不着。

上海的别称为啥叫申城?黄浦江为啥叫黄浦江?

就是因为黄歇曾受封于吴地,就是现在的上海,取其春申君的“申”字,命名申城。黄浦江也是以他的姓命名,原来叫春申江,只是现在改名黄浦江。上海的很多地名都带有“黄”“春申”“黄申”。就是因为他是开申之祖。

所以,河南才是真正的开枝散叶,有着厚重的历史。

按道理,河南应该是全国的C位,至少地理位置上,就是C位。

宋朝之前,经常是C位。除了西安、咸阳就是洛阳、开封。

宋朝之后,所有的朝代,都不把都城选在河南了。

黄河是个地上悬河,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其实,新中国成立后,就讨论过定都问题。

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上海都是备选项。

北京成为首选项,就是因为有清朝的遗产,而且靠海而不近海,另外为了拥抱当时最大的盟友苏联。

沙井除了江氏,黄氏,还有另一大姓氏是陈氏。

沙井的陈氏老屋很多,祠堂也很多。

我打卡了一个辛养村的宗祐陈公祠,顾名思义,建村始祖陈宗祐,字辛养。

一般宗祠配套的都有私塾。

江氏大宗祠就有,守祠人跟我说,那时一个班40个学生,都是家族的孩子。

沙井的陈氏认陈梦龙为自己的祖宗。

因为,陈梦龙是南宋的驸马爷,宋理宗的女婿。

找老祖宗肯定都找最厉害的。

村里还有个洪圣古庙,也是团练局遗址。

说是陈家在此训练民兵,抗英救国。

为啥抗英?

鸦片战争。

面对坚船利炮,斧钺钩叉就显得螳臂当车了。

实际上,这些人也只是清政府的棋子。

就像义和团。

一群二十岁的青年,宣称神灵附体,刀枪不入。

女义和团也有,叫红灯照。

什么是义和团?

就是一群自大到极致的狂妄之徒,目空一切,仇视世界文明,集体排外,叫嚣着自己刀枪不入,能胸口碎大石,脚踩铁钉板,拥有超自然的神灵护体力量。

我突然发现义和团的精神是传承的,在洪圣古庙前还有告示牌:触犯神灵,后果自负。

你以为义和团消失了?

网上一大堆。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难道不清楚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当然知道。

但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利用一些自以为聪明的愚蠢组织,将计就计。

就像乌尔善的电影《封神》拍的纣王和妲己的关系,纣王只是为了利用妲己的妖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老版电视剧把妲己说成红颜祸水。

对帝王来说,什么都没有事业重要。

义和团这种组织,太大了,人数太多了。

义和团在当时发展到了数十万的规模,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

慈禧心里没底。

就派几个身边大臣去了解义和团的神功护体是真是假。

这些大臣,有极端排外的,有亲近西方文明的。

极端排外的,比如,军机大臣他塔拉·刚毅,反对戊戌变法。他曾经还平反过杨乃武和小白菜案。

亲近西方文明的,比如,刑部尚书赵舒翘。

还有一派是墙头草,比如,瓜尔佳·荣禄,他女儿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妈。

这些人呢,在义和团问题上,竟然达成了一致,认为义和团可用。

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目的,也深知慈禧让他们去,其实早有打算,只是为了确定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

既然,你们都说义和团可用。

那就,用。

于是,慈禧对八国宣战了,就想借花拳绣腿的义和团给洋人搞点事。

义和团也成了扶清灭洋的试验品。

瓦解一个组织的方式,就是抬高他们,让他们去送人头。

类似的,在第53站也写过,曾经的下乡。

但是,这事一闹大,玩脱了轨,就翻了车。

洋枪洋炮还干不了你的神功护体?

慈禧咋办?

带着光绪这娃,一路往西跑,西天取经去了。

面子,里子,算个毛?

保命要紧。

一直跑到陕西,遇见了当地女首富。

周莹。

老大一来,首富肯定要出资。

周莹大手一挥,砸下去10万两白银。

于是,孙俪拍了《那年花开月正圆》。

关于沙井街道,就写这么多,以下是图文:

最后放上,我们村后的江国遗址和江氏大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义和团   深圳   楚国   黄浦江   祠堂   刑罚   河南   见识   街道   家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