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学不会转账的老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事实上,新闻中3小时学不会转账的老人家并非个例。这件事情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有人愤怒骗子的无孔不入与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不少人反思,自己生活中教长辈用智能手机时,是不是还未必能做到新闻中的骗子般有耐心。

近年来,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但受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部分老年群体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时,经常面临一些障碍。比如,因为用不好手机支付,在超市购物的老年人只好在所剩无几的人工结算通道排起长队;因为不会用打车软件,一些老年人往往很难打到网约车,想在路边拦辆出租车,又常常看到已经从线上接单的司机空载而过;因为搞不定“人脸识别”,不少老年人在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保认证、预约就医等问题上频频犯难……“线上操作”愈加普及的同时,反而让老年人早已习惯的线下方式变得有些难办。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当前,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这对养老服务供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弥合“数字鸿沟”,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有效的代际陪伴,是跨过数字鸿沟的关键。几年前有则新闻,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的“80后”,用10个小时画下了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足足9页,用实际行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孝心。网友直呼感受到一股强大而又温暖的正能量,纷纷表示要下载全部图片,带回去给父母学习使用。囿于时间与空间,现代人陪伴父母的机会有限,但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用一些巧思与耐心为他们装上互联网“技能包”,也是不错的选择。

互联网带来开放、互惠、共享,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乐意“触网”,但由于互动设计不友好等因素,也让他们的互联网体验多了几分“力不从心”。所幸,老年人的需求并没有被漠视,恰如其分的适老化改造,也赋予了数字与科技更多的人文温度。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等先后印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相关文件,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推出“长辈版”“大字版”APP,优化界面、简化程序、增加功能。此外,一些手机厂家还推出“亲情守护”模式,家人可以远程删掉垃圾短信、终止诱骗支付等,在消弭“数字鸿沟”的同时,清理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陷阱”。

我国老龄化与数字化进程同步,“数字鸿沟”也考验着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水平。确保老年人不掉队是一项共同责任,在填平“数字鸿沟”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老年人更好“触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无法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处于不利环境。线下的适老化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部分社区设置了暖心车站,把叫车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门口;电信企业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上线了“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功能;医院、政务大厅等专设老年人服务通道,保留人工服务……这些不那么“信息化”的做法,为老人们留住了“老办法”的善意,释放着“不怕慢一点”的温情,让老年人的数字生活有了更加坚实的依靠,也让他们在信息化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轻人们的“帮”,数字技术中的“变”,社会治理上的“细”,我们乐见这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反哺”,让老年人面对繁芜的数字世界时更从容、更安心。

这正是:

迈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

推开数字之门,乐享数字生活!

大家晚安!

(文 | 曹怡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鸿沟   国务院办公厅   数字   老年人   会儿   骗子   老年   老人   父母   需求   小时   社会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