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要留住用户,看电视就不能这么折腾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杜梨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开展一个多月,进展如何?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上海等试点地区已有上千万用户实现“开机看直播”,较此前最多可达11步的操作大有改观;而在“套娃”收费方面,某些平台免费专区多了、收费标识更明显了,用户观看体验有所提升。

曾几何时,电视机还没有那么“智能”,频道及内容选择相比当下很是有限,但看电视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无论老人孩子都能随意选择喜欢的频道;反观现在,智能电视极大普及,虽号称“海量内容”“视觉盛宴”,可从打开电视那一刻起,闹心也就开始了。来回切换遥控器和纷繁复杂的操作界面,连年轻人都被绕得头晕,“银发一族”更是束手无策;花样繁多的内置广告无法绕过,各种强制观看让人烦不胜烦;更别说各家平台“山头林立”、彼此隔阂,交了钱才发现“关口”之外还有“关口”……体验感越来越差,看电视既烦且贵,成为普遍的民生槽点。此番专项整治工作颇有现实针对性,“让老百姓看电视更简单、更舒心”的目标,让人期待。

话说回来,何以智能技术日益进步,电视观看体验却越来越差?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智能电视只是互联网连接受众的终端,至于其中避无可避的诸多广告、跨过一层还有一层的收费门槛,莫不与电视厂商、牌照方和内容平台等在电视这块大屏上的利益博弈相关。殊不知,眼下大屏小屏的竞争本就激烈,电视用户呈逐年减少之势,各方如此难看的吃相,只会让观众对电视避而远之,让蛋糕越来越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有关数据显示,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1年的27.7%,而近两年我国彩电市场销量也明显下降。从生活体验来看,家庭中电视的开机率、收视停留时长越来越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竭泽而渔的利益算计,只会引发用户的用脚投票。某种程度上,此次专项整治维护的是用户利益,也是在为行业提供整肃契机。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互动,智能技术本就应让生活更便利,而非增加藩篱。当智能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百姓“获得感”却未同步提升,根本还是在于多方利益博弈未得到有效监管与及时纠偏。诚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求监管与规则永远都跑在新兴现象之前并不现实,但眼下,既然“看电视难”已经引发强烈关注、治理行动已经展开,就一定要让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善。期待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发力,相关方面积极配合,让电视回归“一键开启”、更加好看,智能电视才可能免于沦为摆设。

尊重用户、重视用户体验应是商家及行业秉承的黄金法则。少些套路、多些真诚,让电视操作更简单清爽,让老人等主要用户群体别再望“机”兴叹,满意度的提升,才是行业长久发展之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用户   关口   眼下   利益   操作   简单   智能   内容   电视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