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SD为何“打不死”?399元就能买到2TB,我真是服了长江存储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一、国产存储技术的崛起



今年,国产技术再次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除了华为Mate60 Pro所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外,还有一位“亚洲消防”——长江存储,为国产技术在存储领域的崛起贡献了力量。这家公司的表现之离谱,令人瞠目结舌。曾经价格高昂的2TB SSD,如今国产产品已将其价格降至399元,就连平时售价四五百元的国产SSD也异常普及,甚至可以不到1000元购买4TB的大容量固态硬盘。相较于前些年,这简直就是“白菜价”。



然而,有人或许会认为这只是国产产品因为粗制滥造、成本低廉所导致的价格下降,但这种看法大错特错。过去,3D NAND堆叠层数基本上都在200层以下,然而去年,长江存储突破创造了232层3D NAND堆叠技术,超越了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甚至引起了苹果的兴趣,希望与长江存储合作。这次的技术突破让大厂商感到压力,海力士就在今年6月推出了238层4D NAND闪存,可见长江存储在存储技术上的实力。



二、挫折与重生:长江存储的坎坷之路



然而,就在去年8月,长江存储宣布232层3D堆叠技术后,却遭到了美国商务部的“莫须有清单”的限制,原本与苹果的合作计划也因此夭折。这一打击严重影响了长江存储的产能,整个产业链也受到了严重冲击,恢复过程漫长而艰难。然而,如今,长江存储终于走出了困境,其颗粒被广泛应用于国产固态硬盘,开始大规模涌入市场。



三、国产存储带来的变革



过去,固态硬盘市场一直被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大厂商垄断,即使成本降低,它们也不愿意轻易降价,给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长江存储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一大批国产小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品质有所保证。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存储领域,还让手机等产品受益匪浅,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以256GB的存储容量作为起步标准,甚至1TB的容量也不再被视为高价。



需要强调的是,国产企业的突破绝不仅仅体现在存储领域。国产技术也在内存、屏幕、电车、芯片、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经被认为遥不可及的目标,现在正在一一实现,从追随主流到领先一步,这都离不开这些企业的默默耕耘,也离不开国家在背后的支持。

四、国产技术的普及与受益者

有人或许会嘲笑:“这和月薪三千的我有什么关系?”然而,长江存储的技术突破,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高容量的固态硬盘,2TB甚至4TB的容量也变得更加负担得起。尽管我们可能会对一些国产企业的商业行为提出质疑,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在研发上所付出的心血,更不应该拿“国产”来嘲笑它们。这些企业值得我们的尊重。

总的来说,国产技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消费市场格局,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技术的光明前景。不论我们身处何种职业和生活状况,国产技术的进步都将最终惠及每一个人,这正是科技进步的魅力所在。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三星   长江   固态   容量   本文   硬盘   领域   作者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