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上申庄

上申庄村的历史街道

魂牵梦绕上申庄

沙彤

说上申庄是我的第二故乡,用词似乎不太确切,若说上申庄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真的没有骗你。我刚满20岁那年,也就是1974年秋天,上级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上申庄学校担任初中语文教师。

上申庄位于沙河市中部丘陵区与东部平原区接合部。村西北角有座不高也不矮的山冈。神话传说,某年某月某日,二郎神在天宫与太阳神打仗,太阳神打不过二郎神,吹口仙气变幻出“日、月”二山,把二郎神夹峙中间,拔腿往西跑去。力大无穷的二郎神用手中三尖两刃刀挑起“日、月”二山,撩开大步向西追去。追到上申庄村西,太阳神抛出一粒石子落进二郎神鞋壳篓,硌了二郎神的脚丫子。二郎神一咧嘴停下脚步,倒出鞋壳篓石子,继续往西追。据说,二郎神从鞋壳篓倒出的石子就是上申庄村西北角这座小山丘。自此,当地人便称这座小山丘为“二郎冈”。沾了二郎神仙气,二郎冈下四季喷涌的山泉就呼名为“圣水”。于是,二郎冈又多了个鲜活灵动的名字——“圣水冈”。

上申庄坐落在圣水冈下。从远处眺望,村庄形貌酷似喻意长寿的乌龟,中间高四周低,四肢和龟脑袋清晰可辨。如果把另一座名叫瓮冈山的山丘视作龟背,另一座取名“转山”的山丘即为龟头。圣水冈酷似神龟衔在口中的一颗熠熠生辉宝珠。上申庄整体村貌由此呈现出金龟探水之势。周围山环水绕、绿树成荫,风光宜人。

村名上申庄,庄子里的居民自然多数姓申。初到上申庄学校不久,我便听人讲了一则与“申”姓有关的传奇故事。

相传,上申庄的“申”姓先祖原来姓“曰”,名璟,字迈公,是成吉思汗三子元太宗窝阔台第五代嫡孙,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玄孙,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堂季父,初为懿亲王、左丞相,掌管内务府,后被元顺帝降封晋南王,衣食绛州(今山西绛县),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改封潞王,衣食潞州(今山西潞城)。

还传说曰丞相膝下十八位儿子。后遇元末明初“兵变”,官至“丞相”位的曰璟为避“兵焚”,将行军釜(古代行军作战携带的铜锅)摔碎十八片,抽出宝剑,在地面画个“曰”字,剑锋一转,在“曰”字上方中间,自上而下画出一竖。顿时,“曰”字变成“申”字。曰璟涕泪纵横,语调悲怆地说:“孩儿们,咱老曰家从此改曰姓为申姓,望尔等各执锅片逃命。日后如得相逢,当以锅片为凭相认同宗……”语毕,携子文秀逃离山西,翻越太行,选址二郎冈下,置业安家。曰璟终老后安葬上申庄村南、三王村村西荒草冈前……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弄清故事真伪,我专门查阅了《元史》和《潞州志》。可惜这些文献中均未搜寻到与“曰璟”有关的只言片语。

1976年,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上申庄,几经辗转,调到当时的沙河县文化馆工作。

一别三四十载,上申庄的故事“量子纠缠”般吸引着我,让我从脑海中挥之不去。

创建于明代的稀彦桥

传说中的上申庄先祖挖的栖身洞

2013年,我从岗位退休。2014年上申庄村被城乡住房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又被公布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听到这个喜讯,激动得我彻夜未眠。次日尽管气象台预报有小雨,我仍然给我教书时结识的好友申占入老师打去电话,驱车驶往让我魂牵梦绕的上申庄。

车到中途,果然下起了小雨。若有若无的雨丝濡湿了车窗玻璃。透过车窗望去,高高低低的原野、一晃即失的绿树、梯田里的庄稼,所有景物在我眼前都显得那么的缥缈而匆忙。

半小时后,一片青砖瓦舍横在面前。退休后闲居在家的申占入老师早已候在上申庄村委会门前。见面后,申老师无限感慨地说:“三十多年前,上申庄的住户还不足三百,人口不足一千呢,而今发展到700多户,2000余口人了……”。在申老师陪同下,我走进过去熟悉而今却显得陌生的上申庄传统建筑核心保护区。

这是一座建在上申庄村东,横跨自然河道的石拱桥。桥头竖一块字迹剥落的石碑。碑文落款处镌刻“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季春”字样。桥体做工精良,券拱浮雕神话传说中的避水神兽“螭首”。据《修桥碑记》载,该座石桥是上申庄村的申姓族人为纪念二世祖、明朝举人,历任山东福山县知县的申希颜,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季春”,募捐修建。掐指算来,据今已逾410余年历史。

明代石桥北侧长着两株树龄均逾400余年的槐树。树干苍劲,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似乎在以顽强的生命力证实着上申庄村600余年历史的存在。

古槐北侧有一处刀劈斧剁般土崖。崖下有孔窑洞。洞深8.6米,主洞直径2.3米,窑洞内壁向两翼伸出4孔支洞。粗略估算,窑洞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申占入老师说,该窑洞是他们申姓先祖曰璟带着儿子文秀从山西初居此地时挖的栖身之所。看看窑洞四周地貌,瞅瞅洞体空间面积,我不禁为古人不惧艰难,舍命抗争恶劣环境而谋求生存的倔强精神而唏嘘。

上申庄的历史建筑神秘而奇妙。三条东西走向旧街道和数十条南北走向巷道(当地人称小过道)切豆腐似的把上百座青砖瓦舍分割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块。青石或浅红色鹅卵石铺设的街面被几辈辈庄稼人的土布鞋底踩磨得铮光发亮。古色古香的蓝砖阁门、老后街的三官庙、清代创建的申氏祠堂……无处不彰显着这座中国传统村落原生态历史建筑文化的底蕴,洋溢着厚重的农家“庄园”气息。走进每一条弯曲小巷,扣开一扇扇“吱吜”作响的柴门,踏进每一座神秘无限的历史院落,上申庄的一切几乎都在用隽永、古朴、精美的雕饰展示着跨越历史的沧桑与建筑设计的精美绝伦。

历经沧桑的古槐树(申国平供图)

传统民居院落(申国平供图)

历史民居外观(申国平供图)


上申庄的历史建筑大体由20组古民居院落组成,面积约7500平方米,雕饰精美,做工考究。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末民初,申氏先人靠挖煤发家,先后涌现出不少富豪。最为典型的人物除了上文写到的明朝举人、山东福山县知县申希颜,再就是一位名叫申天力的人。申天力,字佑卿,清朝末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公子张学良相识,因义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张学良遂将自己取名用的“字”改为“汉卿”。军阀混战之初,张学良委派申天力到奉天煤矿担任采矿工程师,随后将申天力调到顺德府临城县毓华煤矿担任经纪。就在这段时间,申天力在家乡竣工一座造型别致的豪宅。与此同一时代,上申庄村还有多人在村南桃树地(地名)、老狼沟(地名)开办煤矿,积攒大洋,建设了多座“庄园”式院落。

与民国时期少帅张学良为结义兄弟的上申庄村申天力(1927年照片)

民国时期临城知事刘鸿俊(北掌村人)为申天力撰写的碑石(申国平供图)

我们走进一户青砖瓦舍宅院。进门过道与天井院拐角处砌一堵影壁(俗称看墙)。上面阳雕古代才子司马相如和佳人祝文君相互偎依的图案。司马相如痴情垂眸,祝文君倾心抚琴,一幅被世人传唱数百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爱情故事跃然墙壁。更有趣的是当年建院者还在过道门楣镌刻了“绣笔书春”四个字。笔画虽然已被无情岁月磨损了棱角,但残留的字体仍不失当年造屋主人的风流倜傥与文情飘逸。

世事已随春秋去,空留遐思在人间。当年造屋主人一定是位腰缠万贯,善著妙章的翩翩才俊。但为何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爱情故事雕刻在庭院影壁?门楣又为何书写“绣笔书春”?众所周知,古代的“春”字不仅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咏赞,同时暗含“爱情”蜜意。当年的造屋主人究竟想表达或借喻怎样的情怀?细雨潆潆,彩云舒卷,往事悠悠。一段神秘而美丽的故事被永远定格在精美的历史建筑物上。

这个村的民居结构以蓝砖为主,土木为辅,图案设计精美,技法娴熟。多数院落垒有拦马墙,最具特色和气派的是建在老后街路南巷子的申虎朝宅院。该院坐北朝南,三层石阶,门楼阔大,置有青石门宕,门楼出檐挑角,门楣镂空雕刻吉祥图案。进门是长5米,宽2.5米过道。过道与天井院接合部砖砌一堵影壁。影壁墙上雕刻着人物、动物、禽鸟,画幅呈正方形,高、宽各约2米。影壁两侧砖垛上的图案显得气派而奢华。另一座较具特色的宅院主人名叫申云歧。该院造型古朴典雅,影壁墙高约3米,宽约2.5米,全部用书法作品装饰。凸起处镌刻“腾蛟起凤”,凹陷处高、宽各约2米的“墙心”砖雕草书古体诗词。“墙心”两翼砖雕楹联,上联“抱琴观鹤去”,下联“枕石待云归”,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当年建院主人崇尚闲云野鹤般人生的追求与意趣。

镌刻着书法的传统影壁

雕刻“高山流水遇知音”图案的传统影壁

透雕门楼

透雕门楼(局部)

上申庄不仅是声名远播的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抗日战争中燃烧过炮火硝烟的英雄村庄。据《沙河市志》记载,1938年6月,侵华日军“剿共第二路军”司令高德林部抢占距离上申庄村3千米远的三王村公孚煤矿,并将公孚煤矿改名“公司窑”,建造兵工厂(俗称造枪厂)。同时在上申庄村构筑日伪炮楼、工事等,对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

为了粉碎敌人阴谋。1941年9月1日,八路军129师385旅在旅长陈锡联指挥下,联合太行军区第1、第5军区所属部队及平汉纵队一部,发起对三王村日伪高德林司令部及周边日伪据点的进攻。八路军385旅某团二营奉命包围了上申庄日伪炮楼。步枪的“叭勾”声、机枪的“嗒嗒”声,火炮的轰鸣声响成一锅粥。不到一个时辰,二营攻克了上申庄日伪据点。为攻打三王村公司窑日伪司令部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扫清障碍,解除了威胁。使八路军385旅一营顺利攻占了公司窑敌人兵工厂、澡塘……

“邢沙永战役”中参加过攻打公司窑战斗、时任太行军区宣传部部长王亚朴撰写回忆录《公司窑的毁灭》时曾描写过这场战斗实况:

“……七六九团特务连全力和敌人争夺澡塘。战士们有的爬上高大墙垣,有的挖通隔壁通道。一阵机枪扫射,敌人溃退了,丢下武器、匕首,有的逃跑了,有的做了俘虏。澡塘被破坏了,我军逼近高德林司令部……碉堡里的敌人终止抵抗,争先恐后钻出来逃跑……上申庄战斗胜利结束。一营(指八路军129师385旅某团一营)战士得到这个消息,为友邻的胜利而欢呼!‘二营是好样的,他们占领了申庄。现在正以胜利者的雄姿清査缴获的武器、收容俘虏,继续摧毁申庄周围的碉堡和工事……’”

1941年9月5日《新华日报》载文:

“……华北新华社晋东南前方 地二日十时电:“困守沙河公司窑负隅顽抗之敌,此刻正在我围歼中,公司窑东之三王村,现已为我军完全攻克,该村为高逆德林之兵器制造厂之所在地,向驻重兵把守,当我军开展攻击时,曾发生激烈战斗,经我奋勇斩杀,终将顽抗之敌全部解决,生俘伪营长、营副等官兵一百三十余,缴获轻机枪七挺、迫击炮二门、步枪一百三十余。伪工厂中之全部兵工机器以及已制成之武器之材料,终为我军缴获,毫无损伤,现正分别向我后方运送中”。(摘自中华民国三十年九月五日《新华日报》星期五第二版)

1941年《新华日报》刊登《邢沙武大破袭》报道文章

2023年,又是一个细雨沾衣的日子。当我再次扣访上申庄时,由衷感受到这座古老村庄新时代振兴乡村的春天气息。

这次令我怦然心动的不仅仅是笼罩着神秘气氛的传说故事和飘溢着历史沧桑的传统建筑,而让我为之振奋的是“非遗”看点。“伏羲拳”在上申庄诞生于何朝何代,当代村民确已无法考究。单听这项民间武术的名子,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伏羲、皇帝、炎帝“三皇”时期的远古神话。还有发轫于上申庄的“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更是邢西乃至太行山东麓原生态棉纺制品一绝。

伏羲拳表演

四匹缯布制作技艺在纯棉布制品工艺中属于一支最为耀眼的“纬显花”织布技法。其诞生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北宋时期,纺织工艺“经显花”向“纬显花”的过渡基本完成。南宋以后,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织工艺在中原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大约清初,四匹缯布制作技艺传入上申庄。四匹缯布与其他棉布制作工序大体相似,其区别始于“络线”。制作四匹缯布的络线技艺需要根据设计花样,先把各色棉线缠绕上不同“络子”(织布工具)。再经过“摆络”“经布”“挂机”“提花”“闯杼”等工序,方可摆放织机。

制作普通棉布,织机底下安装两块踏板即可,而制作四匹缯布所用踏板最少需要四块,机杼前也需摆放四只缠着不同颜色棉线的梭子。织布开始,织娘双脚放机下踏板上,根据图案设计需要不停地盲踩四只踏板,双手在机杼前交替转换装有不同彩线的梭子……该产品因为制作过程需要用四匹缯(缯线)分辨经线格式,人们便把它称为“四匹缯布”。2007年,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被公示为河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5月,上申庄村的闺女,即我的朋友申占入的女儿申小霞和丈夫段晚林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了沙河市鑫海塬纯棉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申小霞荣获河北省第五批“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申小霞不仅传承了濒临失传的四匹缯布制作技艺,还带动周边数十个村庄的家庭妇女共同参与,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可观收益。2015年4月,沙河市鑫海塬纯棉织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四匹缯布应邀参加了深圳文博会;2016年5月,参加了上海世博会。2018年9月12日,邢台旅游发展大会现场会启动仪式在沙河市召开,申小霞和丈夫段晚林携手组织的801台织机现场展演,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申小霞和丈夫段晚林组织的四匹缯布制作展演活动创造了世界最多人同时织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断断续续的小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停歇了。一缕丽阳的光芒穿透舒卷的云彩,照耀着上申庄一幢幢历尽沧桑的民居。街道两旁浓荫蔽日的绿树,农家庭院竞相怒放的花卉,宅院前穹枝盘绕、盛开着无数浅黄色花朵的冬青……在雨后阳光辉映下,显得那么的光彩夺目,那么的生机盎然!

申小霞“沙河四匹缯布非遗传承人”证书(段晚林提供)


邢台旅发大会上801台织机一起表演四匹缯布制造(段晚林提供照片)

白塔镇四匹缯布制造比赛(段晚林提供照片)

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机构颁发证书(段晚林提供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沙河市   太阳神   沙河   太行   影壁   窑洞   魂牵梦绕   院落   过道   技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