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推力

毫米波产业新阶段

的确,5G商用四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以此为基础,我们的整个5G产业也得到快速的同步发展。

不过,当前的5G网络支撑能力与应用节点,对于用户的需求还是存在差异。在个人消费市场,5G尚未带动绝招级的消费,对于ARPU拉动效果趋缓;在商用应用市场,5G还不能完全满足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对于大上行、确定性时延、高可靠、高精定位等场景需要。所以,当前5G发展到了关键拐点,开始进入投资回报期;而5G破局的关键在于5G-Advanced。之前我们在5G报道的内容中经常提到,网络是一切应用的基础。而在技术层面来看,在5G-A棋局的纷繁落子中,毫米波具备频率宽带容量大,易与波束赋形结合,超低时延等多个突出优势,可以支持FWA、流量高地5GeMB以及5G 2B应用.可以说,无论是从应用创新与部署成本等商业使能角度,还是从频谱、标准、设备、芯片、终端等产业链端到端角度来看,毫米波都已趋于成熟,成为5G进一步发展的推力。


毫米波的技术优势是客观的

事实上·超大带宽、超高速率和超低时延是毫米波频谱的最大优势所在·随着移动数据流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为了服务新应用所产生的更高数据传输速率需求都将推动毫米波频谱在保证5G网络容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已经商用5G毫米波服务的美国市场来看·FWA是毫米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一个重要场景并且有两股强大的力量正推动电信运营商们转向毫米波·首先·不少运营商已经成功地将FWA部署作为一项增加其客户数和收入的新服务·他们不希望这种增长放缓·但是·FWA是一种数据流量消耗极大的服务·根据统计·虽然移动用户可能每月消耗10GB左右的数据但FWA用户每月数据消耗量可高达200GB上TB级别的用户也不少见·这种使用对网络容量造成了极大消耗因此运营商们希望使用丰富的毫米波频谱来经济高效地提升网络容量。

作为运营商打开企业数字化蓝海市场的敲门砖·2B业务则是5G毫米波更大的价值战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确信·在5G 毫米波技术的加持下运营商可以持续从2C/2H/2B多维度进行价值变现·让5G商业更成功。

同时.可以预见,当5G部署迈过初期阶段·随着室外广域网络覆盖的实现下一阶段将进入室内信号覆盖阶段·而且毫米波有望在安全、可靠和超言速企业网络的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该频段提供的高容量和极低延迟以及支持大流量上传的能力·使其非常适合用于流量密集型工业用例和并发流量高且上行要求特别严苛的工业用例。

从全球来看5G发展三年的用户渗透率和4G发展五年的水平相当而且第一波5G用户渗透率超过20%的运营商普遍取得了显著的移动业务收入增长·有报道称.华为MI团队分析认为,快速的5G用户和流量迁移是商业成功的基础三年实现5G eMBB流量占比达到30%,可以实现ROI不超过4年·如果同步部署FWA和toB业务·ROI将会进-步缩短。毫米波·则是实现并加速5G商业变现的利器。也可以理解为·毫米波是支持业务的网络·在面对高并发大流量、大上行的应用场景是非常有效的技术·以2C eMBB业务为例毫米波在带来极致体验的同时·也赋予了运营商网络变现的新模式。


产业链的发展要求

相较于2G3G和4G技术·5G覆盖了更大的频谱范围·从低频段的600MHz到非常高的47GHz频段。行业间对此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成功的5G部署需要低、中和高频段的搭配使用·这样将使运营商能够在覆盖范围和性能之间取得相对理想的平衡·然而·为何在已部署落地的全球5G网络中·还是多以采用中低频段为主呢?一方面,中低频段频谱信号穿透能力更强·能提供更好的覆盖范围·可以帮助运营商迅速在5G时代”立身”;另一方面·高频段的毫米波频谱因其天然特性导致覆盖能力有限部署成本较高·这是现实问题。

有专家表示:在此前的5G部署中,毫米波产业链成熟度和毫米波相对于其他频段的技术优势·影响了毫米波的部署场景和部署规模·同时·毫米波业务和组网能力需进一步验证。此外,毫米波设备体系不完善一体化微RRU设备成本仍高·无法满足运营商多样化场景需求·除了这些因素之外,频谱的发放也影响毫米波部署的节奏和规模。所以.包括产业链薄弱·器件及部署成本等问题·都限了毫米波在之前5G发展中的作用发挥。

在毫米波应用场景方面·首先一个大的原则可能是固定区域内的场景化应用·也就是说毫米波可能在定位上并不是一个网络的毫米波·而是一个业务的毫米波·它是支持业务的网络·而不是大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在这个基本判断之下,一个是面对高并发流量的大场馆、大集会的大上行、多并发应用场景·毫米波可能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第二个是基于毫米波的穿透能力不强的特性;在一些工业制造领域比较空阔、生产流程固定的厂房中,可能需要高速率、大带宽为质量检测提供大量高精度的数据回传,这也是毫米波的一个应用场景·第三个是To C的XR应用但XR要规模化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裸眼技术的发展之 上,目前还面临一定困难·


在商业模式上基于5G毫米波网络的强大能力,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庆扬指出·毫米波的大带宽毫无疑问是其典型优势之一,所以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场景,绝对是可以适用的。比如在体育场馆赛事多角度直播中·基于毫米波技术终端支持多路4K全景上行直播·形成了商业闭环,内容提供商向运营商付费·购买差异化网络服务·用户句内容提供商服务·获取更好的用户体验

业内认为,毫米波前期的应用场景主要还是要充分发挥出大带宽低时延特点·同时也要扬长避短·面向未来其他更好的或者更多的杀手级毫米波应用·目前来看尚不明确·但是随着毫米波覆盖能力的提升;部署成本的下降,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毫米波应用场景出现。

2023年1月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E波段71-76GHz/81-86GHz)大带宽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优化中低频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和波道带宽调整波道配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式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微波回传)场景需求并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以及未来6G等预留了频谱资源更好满足各方需求·推动微波通信等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调整首次将毫米波频段频率纳入使用规划我国毫米波应用有望得到快速推广。随着未来毫米波频段使用许可的发放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毫米波市场。


大规模部署的条件成熟

对于5G产业而言·全球统一的频谱与标准是成功的关键·毫米波更是如此·GSMA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将有15个国家分配毫米波频谱·随着中国欧洲·印度频谱策略的明确·标志着全球毫米波商用进入第三阶段·26GHz的广泛部署,也将为5G毫米波全球漫游奠定基础·

从系统设备角度来看·因为牵扯到运营商CAPEX支出所以这是产业链关注的重点·当前·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中信科移动等主流厂商均已经完成IMT-2020工作组主导的5G毫米波独立组网相关测试·而超大规模阵列天线等创新技术的成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使得5G毫米波连续覆盖成为可能。

从终端与芯片角度来看,GSA数据显示·在终端领域·超过65家厂商已发布或宣布超过170款5G毫米波终端·其中包括智能手机·CPE、产业模组/终端等多种形态。在底层芯片领域·高通发布的骁龙X70基带·已经能够实现5G毫米波独立组网连接为进一步推动毫米波商用部署奠定基础。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智能手机领域,早在2021年,中国手机品牌一加在海外发布搭载骁龙X60的5G旗舰机就支持26GHz39GHz等毫米波频段·在物联网领域多家中国模组厂商已先后采用骁龙X60骁龙X65等推出5G毫米波模组。

应该说·毫米波和Sub-6GHz并不存在二元对立的情况·5G毫米波+中频段=无论身在何处都有最佳的体验质量·5G毫米波在拥堵的网络环境中也能提供与中频段近乎同等质量的用户体验·能够在网络高负载情况下提供极致容量和超快速度·是立对系统容量极致体验等挑战最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业内认为·毫米波肯定会在中国得到使用·但需要看到的是·未来毫米波在国内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需求需要满足·第一个从基站来看·目前支持毫米波的基站相对较少,并且主要是微站形式·未来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基站来支持更多应用场景的实现;第二个是在终端方面,目前终端支持的最大的带宽是在200M·未来如果想要充分挖掘好毫米波的大带宽特性·终端的带宽支持能力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毫米波   推力   频谱   频段   终端   运营商   流量   场景   带宽   核心   能力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