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0元罚单!小免罚放大了营商环境的“暖效应”

近日,对于某电商平台未标注一款商品水效标识的行为,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开出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据北京日报报道,因为这次免罚,涉事电商主动排查了平台超百万件商品,迅速填补了所有产品的水效标识漏洞。政府免罚令平台意外,而平台的自觉纠错同样令人叫好。

作为附在用水器具上的信息标签,水效标识是否清晰明了,直接关系用户能否选择心仪的高效节水产品。涉事电商没能做到按规标注,显然违反了《水效标识管理办法》,按法规条文应该受到行政处罚。如此再简单不过的认定和处罚流程,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当然门儿清,但最终还是下达了不予处罚的决定,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据报道,今年6月,北京经开区实施了全市首个平台经济领域免罚清单。该清单整合11个市级部门涉及平台经济共62项职权事项,明确执法部门可视情况对企业相关事项不予处罚。实施四个月以来,该区共发放平台经济领域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63份,共计免罚金额413万余元。此次对未标注水效标识电商只提醒不处罚的决定,也是落实清单的一个缩影。

法律已经列出了处罚细则,为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份特别的免罚清单?这不是无视法律,而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柔性执法。毕竟未标注水效标识属于轻微违法行为,而行政处罚的板子一旦拍下,企业自然要付出金钱损失和声誉下降的双重代价。处罚只是手段,提高企业守法经营的意识才是目的。如果能通过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引导犯了小错、初次犯错的市场主体改过自新,便是以润物无声般的教育,推动其打心眼里渴望而非被迫做到诚信守法经营。

对机械教条式执法方式的摒弃,最大程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更能体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更能彰显城市“爱商护企”的氛围。事实也说明,柔性执法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涉事电商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主动排查纠正了平台上所有其他商品的相关问题。这是企业因监管包容受到的触动、是平台对政府柔性执法理念的积极回应。一方是政府的善意,一方是平台的诚意,小免罚放大了营商政策的“暖效应”,在政企双向奔赴的市场赛道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达成双赢。

在北京,诸如此类的市场故事已不少见。去年,北京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在城建环保、经济调控、民生社会、专项管理和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北京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819件,免除罚款约1.25亿元。一张张带着温度的“0元罚单”,既打造了令企业信服、令社会赞赏的服务型执法新模式,也起到了涵养经济活力、维系经济运转的作用。

当然,“免罚”不等于“免责”,“免罚清单”不是“免死金牌”。据介绍,执法部门将坚守底线和红线,该力挺的力挺、该惩戒的惩戒。严而不苛,宽而有序,一宽一严,双管齐下;这样的执法尺度,有助于激发更多市场主体活力,让经营者安心、放心、专心做好各自的生意;这样的管理智慧,也会让公众感受到城市治理体系的升级,体会到治理能力不断向现代化的迈进。

优化营商环境,一个小例子,胜过千言万语。

来源:北京晚报 辛音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罚单   柔性   行政处罚   北京   清单   标识   效应   环境   法律   政府   经济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