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瓜,越吃越想呕?

雪地,一抹刺眼的红。

远离人烟的荒原小屋里,丈夫坠楼身亡,原因成谜,警方调查后却将他的妻子,一位知名作家列为头号嫌疑人。

原因大概是妻子手腕上的淤青,以及她在自己半自传小说中对「解脱」的描述等等... ...

而现场唯一可能目击真相的人,却是夫妇俩患有视力障碍的幼子。

消失的他,谁是真凶?

今年戛纳,法国导演茹斯汀·特里叶凭借这部《坠楼死亡案的分析》成为史上第三位捧回金棕榈大奖的女性导演。

有趣的是,近期影片在流媒体上时,发行公司推出专门的网站,将这个问题抛给全球观众进行公投——

她是凶手吗?

证据对女主桑德拉极为不利。

首先,法医鉴定出丈夫左侧的太阳穴水肿和致命的脑外伤有关,并从现场的血迹喷溅中还原出丈夫大概率是先遭到重击,再被人从阁楼推下。

也就是说,凶手可能是在争执中将他推下楼,而桑德拉手臂正好出现了淤青。

虽然她自称是走动时撞到餐桌导致的,却并不能打消警察的怀疑。

其次是动机,案发当天正巧有名女记者来采访她,但没多久,阁楼传来了吵闹的,近乎轰鸣的音乐声。

尽管桑德拉解释这是丈夫平时干活的习惯,但屋子里的气氛逐渐凝滞,音乐盖过了人声,桑德拉不得不停止了采访。

被打断的采访与坠楼案,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两件事,是怎么被联系到一起的呢?

控方律师甩出了一张王炸,桑德拉是双性恋,或许是她与女记者的热情的交谈激怒了丈夫。

但桑德拉称她目送女记者离开,随后上楼与丈夫沟通,之后便正常工作,直到被儿子的哭喊声吵醒才发现丈夫坠楼。

此时,桑德拉与丈夫在阁楼上是否争吵成为关键点,可,能够证明此事的人证却出现问题。

当警方询问儿子丹尼尔是否听到当天父母在吵架时,丹尼尔否认了,他说,听到父母很平静的在交流。

然而警方做了多次还原实验发现,在吵闹的音乐声里,丹尼尔不可能听到父母在说什么,更听不到任何语气。

证词前后矛盾不说,甚至稍早一些,丹尼尔还对警方提到过,平时父母一有吵架的苗头,他就会出门走走。

所以案发当天他恰巧在一个可能爆发争论的时机点出门,也引起了警察的怀疑。

那么,这位知名作家真的谋杀了自己的丈夫吗?

庭审中,披露了一段信息量巨大的录音。

录音是丈夫在去世前的一天,偷偷录下的与桑德拉的争吵,也正是这段录音,将桑德拉婚姻中的一地鸡毛赤裸裸晒到了公众面前。

丈夫口中的自己是委曲求全的,而桑德拉如反派一样,极强势、冷漠。

他指责桑德拉不关心家庭、惯性出轨、不在乎他的感受,并且强硬的主导了整个家庭,他的生活方式,说话方式,饮食方式,甚至是做爱方式都要按桑德拉的意愿来。

更令丈夫耿耿于怀的是,桑德拉的成名作剽窃了他的创意,拿走了那本书最好的点子,让他无法再继续创作,这对一个作家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为了照顾桑德拉的写作工作,他更多的承担了家庭里的付出,为了照顾儿子,也从作家改行去做老师。

他的付出如此之大,却总被桑德拉漠视,这段婚姻岌岌可危。

而桑德拉眼里呢?丈夫唯一的问题是——

四十岁大梦初醒,需要找个人来当替罪羊。

几年前,丈夫为了写书耽误了接儿子,间接导致儿子出车祸,造成视力残疾,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他选择了停笔,回归家庭。

那件事后,丈夫决定让全家人搬来住在与羊群为伴的山上,现在却又在报怨他自己选择的生活。

甚至写书,也是在丈夫停笔后桑德拉询问过才引用了一部分想法,这根本不是剽窃。

无论是情感还是资产,是丈夫在孩子出事后的逃避才导致了这些问题,可如今,却想将问题一股脑的丢给自己。

录音最后,争吵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激烈的喘息,东西破碎的刺耳动静,然后又归于平静,次日,丈夫坠楼身亡。

控方凭借这段录音,以及丈夫心理医生的证言,勾勒出事情的脉络,想要坐实桑德拉杀父的真相。

但,真是如此吗?

影片中,桑德拉听到录音时激动地辩驳:

这段录音不是真实的,看起来是铁证,但实际却歪曲了一切,的确是我们的声音,但不是我们真正的模样。

一对夫妻,就是一团乱麻。

两方人都在通过语言塑造对方的形象,录音里听到的报怨就一定是真的吗?

到此你会发现,与其说整部电影是对现代婚姻关系与婚姻分工的拷问,倒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真相」的质询。

并且一开始就告诉了你结果——

审判的重点不是关于真相。

没人在乎真相。

导演茹斯汀·特里叶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有趣的观点,她认为庭审的双方都在虚构桑德拉的故事。

录音揭露了桑德拉夫妇生活的B面,也将这场审判从科学推向了虚构的极危险的悬崖。

控方律师基于录音的想象,做一些游离的猜测,用假设来填补空白。

举个例子,录音里丈夫对桑德拉说,连儿子也讲过不喜欢她,她是个怪物。可我们都明白,当你让小朋友选择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机灵的小孩总是会选择问话的一方,谁问就最爱谁。

儿子丹尼尔洞悉了父亲心中的内疚与脆弱,用来安慰他的方式在庭审时被放大为桑德拉的罪证。

而桑德拉和她的辩护律师其实也没有追求真相,从一开始,律师就告诉桑德拉,他不关心什么是真实的,只从别人可能会怎么看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有人说,真相有三个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以及事实的一面,影片中每个人都在讲一个故事,每个人都在创造一种叙事。

这里面没有人撒谎,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所谓真相,此时更像是基于自己立场进行的叙事。

这不正是「后真相时代」的写照吗——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

成见在前,事实在后;

态度在前,认知在后;

话语在前,真相在后。

2016年「后真相时代」的概念被提出,后真相时代并不强调事实,而强调传播中的情绪与立场。

如今7年过去,后真相时代更加不在乎真相,催促大家站队的门槛也越来越低,从视频时代一直滑落到会打字,能截图就行。

比如,做个小调查,有多少人在微信群里刷到过动辄上百页的吃瓜PDF?

点开后,恋爱、出轨、约X、劈腿、无论情感纠纷还是金钱纠纷,都能制作PDF,频繁到年轻人已经开始自嘲,恋爱吗,分手后把你写进PDF的那种,堪称赛博状纸。

并且PDF的翔实程度堪比论文,有提纲,有目录,有时间线,甚至文末还有致谢,主打一个图文并茂,易于阅读。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20页的参考文献看不进去,63页的吃瓜PDF你一秒打开。

但看的多了,反倒越看越害怕。

如果难以体会到这种恐惧,请试想一个具象的场景,有天你与朋友吵架,TA将与你的聊天记录制成PDF。

你,能承受随之而来的道德审判吗?

大部分PDF的制作初衷,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同与共情,进而对另一方进行道德审判,也就是道德执照效应——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人们惯性地拿起放大镜盯住当事人,寻找其生活及行为的瑕疵,从而把对真相的追究转变为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来显示出自己的道德比他人高尚。

互联网上庞大的围观者就像《坠楼死亡案的分析》里法庭上的旁观者,对当事人的生活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审视。

届时,不是真相在道德审判中胜出,而是道德审判中胜利方在书写真相。

并且,无论承认与否,人在叙事的过程中总是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痛苦放大,将过错缩小,这是人性本源的弱点,也是许多「反转」事件出现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绪的传播有一定失控的危险,被情绪裹挟拉入到道德泥潭里的当事人,往往再难爬出...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特里   丹尼尔   阁楼   当事人   警方   真相   丈夫   儿子   道德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