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谨防招商“内卷”变形走样

招商引资是地方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多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出政策、引进项目、细化服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有媒体调查采访发现,个别地方把“好经”念歪了,招商引资竞争变形走样,过度“内卷”,出现了“血拼”式招商、跟风式招商、摊派式招商等乱象,值得警惕。

一个好项目、优质企业,可能很多地方都在争抢。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种相互比拼的进取心是必要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招商引资搞“恶性竞争”则需要避免。个别地方招商比拼的依然土地、资源、政策、税收,为了争取项目,不计成本推出“超常规”优惠政策,加剧了财政负担;个别地方盲目跟风,明明不具备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却执意引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热点项目,引进后“水土不服”;个别地方搞“招商大战”,发文件、摊指标、搞排名,这些做法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助长少数企业“短期套利”心态。

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管长远……招商引资“过度内卷”的背后,实质是个别地方错位的政绩观、发展观在作怪,是决策机制和考核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集中体现。该如何划底线、设上限,严格限制“超常规优惠”、杜绝“抽屉协议”?通过制定什么标准,重视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成长性,对引进项目的效益进行公正评判?设置怎样的规范与准则,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只有进一步健全决策和考核机制,地方政府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时,做到诚信为先、专业为先,才能实现“政企共赢”,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发展质量。

避免招商引资“过度内卷”,各地要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将资源用在刀刃上。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明确所需的产业,又要研究产业前沿趋势,找准合适的项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犹豫也不盲动。同时,对标一流招商引资,向先进地区学习。比如,作为国内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常州把锂电池作为重点突破口,形成先发优势,继而以强大的电池配套能力吸引了四家整车龙头企业,一大批配套企业也随之涌现。常州的探索启示我们,招商引资要有中长期产业布局意识,明确产业定位,按图招商,围绕龙头企业招引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的优势,打造“搬不走”的产业。

招商引资既要站在地方角度,也要站在企业角度换位思考,客商更看重的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提供能源、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的优质供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自然“引得凤凰来”。同时,也要做好招引后的服务,既“无事不扰”又“有求必应”,推动各种政策与服务真见效、见真效,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才会产生“葡萄串”效应,引来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延展链条。

(杨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常州   新华   招商引资   优势   质量   政策   环境   产业   地方   项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