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激发科幻产业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10月20日,以“科幻筑梦融合共生”为主题的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在成都举行。

记者注意到,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举办产业发展活动,也是成都的一次重大创新。在此次大会上,《科幻产业成都共识》“天问”计划、《2023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等重磅产业共识、成果正式发布。作为峰会最受关注的环节,科幻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

搭平台、聚人才、引资源,一大批科幻产业项目、要素、平台向成都集聚,进一步激发科幻产业创新活力、动力的同时,也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在科幻产业开始起步的时代,成都依然走在全国前列,也将助推中国科幻产业繁荣发展。

正如参加此次峰会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科幻于我而言,不再是落于纸面的文字,而是更大的世界和空间。”

《科幻产业成都共识》注入新动力

作为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的重头戏,活动现场相继发布了《科幻产业成都共识》“天问”计划和《2023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等重磅产业共识、计划、成果,描绘出了新的路径图。

“以坚持文化引领、加强科技赋能、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现场发布的《科幻产业成都共识》将汇聚科幻从业者的经验与智慧,为科幻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科幻产业的国际性发展。”成都市相关领导表示。

从具体内容看,从八个方向就科幻产业发展达成共识,包括:坚持文化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赋能;坚持鼓励原创,加强版权保护;聚焦IP打造,发挥集群效应;着力人才培育,完善人才梯队;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全球合作;完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品牌推广,强化科幻之都形象。

“作为科幻作家,在成都参与《科幻产业成都共识》发布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罗伯特·索耶认为,科幻产业作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展现出其无尽的可能性和价值。这一《共识》将汇聚科幻从业者的经验与智慧,为科幻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科幻产业的国际性发展。“成都科幻”将成为未来国际科幻产业的代表,成都也必然会成为国内外科幻爱好者和业界人士的首选之地。

在中国科幻蓬勃发展的前提下,为了发掘科幻人才、扶持科幻作品、促进科幻产业融合发展,由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共同发起的“天问”计划在峰会现场正式“亮相”。该计划包括一个科幻大奖“天问奖”、N个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科幻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天问奖”以鼓励新锐、青年作家为导向,永久落户成都,成为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的有益补充。

打造成都科幻全产业链生态圈

《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877.5亿元,“科幻+”业态正不断丰富完善。成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玲现场发布的《2023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近年来,成都积极推动科幻创意生态构建,科幻赋能和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提升,在文学、游戏、影视、衍生品、文旅、装备制造六大重点领域表现抢眼。2018至2022年,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为1276.3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1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成都科幻产业(不含科幻装备制造)营收200.18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2.81%;同比增长13.32%,远高于全国5.77%的增速,稳居中国城市科幻产业发展第一阵营。

在对《2023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进行发布时,陈玲指出,成都科幻产业总体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六大重点领域竞相发展,科幻文学全国领先、科幻游戏实力强劲、科幻装备制造快速发展,产业主体活力加速迸发,凸显了创意文化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比如,成都科幻文学产业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形成了以图书出版为基础,以“奖项、会议、展览”为渠道带动科幻文学产业发展的模式。

陈玲举例说,成都科幻游戏产业蓬勃发展,2018 2022年成都科幻游戏产业总营收达566.02亿元,产业链条完善,并在中国科幻游戏“出海”过程中贡献了重要力量。此外,科幻装备制造产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高清显示技术等企业的加持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 2022年成都科幻装备制造产业总营收为632.57亿元,将成为成都未来科幻产业的核心增长点。

“当下科幻产业蓬勃发展,从明确提出规划建设中国科幻产业园,到参与《哪吒》《流浪地球》等科幻IP影视制作,再到预计科幻出版影视、游戏、装备等关联企业千余家,成都的科幻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全面构建。”成都市相关领导表示,成都市除了签约一些重大产业项目,还将发布城市清单,寻找城市合作伙伴。

陈玲表示,中国科幻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迅猛,以未来产业为代表的科幻产业将成为经济重要增长极。成都市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以产业建圈强链为牵引,以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以打造科幻产业落地转化载体平台为重点发力方向,抢抓世界科幻大会举办契机,倾力打造中国科幻之都。

科幻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作为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备受关注的环节,科幻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含金量”十足,2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

梳理现场签约的21个科幻产业项目,不难发现科幻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力量。从产业形态上看,既有能打造科幻电影、科幻公园、科幻沉浸式体验等成熟业态的头部公司,也有瞄准情景剧、游戏、元宇宙等新业态新赛道,进军场景消费的新力量,甚至布局了不少的科幻IP开发孵化项目、科幻文创基金等产业要素服务平台。

从投资金额来看,投资金额达20亿元的“中国故事·科幻情景剧孵化基地项目”将以“节目+公园+基地+学院”模式,聚合科幻产业链优质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科幻情景剧孵化平台。

从项目能级看,总投资10亿元的三体宇宙全球总部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顶尖科幻品牌,将重点开展三体游戏、影视剧内容产品、品牌衍生等业务,呈现一个更立体的三体世界。

现场达成战略合作的“何夕宇宙IP转化项目”则瞄准宇宙探险、时间旅行、平行空间等多种主题开展IP转化。“我们希望通过这个IP,唤醒每一个人的好奇心,带领大家一同探索宇宙的无尽奥秘。”“何夕宇宙”的创始人何夕表示,通过此次签约,与国内优秀影视企业和文娱企业一起,将把何夕宇宙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充满科技与创新的IP生态,让观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之美。

刘慈欣表示,借助科技力量的加持,成都科幻文学、科幻游戏等科幻产业快速发展,正朝着中国科幻之都的建设目标坚定前行。成都市很早就谋划布局科幻产业,相关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均已落地实施。“世界科幻大会首次举办产业发展活动,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在一个科幻产业开始起步的时代,成都依然走在全国前列,我相信中国科幻产业将从成都壮丽起航、腾飞。”

一大批科幻产业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补齐成都科幻产业链短板,延伸科幻产业链条,推动科幻产业链规模能级整体提升,助力成都科幻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编辑:卢志坤 校对:颜京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成都   科幻   大会   成都市   产业   世界   峰会   中国   共识   活力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