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屁话:读“那些纯属扯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有感

最近,“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微信公众号于 2023-09-26 17:54中国香港发布了一篇原创文章,题目是“那些纯属扯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来源于:Kirchherr, J. (2023). Bullshit in the Sustainability and Transitions Literature: a Provocation.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Online), 3(1), 167–172. https://doi.org/10.1007/s43615-022-00175-9,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U8rWKKJmIQtXpsOBXfOdJA。读了这篇文章,让人感慨颇深,里面描述的现象要么似曾相识,要么就是非常的熟悉。作者将那些“那些纯属扯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定义为“学术屁话”。实际上,“纯属扯淡的学术研究”不仅仅存在于作者讲到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转型研究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大量存在,例如我所涉及的地质矿产领域。以下结合该文的内容,谈点感受。

本图源于网络

一、“学术屁话”的含义与类型

文章提出一个新的术语,即“学术屁话(scholarly bullshit)”,这可以看做为“纯属扯淡的研究”的稍微文明一点的用语,也可认为是“垃圾文章”的同义词,类似于以前曾广为流行的“一本正经的胡扯”。给出的定义为:那些连作者本身也难以为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辩解,对科学知识进展作出贡献甚微的研究。意指打着当前相应领域学术圈内较为时髦的,或高大上的,或重复率、引用率高的概念或词语的旗号,做着一些没有真正学术深度和微乎其微创新的研究的文章。文章认为,在他关注的“在众多跨学科的可持续性和转型学术期刊中,有高达50%的文章可以被归为学术屁话(scholarly bullshit)”。

本图源于网络

文章对“屁话”或“学术屁话”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指出:“屁话(bullshit)”这个词汇可能在学术界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实际上,“屁话”实际上是一个已经确立的研究方向,但该方向仍待深入探索。正如弗兰克福特在2005年所述:“‘屁话’这一现象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或者引起持久的探究。因此,我们对‘屁话’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屁话’知之甚少”。针对“学术屁话”,作者将其划分五大类别:

第一类,乏味问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多是对前人工作的简单复制,没有太多新意,不过也为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加固了基础。因此,这种类型可能只是边缘性“屁话”。

第二类,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这种“屁话”是由于文献综述研究的过度增长,尤其是对那些已经被详尽探讨的子领域。这些综述只是重复已经知道的事实、观点或认识,而没有提供任何新的见解。

第三类,回收性研究:虽然相关领域内很多理念、机制、原因等已经被研究过,但一些学者仍然把它们重新包装并用“新”的名词术语、时髦的概念喙头予以粉饰,仅仅为了迎合当前的研究趋势。

第四类,硕士论文疯狂灌水:有些知名学者与硕士生合作发表的研究只是为了能够达到毕业以及毕业就业需要,以增加发表量,这些研究缺乏深度,理论框架混乱,结论支离破碎。

第五类,激进分子的咆哮:这类研究通常基于个人的激进观点,而做的情感表达或宣泄,或是对自已观点认识质疑的反驳,而不是基于客观、实证的学术研究。

图片源于网络

二、“学术屁话”出现的根源

文章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学术屁话”出现并盛行的根源。主要是:

(1)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可能加剧了“学术屁话”的产出,“学术屁话”的比例在未来几年内不太可能减少。由于包含热门词汇的文章通常被引用率较高,从而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因子。这样,尽管作者和期刊(学术的参与者)都知道他们可能在制造“学术屁话”,但却乐观其成,因为结果对他们双方都有利,是谓“win-win”。

(2)这些“学术屁话”文章的产生与追求终身职位的压力不无关系(某位审稿人语 )。因为学者们需要通过发表高引用率的文章来证明自己在学术界的价值,以确保得到晋升和研究资金。这同样可归结于某些学术评价体制的不科学。因为制定学术评价体制的决策者过于迷信高引用率,误认为其代表了真正的学术价值,而且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但“忘记了这些指标应该衡量什么”。

图片源于网络

三、地球科学界的“学术屁话”

主要谈谈地质矿产领域。最近通过各种平台读过一些各大期刊发表的有关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找矿勘查领域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按上述的分类进行归属,其中的“学术屁话”式的文章不在少数,而且还存在不在其归类中的类型,而且有些方面是十分典型的。这里做个描述,大家看看是不是存在这些现象(恕不举出具体的实例)。

(一)盲目跟风式研究。通常的情况是,自己提不出,或者不敢提出,或者提出了不能被评审者接受或认可,于是从所谓的权威大咖、国外同行那里拿来一些“新颖”理论和名词,盲目跟风式的套用在自己的研究对象上,选择性地整理或利用一些数据,形成了无实质意义的“新”结论,但可能被视为对这个地区或某个矿床研究的新观点或新认识。例如,国外提出造山带型、卡林型金矿后,国内这些类型的金矿也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国外提出埃达克岩后,国内很多地区也大量发现埃达克岩等等。

(二)简单低级的重复。有点类似于前面分类中的(1)和(3)的综合。一些地质学或成矿学热点问题的研究总是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样,一些重要地区或矿床的地质学研究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不同的单位、学者对这些地区或问题趋之若鹜,竟相开展同质性、重复性工作,翻来覆去的,没有真正的或者是已经基本解决了的科学问题或实践问题,研究之后,要么是对前人认识或观点的重新整理,要么就是套用一个新认识。

针对同一个矿床、同一种现象,提出不同见解的现象比比皆是,说得似乎都有理,但读者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矿都采完闭坑了,还在那里“炒现饭”,相关的争论仍在持续中。例如,对国内某重要的金矿集区成矿问题的研究,已持续了几十年,尽管该地区矿床类型相对简单、成矿特征基本相似且成矿规律已基本明确。围绕本区的地质和成矿研究,提出的理论也不少,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但没有一个可以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在那么一个范围(平面和深度)很有限的区域,在短时期内形成那么大量金的积聚这一核心问题。板块俯冲?克拉通破坏?地幔柱?大地构造环境转换?岩石圈减薄?壳幔相互作用?热隆-伸展?还是它们都有?显然相对于这个地区而言,尺度都太大了,过程也都太长了。

本图源于网络

(三)观点集成的集成。最近有关区域成矿或成矿学特定领域的集成综述性文章非常多,类似于前面分类中提到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这些文章有些是一些领域内的大家之作,多少补充了新现象,提供了新素材,至少编制了新图件,或许也有些新见解,但更多的是刚入道的学者的作品,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很可能是为了写某学位论文需要而开展的工作。纯粹是为了集成而集成,观点、认识罗列了一大堆,并没有从科学逻辑、理论逻辑上梳理清楚,基本上没有提出新思想。有些同志可能写完之后,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四)追求所谓的时髦。自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概念出现以后,在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应用这这些技术或知识的文章层出不穷。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子,这模型那模型的等一系信息化领域的新名词高频出现在地质学或找矿勘查类的文章中,给人一种似乎不带点这个东西水平自然不高的感觉。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大多不是资深传统地质学家或矿床学家所作。人们期望着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能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愿望是好的,但需要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牵强附会,拔苗助长式的误导了受众,更不能站在所谓的新兴技术的“道德”高地,听不得质疑的声音,做那种“激进分子的咆哮”。

(五)刻意求新的“创新”。有些文章似乎是为了刻意去迎合、支持、附和自己提出的或他人提出的某一学术认识和观点,或者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而作。同一套资料、同一套数据、同一个图件,通过改头换面,反复地用,反复地说。地质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但它与其他的科学又有所不同,在很多方面,它是不能通过实验、公式、定理去严格证明的。大量的文章只要能够按自己提供的数据自圆其说就行。这为刻意求新式的“创新”提供了空间。其中选择性的采集样品、测量数据、描述现象,甚至不惜张冠李戴的情况不在少数。

(六)不得不写的论文。当然也存在着许多为了某种需要而不得不写的论文,主要表现在已有资料或材料上的东拼西奏、胡乱嫁接。

图片源于网络

四、一点感受

在“那些纯属扯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改变这种局势确实充满挑战,但我们仍需坚守学术的初心。每位学者在开展研究之初,都应扪心自问:我是在为“学术屁话”堆添砖加瓦,还是真正在为知识进步做贡献?真正的学术价值,终究会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我的感受。实话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可能也写过一些“垃圾文章”,但总不能如此。学术研究是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应尽可能维持其严谨性、科学性,不应该让过多的“学术屁话”充斥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屁话   成矿   学术   地质学   矿床   可持续发展   观点   现象   领域   作者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