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十,“懒”一点更长寿?多让器官“动”起来,老了或更健康

“老李头,我膝盖疼的厉害,最近都不能去锻炼了,一会闺女带我去医院检查”

“好的好的,你注意休息。”

63岁的赵大爷以前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平日里工作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自打退休后,赵大爷便拟定自己的锻炼计划,想要把以前落下的都补回来,每天坚持晨跑、游泳、饭后散步,锻炼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邻居李大爷在看到赵大爷“科学”的锻炼计划后,很快便加入进来,就这样两人每天互相打卡、督促,坚持了3年之久。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大爷频频出现膝盖疼痛症状,一开始只是极其轻微的,他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疼痛症状变的越发严重,赵大爷不得不和邻居李大爷“请假”随女儿来到医院检查。不检查不知道,原来赵大爷的不适症状竟是过度锻炼引起的。

医生告诉他,像晨跑、散步等运动都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加速半月板、软骨等磨损过度,从而引起疼痛。建议赵大爷锻炼要适当“偷懒”,且在运动时注意以下事项,避免因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老人在运动时有3个注意事项,错误的锻炼方式对身体没有好处

首先,运动前热身是非常必要的。

“热身”是很多中老年人运动前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或许很多人认为热身是没有必要且浪费时间的,所以对其“不屑一顾”,但其实这些人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运动都需要全身肌肉的配合,而提前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帮助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肌肉的力量、弹性以及反射速度,将肌肉拉伤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如果机体在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拉伸、活动,极有可能会因为运动时突然的发力诱发肌肉、韧带损伤,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提醒大家,热身切不可随意应付,建议热身时间为5-15分钟,确保肌肉、关节活动完全

其次,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避免高强度运动也是中老年人需要注意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锻炼可以帮助刺激免疫细胞,提高免疫能力,所以在多数中老年人的潜意识中就认为:锻炼越多,免疫力就越强,甚至有很多老人和文章开头的赵大爷一样,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锻炼,想要弥补年轻时落下的运动。可是这样的行为真的正确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人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且承受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器官的老化逐渐减弱的。当人们年过50以后,无论是肌肉、骨骼还是心肺功能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此时如果执意进行马拉松、拳击、球类运动等剧烈运动,只会加重身体的负荷,加速各器官、组织的磨损和老化,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然后,注意运动频率也可以降低意外的发生。

还是那句话,年过50人们的各组织器官都出现明显老化,如果锻炼过于频繁会加重身体负担。临床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根据自身条件决定,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40分钟,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日常达到微出汗程度即可

虽然注意以上运动事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老年人免受意外伤害和提高机体素质,但是仅依靠“锻炼”是不够的,其只起到了“补形”的效果;如果中老年群体能在适当锻炼的同时注意以下因素,就能很好的促进内在器官的健康,从而达到“补神”的作用。

不论男女,50岁之后让器官“动”起来,你才能与长寿“有缘”

生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各器官组织的协调合作,这些器官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如果某一器官出现异常,极有可能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所以器官的健康对整个生命体的发展不言而喻。下面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50岁以后人们要尤其保护哪些器官。

1、大脑

我们都知道,脑是支持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比如智力、思维能力、语言、运动等中枢都与大脑有着直接的关联。但是或许有些人并不了解,大脑与其他组织器官一样,都有衰老的期限。

研究发现,大脑从35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老化,根据其老化程度的不同,人们的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生活中我们听到的“老年痴呆”就是大脑严重老化的表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难道我们只能静静等待老年痴呆的到来吗?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延缓大脑老化吗?

当然有,根据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多用脑(老年人看书、读报)可以使脑血管供血充足,刺激其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加条件反射,从而起到“保养”脑细胞,预防大脑老化的作用

所以临床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进行看书、读报等活动,提高脑神经的灵敏度,预防大脑老化。

2、肝脏

我们知道身体在受到外界伤害或出现伤口时,会出现疼痛感,这是因为肌体皮肤中布满了神经末稍(又被成为疼痛感受器),所以当其受到刺激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痛感。 而神经末梢几乎布满全身,进而几乎所有脏器出现异常病变后,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起到警告、提醒的作用。

但是上面我们说了,神经末梢是几乎布满全身,却只有“肝脏”特殊,研究肝脏上没有末梢神经且拥有较为强大的再生能力和代偿能力,所以一般很难在患病初期立即警觉,多是病灶区域扩大,影响到周围感觉神经,才会出现肝区疼痛,但此时往往已经最佳的治疗。

而肝脏是我们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像药物滥用、酗酒、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所以为了保护肝脏健康,使机体保持正常的代谢工作,临床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尽可能远离以上伤肝行为,最大程度保护肝脏健康。

3、血管

血管是遍布身体各部位的重要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为机体其他组织、器官运输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维持血流量和渗透压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支持。

而根据研究数据得知,人体的血管约从20岁左右就开始老化,渐渐出现血管弹性变差、血管狭窄等一系列血管疾病,进而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甚至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虽然我们不能阻止血管的衰老,但是可以通过远离烟酒、远离高脂肪食物、规律作息等方法延缓衰老,进而达到提高血管寿命的目的。

就拿高脂肪饮食来说,长期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粘稠,进而造成大量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一旦斑块体积过大或发生脱落,就对出现血管堵塞,如果堵塞发生在颈动脉或脑血管,就会诱发脑梗,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临床建议中老年群体在生活中尽可能避免以上可能威胁血管健康的不良行为出现,尽可能延缓血管的衰老。同时,临床也建议部分拥有以下“坏习惯”的人继续保持,或许以下“坏习惯”对你的健康更有益。

这2个“坏习惯”,越多可能越“长寿”?如果你有,劝你先别改……

首先,吃饭慢、喝水慢是一项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

我们很多人的潜意识就认为吃饭、喝水趁热才最好,如果家中谁吃饭太慢,多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可是什么都趁热真的好吗?不出大家所料,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根据相关研究试验证明,过烫的食物和水会使食管粘膜受损,使粘膜表现出现溃疡。而持续性的刺激会进一步加剧溃疡症状,造成慢性损伤,进而可能引起癌变。所以吃饭慢、喝水慢,不吃烫食、喝烫水是可以更好的保护器官健康。

其次,脾气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管疾病的出现。

上面我们也大致提及了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是血管与自身脾气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脾气慢可以预防血管破裂的风险。

因为情绪激动状态下会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分泌,进而使得血压升高,而对于血管弹性较差的中老年人来说,血压的持续升高会导致血管承受不住压力,最终造成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等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

总结:

虽然我们都知道锻炼有利于机体的健康发展,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尤其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适量锻炼的同时也要学习、了解如何保护内在器官的健康、延缓器官老化,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文献来源:

[1]《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调查分析》,易洋;高扬,2023-05-02

[2]《运动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谷灿;何国平,2005-12-16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器官   长寿   健康   中老年人   肝脏   中老年   机体   大爷   血管   大脑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