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于文亮:火得“毫无”参考意义

评论员 陈思

火得令人莫名其妙的于文亮,终于离开了热搜。

一个连续多天霸榜热搜的账号,曝光量起码过亿了。最后竟然只涨到了300多万粉丝。这粉丝转化的效果,与当年红极一时的丁真、张同学相比,显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差别更大的地方在于,连于文亮的粉丝都在评论区发出质疑:他为什么能火?

此前,无数专家学者分析过他爆红的原因。然而事实可能更残酷,那就是他之所以火,很可能无关创作逻辑,纯靠平台硬捧。

或许是为了激发普通人更新频率?亦或是测试新的传播逻辑?但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都没必要强上价值。更多人从于文亮的走红中,很可能感受不到平凡普通被看见,反而只是觉得努力创作失去了意义。

有些“价值”,真的没必要强上。因为升华主题,不能违背逻辑。

互联网让草根大众被世界看见,或许是这个时代我们最大的幻觉之一。

美国媒体传播专家马修•辛德曼提到,在网络世界,“我们最关心的不是谁发布了而是谁被阅读了。”

短视频的出现,似乎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门槛。但流量为王的时代里,曝光度已经成了通用的“货币”,行业大咖们苦心孤诣、美女帅哥们“搔首弄姿”、创作达人们搜肠刮肚……纷纷穷尽手段“博取眼球”。基本现在已成规模的内容创作平台,都已经杀成了一片红海。

竞争饱和之时,赢者通吃依然是现行的游戏规则。普通人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了解相应的传播逻辑、掌握平台的违禁规定,那么所谓的随手拍,就只能在亲友之间自娱自乐。

“红海”里,不尽力扑腾出浪花,就只会被迅速淹没。于文亮对于普通人,没有参考意义。

让一个普通人上热搜以证明普通人还有机会,这是嘲讽,不是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红中   红海   苦心孤诣   意义   中听   普通人   逻辑   粉丝   原因   价值   平台   于文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