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人又爱又恨的存在,该拿它怎么办?

  连评论区都被“个性化定制”,想想是不是很离谱、很恐怖?


  然而这么离谱的事在网络空间却实实在在发生了:有网友发现,浏览同一条短视频时,自己和妻子看到的评论截然不同。信息茧房似乎更加密不透风了。


图源丨视觉中国


  舆论场上,几乎人人都在骂信息茧房,但又都乐此不疲地沉溺其中,信息茧房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是因为它迎合了你的兴趣和喜好,特别“知心”;恨,是因为它屏蔽了真实世界的其他侧面,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整体判断。


  有人比喻的好:“你我看似冲着同一片浪,但你看的全是大海象,我看的都是小丑鱼。”


  信息茧房,该拿你怎么办?


怎么就有了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在传播学领域是个很基础的概念,是指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一个人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信息茧房最早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被提及,在社交媒体时代被公众所熟知。但这种现象并非近年才有,而是一直以来都存在,人们普遍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只不过,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机制加剧了这种现象。


  这不是技术的错,算法推荐只不过顺应了你的兴趣而已。本质上,它让你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得了想要的信息。从这个方面来说,信息茧房不是一件坏事。如有网友所说,“我就想在信息茧房里好好待着”。


  之所以舆论场上对信息茧房多是负面评价,是因为我们害怕在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认知真实世界、作出判断的能力。


  不过很可惜,大多数喊着要“打破信息茧房”的人,大概率是叶公好龙。人们普遍喜欢、习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更何况,突破这个信息茧房还会有下一个信息茧房,打破网络信息茧房,现实中的信息茧房也很清晰。就像科幻小说里人类冲出银河系,却发现整个宇宙依然困在另一个巨大世界的小小弹珠之中。


图源丨澎湃新闻


信息茧房有哪些桎梏


  是的,信息茧房无处不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破信息茧房就没有价值。因为信息茧房现象确实会带来很多桎梏,“作茧自缚”只会耽误我们的成长。包括但不限于:


  沉迷于单一的快乐,形成手机依赖。比如,在某视频软件刷一会儿搞笑视频,就会刷到更多的同类视频,而人一直重复地观看这类内容,大脑容易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难以自拔。


  局限于窄化的视野,削弱思考能力。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人感受到了算法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渠道越来越窄、信息越来越同质化。


  由于算法往往会优先推送用户更可能浏览和点赞的内容,而忽略用户不感兴趣或不认同的内容,这样一来,用户就可能错过一些有价值或有利于拓宽视野的信息,而只能看到一些重复、片面的信息。长此以往,会导致“信息偏食”现象,使我们在无意识中缩窄了自己的眼界,弱化了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思考的能力。


  情绪易被煽动,思维更加僵化。当跟帖评论也被算法推荐,按照用户“画像”投其所好时,往往会让人产生错觉: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用户在网络上轻易找到了心理上的支持,各种负面情绪得不到正确纾解,更易被煽动。此外,很多偏激的观点不但得不到纠正,还会被强化而变得“理不直而气壮”,更加偏激和易怒。


  停留在固化的圈层,逐渐丧失包容力。互联网让地球变成“村”,无论身距多远都能产生连接,但信息茧房却悄无声息又快准狠地将群体进行分化,强化了话题兴趣的隔阂,减弱了不同群体间的连接,导致不同社交圈层更加封闭。


  对于媒体行业来说,短期之内信息茧房有利于从业人员更好深耕垂直化领域,但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感知其他行业、领域热点的敏锐性,不利于拓宽创作范围,而无法“跨界”的单一垂直类经营终将会走向末路。



如何“破茧而出”


  不管如何想在信息茧房好好待着,理智一点看,我们都要努力不断打破信息茧房,哪怕只能实现让自己的“茧房”宽绰一点。


  跳出舒适区,掌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打破对碎片化信息的被动接受,主动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增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


  比如,立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提升,我们可以列一个自己对信息需求的清单,根据需求去使用适合的App,选择性地关注各类账号而不是只关注同一类账号,多阅读相关的书籍,还可以加入一些讨论群组、参加线下活动等,尝试以多样化的渠道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此外,我们还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后台设置中取消“个性化内容推荐”,以减少推荐相似内容的频率,从而接触到更多不同的信息和话题。


  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真伪难辨、质量参差、价值不一,增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尤为重要。在接触各类网络信息时,我们要学会辨别其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要关注到背后的媒介形式、传播目的、价值取向等。


  比如,在面对网络上存在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时,不要轻易跟着评论走,试着先把来龙去脉理清楚,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理性思考后再下判断。


  避免手机依赖,加强人际交流。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增加孤独、抑郁和焦虑感。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方法来“抵抗”,如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尽可能减少社交媒体和手机的使用时间;闲暇时间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对现实世界的好奇,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探索大自然、观察社会。


  此外,增加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十分重要,要避免习惯性地沉浸在虚拟社交中。试着与不同兴趣和观点的人交流,以拓展视野,拓宽思维。


  事实上,算法推荐机制也在“努力进化”,比如有的平台由单一按照用户兴趣推荐增加至按照用户兴趣和用户朋友兴趣来推荐,未来还可以增加别的算法、别的推荐方式,多多制造“信息偶遇”。算法的应用,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不能仅着眼用户既有兴趣,制造新的兴趣也很重要。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桎梏   媒介   社交   算法   现象   兴趣   能力   内容   用户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