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领跑全球创新潮流的“先行者”!

张江科学城:全生态创新的中国品牌张江科学城,这座位于上海东南腹地的产业集群,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过去30年,张江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又将在未来的国家战略中担当什么角色?澎湃科技派出记者,历经十天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试图揭开张江科学城瞩目成绩单背后的底层逻辑。第一天,记者在张江科学城爱迪生路上的维亚生物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公司的人才结构及选择张江的原因。维亚生物于2008年在张江科学城成立,公司向全球创新药研发企业提供从早期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到商业化药物交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该公司人才的集聚,是张江科学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一个缩影。第二天,我们分别采访了已在张江工作生活逾20年的罗七一,和即将满10年的李航文。他们当年作为人才引进,成为张江的一份子,亲眼目睹了张江人才政策的主动创新,以及越来越灵活变通。

30年来,张江科学城积极推行人才战略,建设创新生态。通过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盟。同时,张江科学城不断改善创新环境,打造全生态创新生态圈,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系统性、全生态的创新,是张江的底色。张江科学城是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形成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重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张江科学城完善的营商环境和审批制度。“张江科学城的审批速度非常快,一般一个半月左右就能拿到批文。”罗七一表示。除此之外,张江科学城还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产城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有着代表中国最强科技实力的产业集群,也有商场、学校、医院、体育场、博物馆的烟火之城。这座城市,正在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创新的品牌,张江科学城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先行者的作用,在国家战略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地方受益于创新?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张江科学城成为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战略平台,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8万人,青年人才占80%,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占上海约50%,2.4万家企业中包括1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81家外资研发中心。人才工作已经成为战略高度的工作。张江科学城搭建平台、出政策、强服务,以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人才。在建设重大科技基地方面,张江科学城已经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大科学装置达12个。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也是上海最早开放的大科学装置。它可以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可以服务于产业应用。维亚生物是上海光源最早的用户之一。姜帆表示,上海光源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在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中,需要观察药物的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在原子分辨率的水平上才能看到,所以需要使用光线强度、质量非常好的光源。地理位置靠近上海光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上海光源开放之前,维亚生物只能使用国外的光源,将实验的样品寄到国外去收集数据,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很长,且涉及国际物流,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使用国外光源的费用也很高。上海光源开放后,质量不亚于国外的光源,使用方式又更加便捷,因此成为了维亚生物的长期合作用户。张江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也带动了上海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

在过去的30年中,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园区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区,人才政策的创新也是如此。斯微生物的创始人李航文选择在张江创业,并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他的公司目前已经从一家30人规模的小企业发展至300人规模,并成功自主搭建了mRNA药物AI设计、合成、制剂、质控和产业化的全链条技术平台。斯微生物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个成功案例,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则是国内人才政策的先行先试者之一。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直致力于在人才引进方面进行创新,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和支持,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2015年开始,张江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每年都有更新,目前已经施行了五批次出入境创新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在出入境、停居留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并吸引了大量人才。

张江是全国首家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便利化政策试点区域,也是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率先探索外籍人才持永久居留证创办科技型企业、率先打破外国毕业生工作许可限制、率先开展科创人才及其物品通关便利化等政策试点工作,这些均为国内人才政策的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斯微生物的成功也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才政策树立了榜样。斯微生物的mRNA研发团队是由一群海归组成的,李航文认为,选择张江是很正确的决定。“组成斯微生物的mRNA研发团队,可能也只有在上海能招到人。”他说。这表明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吸引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张江的人才政策创新给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他们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才公寓也是一个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人才公寓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完备的生活设施,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罗七一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他因此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身份证,为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出行提供很大便利。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激励着更多的高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总之,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才政策创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支持。斯微生物的成功表明,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创新基地,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未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应继续坚持创新和改革,为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张江科学城的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而上海的张江科学城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江科学城不仅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创新氛围,还通过一系列细致而现实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将重点介绍张江科学城的人才政策,并探讨其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首先,张江科学城通过不断优化软服务,让人才政策落地生根。软服务是指通过提供便利、舒适、人性化的服务来满足人才的各种需求。张江科学城致力于提供一流的软服务,以便吸引和留住人才。例如,他们建立了科研仪器共享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科研设备和设施;他们还推出了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为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他们还提供子女入学政策,为人才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软服务的不断优化,为人才在张江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次,张江科学城在人才引进方面下足了功夫。他们设立了“千人计划”和“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年轻的科研骨干。同时,他们还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和优惠政策。

例如,他们为引进的千人计划人才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以支持他们的科研项目;同时,他们还为引进的青年拔尖人才提供最高5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以及每年50万元的生活津贴。这些丰厚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让人才们在张江科学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此外,张江科学城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他们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例如,他们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张江科学城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同时,他们还支持人才参与各类学术研究项目,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提升了人才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张江科学城注重人才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他们建立了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们还设立了科研项目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资助。

这些激励和评价机制,为人才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同时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总而言之,张江科学城的系列人才政策瞄准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细致而现实的需求,在软服务优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成长、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创新。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张江科学城吸引和留住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张江科学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才政策,以满足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同时,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张江科学城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编辑观点】张江科学城的人才政策着眼于细致而现实的需求,通过优化软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成长、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努力,吸引和留住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然而,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张江科学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才政策,以满足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同时,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张江科学城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读者互动】你认为哪些因素是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你所在的地区是否有类似的人才政策?你对张江科学城的人才政策有何看法?请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科学城   先行者   微生物   光源   高层次   上海   中国   便利   潮流   政策   人才   全球   企业   张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