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旅产业版图活力尽显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作者 王倚剑

首届大运河音乐节四场演出场场火爆,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充满时尚魅力,环球影城夜游趣味多多,大型海洋主题场馆落户副中心……品牌活动多样,全新项目入驻,为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版图增添别样风采。

文化旅游是副中心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科学谋划的“3+1”主导功能之一。2023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达到167家,收入合计155.2亿元,位居全市第七位。全区规模以上文体娱乐单位33家,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04.8%,收入总量进入全市前五位,收入增速位于全市第二位。文化旅游“一区一河三镇多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文旅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数量和质量在全市排名明显提升,文旅配套日益完善,品牌活动精彩多样,产业主导功能初步显现。

齐头并进

通州区文旅产业版图上,文化旅游区是一颗璀璨明珠。文化旅游区成立于2011年,是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园区,如今已成长为集合主题游乐、影视、音乐、演出、体验等各种娱乐功能,融合中国元素与现代时尚文化的高端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提升首都文化旅游品质的功能区和集聚文化功能、完善消费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

文化旅游区以“文化旅游新地标、文创科技新高地、国际交流新窗口”为目标打造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区,北京环球度假区正是其中一大亮点,作为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龙头项目,助力副中心实现2022年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类企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86%,文化投资运营类企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6%,发挥显著带动效应。北京环球度假区持续释放首店经济活力,依托经典IP拓展新奇体验,日前首次开启晚间体验,举办首个秋日限定主题活动,为副中心文旅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北京环球度假区已成为通州区重要旅游地标,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做好“环球”文章是推动文化旅游区发展的强力“加速器”。

此外,文化旅游区新项目、大工程接连传来好消息。北部产业带六大项目已经全部落位。着力建设国际化消费商圈,打造国内外头部IP企业集群,落地数字化应用场景。“枢纽+星级酒店+商业”站城融合的通马路、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将极大方便游客出行,无需出站,可直接实现地铁、公交、私家车、出租车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拥有北京市最大的奢侈品奥莱MALL、五星级度假酒店、“微度假”汀云小镇的“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以及集合小猪佩奇、芭比、托马斯和朋友等国际知名亲子IP的副中心国际IP室内综合体丰富副中心商业场景,满足高端休闲和亲子游玩需求。首旅集团总部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样板间”,将不断吸引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助力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此外,“类海外环境”的国际人才社区是北京市8个人才社区之中唯一一个新建的国际人才社区,将为副中心国际型人才提供良好生活居住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在9月举办的2023年服贸会上,文化旅游区还收获了北京海昌海洋公园、保利艺术品国际会展中心两大项目,副中心未来将增加一个多功能的海洋生态体验及娱乐中心,及一个大型文化综合体,文旅“大家庭”更加热闹。

环球影城夜游。

古今同辉

电动冲浪板飞驰运河之上。

流淌千年的运河穿城而过,形成城市地图上一条美丽项链,以运河为线索,勾连出一条千年文脉,也串连起沿岸诸多重要区域。北起五河交汇处、南至甘棠大桥的北运河城市段及其两侧区域,涵盖了运河商务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重要功能区。大运河文化带既是生态带,也是景观带、文化带、经济带,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样板的门户窗口,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的重要承载区域,将打造成为副中心文脉之带、生态之带、发展之带、民生之带。

以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为重要载体,在整体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基础上,副中心积极探索文旅高质量发展道路,引入“数字化”概念和经典IP,持续构建创意空间和品牌活动,坚持打造品牌、擦亮名片,塑造城市副中心文旅新形象。

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副中心充分调动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科技手段和新业态活化文物古迹,为老地方赋予新生命。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经过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采用智慧管理,两侧展厅引进VR、XR技术,开设状元文化展,增加互动体验,增设北运河非遗传习所,引入非遗体验项目。重修大光楼、漕运码头仿古街区重现古代漕运繁华。

大运河一端连着历史,一端连着未来。如今运河畔拔地而起的“三大建筑”既是历史文化“档案库”,又将成为副中心旅游的网红打卡点,预计建成后可日均接待1.4万人次。其中北京艺术中心将于10月下旬迎来首个外国艺术团体,12月盛大开幕,成为集高品质演出、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综合艺术、艺术赛事、休憩充能等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副中心演艺明珠,在为副中心居民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的同时,辐射服务京津冀区域。

副中心积极探索文旅要素融合发展,首届大运河音乐节、首届大运河仲夏消费季在运河文化广场成功举办,首个运河游船剧场好戏开幕,多个“首次”体现了副中心文旅产业生机盎然、活力满满,品牌活动间也实现了场景、内容、要素的叠加整合,达到1+1>2的协同效应。此外,2023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塑造“通通来运动”的体育之城,远洋乐堤港在运河商务区开门迎客,运河游船、绿心花朝市集等新业态集聚,水岸经济和夜经济活力迸发,助力副中心文旅产业百花齐放。

各美其美

“环球影城 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推动“一河一区”联动发展,“一河三镇”串联成线,促进形成疏朗有致的文旅产业格局,对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三个特色小镇各具特色亮点,成为通州区文旅产业版图上的耀眼新星。数字文旅、演艺创作、文创衍生品、民宿等关联产业也逐步联动,共促副中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家湾设计小镇注重保留原有工业印记,盘活利用存量厂房,拥抱“中关村”,推动特色产业创新。提升北京未来设计园、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智汇园等板块。借势“环球影城”娱乐文化,聚焦特色民宿发展,坚持古今交融,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张家湾古镇,擦亮“红学文化”金名片,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刚刚结束的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是张家湾设计小镇的一大招牌,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未来将逐步建设完善为中国设计博物馆,对标意大利米兰设计博物馆的发展模式,吸引全球知名设计师、设计机构、设计活动向设计小镇汇集,带动设计小镇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文化艺术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入驻项目的负责人刘烜见证了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及“青年设计100”项目,他表示,随着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各方面的引入,小镇发展大有前景。

台湖演艺小镇加强文旅产业统筹发展,推动“演艺产业+科创产业+文旅产业”统一规划,作为文化演出和休闲消费主场,重点构建“文旅+演艺+餐饮”模式,充分发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带动作用,在双益发文创园、台湖演艺车间等园区初步形成剧场群落,双益发文创园拥有两个剧场,已开始商业化演出;台湖演艺车间沉浸式演出北京曲剧《茶馆》,市场反应良好;北投台湖演艺酒店实现试运营,原图书城改造成为演艺主题综合体。

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以世界文化创意交流中心为发展定位,拥有丰富的美术馆、博物馆、特色文创店以及主题民宿资源。下一步将完善规划,以小堡艺术区与镇中心区为“两区”,发挥原创艺术与区位优势两大“核心资源”,推动“艺术创作”向“创意产品”延伸、“空间规划”向“空间优化”延伸、“艺术优势”向“文化品牌”延伸、“艺术流量”向“艺术消费”延伸,推进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首开印象街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目前已正式开业的宋庄艺术市集成功打造了集市集、拍卖、帐篷露营、亲子乐园、音乐广场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目的地。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第13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开幕,结合艺术展览、艺术市集、论坛和艺术沙龙、拍卖会等形式,9天客流量超过15万人次,尽显艺术之美。

连点成面

各家文化产业园区就是副中心文旅产业版图中的“多点”,目前,全区规范化认定14家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弘祥1979文创园、新潞运河文创园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另有十余家候选园区及4家待改造厂区项目。文化创意“孵化场”和“工坊”连点成面,织密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高质高效发展离不开前期细致规划,副中心修订了《通州区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正在联合北京大学研究制定《通州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政策清单打通园区建设、政策难点,任务清单落实园区提升改造各项指标,项目清单引入优质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及运营升级,将进一步加强高位统筹,推动园区建设配合产业发展步调。

根据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引导园区规范化、标准化经营,“一园一策”差异化改造提升。常态化举办文产园“新舟会”活动,升级运营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成立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创设计产业联盟,以高端交流平台多维度、全方位提升招商精准度。加强面向园区、面向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联合区政务服务局开展政务进园区活动,在文化产业园区搭建政务服务站,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通过企业服务吸引优质资源集聚发展。通过做好“服务”文章,发挥产业格局中的“多点”力量和优势,使之成为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引力场”。

前期规划、政策支持、资源协助,各园区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激发活力,一个个特点鲜明的文化“乐园”逐渐成形。新潞·运河文创园2019年10月正式开园运营,前身为菲美特铸造厂,现已升级成为科技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整体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历史与现代、时尚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遵循“城市记忆”“低碳环保”“数字化园区”三大改造理念,打造文化、艺术、科技相融合的极具时代意义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字里行间书店、网红餐厅等多种业态,以及“克莱因蓝楼梯”“没有门的美术馆”等点位都成为网红打卡地。东郎文化创意产业园搭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影视文化产业服务平台,打造社区旁的文化、商业消费聚集区,实现“白天文化办公,夜间文化消费”。其手作馆、音乐餐厅、咖啡馆、“通利福尼亚夜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铁花、汉服巡游表演、美食市集丰富夜生活,是北京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夜京城”融合消费打卡地、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预付式消费服务平台示范园区。

摄影 常鸣 唐建

政策服务

规划资源配置落子布局

为系统谋划产业空间文旅资源配置,主动布局具有强大牵引力、持续带动力的文旅项目,通州区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研究出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同时,立足文旅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及功能定位,对外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2-2024年)》及配套三个清单。先后出台了《通州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通州区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和扶持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及企业,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

《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通八条”)、《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通州区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引导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外,借助服贸会、文创大赛、文旅产业峰会等国家级、市区级品牌活动,副中心搭建起更为广阔的产业平台,宣传推介副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副中心产业服务能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通州区   产业   大运河   中心   创意   版图   运河   北京   小镇   活力   艺术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