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同里镇: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

10月15日,《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二辑)》新书发布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公布20周年学术会议,在云南省剑川县举行。据主办方介绍,示范案例征集阶段有19个省份71个城市推荐了126个优秀案例,经过多轮评审,最终18个历史文化名镇、19个历史文化名村入选示范案例。

在案例交流环节,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沈春希,图文并茂地向与会嘉宾推介了同里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文化特色,系统回顾了同里镇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三十年历程,并从五个维度概括了同里镇的成功经验。

同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这个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之畔的古镇,古称“富土”,唐初改名为“铜里”,北宋初建镇并更名为“同里”。同里镇五湖环绕、圩河交织,是苏州“四角山水”格局东南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里镇是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具有江南水乡泽国田园景观的美学价值。

同里镇是古代江南水乡经济市场网络上的米粮重镇,是“江苏四大米市”之一,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文化古镇。1995年,同里镇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同里镇被认定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据沈春希介绍,同里镇保存有不可移动文物114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7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12处。同里还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9处、历史建筑23处、传统风貌建筑100余处。

会上,沈春希回顾了同里镇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程,“同里几十年的保护历程,是一个以活态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不断探索保护与更新融合方式和融合尺度的创新过程。”

同里镇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81年同里景区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13个景区之一,1982年修复退思园拉开了同里古镇保护的序幕;1999年,同里镇编制第一版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开启“活态传承”新阶段;2012年,同里镇编制第二版保护规划,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融合,进入整体提升阶段;2019年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后,同里镇开始整合各类发展资源建立镇村“农文旅”一体联动发展格局,并在2020年启动并编制了第三版保护规划。

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同里镇摸索出了“政府引导与管控、专家审查、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实施”的模式。它完整保护了水乡古镇的文化魅力,避免了对原住民的搬迁及对社会网络不可逆转的破坏,保持了古镇生活延续性、真实性与空间景观的多样性,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沈春希总结了五点“同里经验”与参会嘉宾分享。一是坚持整体保护。一方面,同里镇秉持修复圩岛格局和河街空间整体风貌,自20世纪90年代起,累计已完成20余条街巷、15座古桥、所有河道清淤与活水工程,原有圩岛空间格局得到了保护与维持;另一方面,同里镇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在对退思园、丽则女学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此外,同里镇注重新旧融合,合理利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维护风貌多样性,完整诠释同里发展脉络。

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近些年,同里镇持续加强既有建筑的安全巡查、监督与改善,近五年投入约3000万元进行公房修缮与危房改造;同里镇注重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求,完成社区服务中心、“海棠新享汇”服务站、同里中学改造、同里镇中心幼儿园扩建等项目;此外,同里更新迭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智轨捷运系统T1示范线、新建微型消防站和国家新型专利“河浜固定消防泵”并开展电力、供水、排污设施整体改造升级工程。

三是活化利用古镇资源。2000年初,为扩大古镇旅游接待能力,使居民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同里政府大力引导居民利用民居开设民宿客栈,目前总量已超200家。这些民宿尝试将文化活动、文化展示、节庆体验活动等融入住宿功能,并在建筑遗产转为多元文化空间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举办富有特色的民俗体验、景致游览、文化交流、研学教育等活动,同里镇推动了同里宣卷、同里剪纸、同里造船技艺、走三桥习俗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此外,同里镇还注重区域视角下的整体利用,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游览路径、功能协同方面实现了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古镇联动发展的态势。

四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同里镇利用“智慧同里”工程,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支撑,提升了古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同里镇在遗产修复中积极采用云数据建模等新技术,配合详实的历史资料,科学保护遗产真实性。

五是推进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同里镇充分保护居民、外来经营者、专家、规划师等多元主体的利益;在古镇更新过程中,同里镇形成了一套包含专家咨询、部门联审、四邻签字等机制的审批流程,通过专家与社区规划师的参与,提升了古镇建设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举办保护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同里镇吸引了更多青年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分享中,沈春希引述了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对同里镇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评价:“同里在老镇区改造、新镇区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让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旅游事业都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在中国古城镇保护发展中打造了一个示范。”

案例分享环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中枢主持。除同里镇之外,云南省沙溪镇、贵州省青岩镇、北京市爨底下村、安徽省石门高村、广东省碧江村等入选《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二辑)》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二辑)》新书发布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公布20周年学术会议,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办,剑川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一次行业盛会。(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蒋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建设部   苏州市   文化   江苏省   江苏   古镇   样本   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   遗产   景观   千年   案例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