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三大卫星群!中美开始太空资源争夺战

美国的太空实力有多强?

根据名为UCS的专业卫星数据收集团队于2022年1月1日更新的数据,全球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共计为4852颗。其中,美国有2944颗卫星在轨运行,居全球首位;中国卫星数量达到499颗,排名第二,占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的比例为10%;俄罗斯以169颗的成绩排名第三。

5000多颗美国卫星在我们头顶,时刻观察着我们

又已经近2年时间过去了,到目前,仅SpaceX就总计发射卫星5005颗,在轨运行的有4662颗。

综合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轨运行的美国卫星总数超过5000颗!美国在轨卫星数量,是中国在轨卫星总数的10倍!

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

美国独霸太空的野心

美国是于1967年生效的《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又称《外空条约》的缔约国。该条约要求缔约国承诺: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必须基于所有国家的利益进行,任何国家不得将月球及其他天体据为己有或者宣示主权等条款。该条约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提供了国际法保障。

但是,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以及一贯的流氓作风,不但在太空部署了大量军用卫星,还试图独享太空资源。

2019年8月20日由四星空军上将领衔的美国太空司令部正式成立。由此拉开了美国试图霸占太空资源的大幕。

特朗普时期,美国成立太空军司令部

在美国政府和NASA的强力支持下,马斯克的太空技术探索公司发展突飞猛进,SpaceX星链计划发射卫星1.2万颗,试图强行占据太空领地。目前在轨卫星已经超过5000颗。

星链不但具有民用通信功能,在俄乌战争中,其军事用途也得到检验。

2022年12 月3日SpaceX公司宣布,针对国家安全和军事部门,推出新一代“星盾”业务,实现将“星链”升级为“星盾”向军事领域进军的目标。

SpaceX公司宣称,“星盾”将利用近地轨道上的“星链”卫星星座满足美国国防和情报机构日益增长的需求。初步重点是三个领域:地球观测、安全通信和有效载荷托管。

针对美国的太空霸权行径,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在回答记者关于“美太空军司令部司令称,担心美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于中国”的提问时说:“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近年来,美方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公然将太空界定为“作战疆域”,组建太空军和太空司令部,研发部署天基进攻性武器,组织军事攻防演习和技术实验,搞太空联盟“小圈子”,消极抵制太空军控进程,这些行径对太空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已经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美国将太空军事化、美国领地化的野心昭然若揭!

突破美国太空霸权,非中国莫属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够与美国的太空能力相抗衡?

很明显:俄罗斯经济实力有限,与美国相去甚远,逐步在太空竞赛中掉队;欧洲、日本不仅是美国的马仔,同时也没有经济、技术能力;其他如印度等国家,既无相应实力更不具备技术能力,即使有心也无力抗衡美国称霸太空。

既有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又有意愿抗衡、反制美国独霸太空的国家,只有中国!

中国航天,必须占据一席之地

太空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太空资源也是有限的,绝不能被美国独占。为了我们自身发展需要、为了全人类的和平需要,中国必须抢占太空有限的资源。

据《读卖新闻》消息:中国计划构建三个由大量小型卫星一体化运作的“卫星集群”!

它们分别是:

1、中国科工集团已正式宣布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卫星星座”建设

2023年7月1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正式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卫星星座建设,首发星计划12月发射。

该计划将在2030年前,打造轨道高度低于300 由3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

该卫星星座比“星链”轨道高度更低,技术要求更高,通信时延更小。

中国打造的超低轨通遥一体卫星星座

第一批卫星路于今年内发射!

实施步骤:

2024年,完成9星组成的业务验证星簇发射;

2025年,构建即时遥感业务应用示范系统,提供1天级服务响应能力。

在规模组网阶段,完成行业广泛应用,形成规模化组网,实现30分钟级响应能力。

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提供可见光、合成孔径雷达、高光谱、红外多类型全时向遥感服务体系,形成全球15分钟响应能力。

在融合发展阶段,完成业务系统全面建设,达到全球范围10分钟以内的即时业务响应能力,提供完整的即时感知服务

这一星座的建成,将几乎实现实时对地观测能力。

2、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为主体的卫星组网计划既“星网计划”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6日成立,位于雄安的央企。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卫星系统,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中国版“星链”——中国星网

“星网计划”预计2023年左右开始起步, 2024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发射(卫星制造、火箭发射)。预计2026年左右发射加速,商业模式开始成熟(卫星运营、卫星终端)。

2023年7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组网计划第一阶段将发射1296颗卫星,全部完成将需要发射1.3万颗通信卫星。

“星网计划”将实现中国版的“星链”。

3、长光卫星技术公司光学卫星集群

我们熟知的“吉林一号”,就是长光公司的其中一个产品。

吉林一号曾实时直播美军航母在军港停泊的过程、机场的客机起飞,甚至还跟踪过刚起飞的形状有点酷似F22的战斗机,可见吉林一号卫星群的强大能力。

长光卫星技术公司与多家公司合作,出产了天府星座、河南一号、浦银一号等多种卫星产品。

这些卫星属于轻小型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点。

吉林一号高分卫星,离全球10分钟重返更近一步

长光卫星群计划发射300颗卫星,组成在轨光学观测卫星群

目前已经在轨超过100颗。

2030年三大卫星群建成,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将达到14000颗!

《读卖新闻》说:中国的这些卫星集群,对于使用卫星进行通信、地面观测和定位,军事上是不可或缺的。

它还说:中国在今年6月成功进行了一箭41星的发射,在“一箭多星”技术方面具有成熟经验。


“和平利用太空”是我们善良的愿望,美国目前在轨卫星已经超过5000颗,包括“星链”在内都实现了军事用途。

可以想见:太空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美国占据着超过80%的太空资源,形成巨大优势。太空“高边疆”优势,在和平时期代表着信息优势,战时将转化为透明化的战场优势,居高临下的单方战场透明化,使战争未战先败,是真正的“降维打击”,任凭你有再强大的经济体量、兵力兵器数量,都禁不住对方的精准打击!

争夺太空资源、占据高边疆,是决定未来胜败的关键!

我们已经大幅落后于对手,中国必须奋起直追,抢占太空资源,给我们的未来增加一点“确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中国   司令部   太空   大卫   中美   星群   资源   争夺战   美国   能力   星座   计划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