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不接待儿童”店铺增多是进步吗?

01 “不接待儿童”店铺增多是进步吗?

一些城市出现了“拒绝儿童”或者不接待儿童的餐厅。在相关新闻的下方留言区,赞成商家的网友居多。赞成的理由看起来很有道理:有儿童在餐厅摔倒受伤,监控显示餐厅完全没责任,但是家长仍然要求赔偿;还有一些公共场所和服务机构,其展示的商品容易损坏,小朋友碰到会造成损失。

【微评】

很大程度上说,“拒绝儿童”只是一个噱头。中国人正在建构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意识,对儿童的“拒绝”,更多可能是一种空间焦虑的体现。

另一方面,和“拒绝儿童”相呼应的是,很多人又在推动宠物福利,很多商场宣传自己对宠物友好,接受宠物在商场里面自由行动。尽量对小孩友好,应该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我们可以探讨:父母带孩子走进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其实,对父母来说,这是需要学习的课题。他们有时候缺乏耐心,但更多是缺乏能力。“当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允许父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当然,“不接待儿童”店铺之所以上新闻,说明它仍然是小众的、反常的,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对儿童说不——这既是出于人性、人文的考量,也是商业逐利的需要。家长们仍有很多选择,不必过于焦虑。即便是那些挂出“谢绝儿童入内”牌子的商家,多数也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希望借此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的管束。

(澎湃新闻评论)

02 “蹭酒席”随礼100元?淡化红包绑架是正道

日前,一则“大学生蹭酒席”的新闻引发热议。事情的起因是,大学生小西和朋友想体验婚礼吃席,就在网上发帖,询问有没有可以蹭的酒席,表示“可以随份子钱参加”。随后,小西收到一位新娘的私信,称3天后举办婚礼,原定的一些朋友无法到场,想补充点人气。新娘还特意说明,不需要给礼金。结果她俩还是把100元的红包塞给了新娘。谁承想,当小西把经历晒到网上后,遭到部分网友质疑“随的份子钱太少”。

【微评】

“蹭酒席”的很开心,被“蹭酒席”的也很开心,但是围观的网友不乐意——要出来维护婚宴市场的“经济秩序”。

“大学生蹭酒席”可能是一个偶发的新闻,但却体现了现代青年对婚宴的不拘泥的开放态度:有希望参加陌生人婚宴,感受气氛的;有乐意接受陌生人祝福的,而且双方都不怎么看重红包的大小,从中能感受到社会风气变化的信息。

在代代相传的传统观念中,“份子钱”多少是衡量感情厚薄的工具。变了味的人情消费,也把婚礼变成“回本”甚至“赚钱”的工具。“人不到钱也得到”的随礼,日渐成为一场友谊亲情的情感绑架和圈子之间的“付费社交”。

现如今,年轻人的婚礼从互送“礼金互免卡”,到只办典礼不收礼,再到网上发帖请陌生人“吃席”……这届新人,正用实际行动向“人情风”说不。在他们眼中,社交关系不该由金钱互动来维系,而是更看重真诚、纯粹的情感链接,而非“轻人情重礼金”的算计。

或许,婚宴回归亲友相聚乃至欢迎陌生人送祝福,而“份子钱”只是表达心意就行,大家都认同这样的价值,那么改变自然就开始了。

(澎湃新闻评论)

03 300亩农田变垃圾场,是谁在玩掩盖真相的把戏?

300多亩农田堆满垃圾,村民多次反映无果,镇领导当众抢夺村民手机要求删视频……近日,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黄花村的村民反映,该村的耕地已经变成了大型垃圾场。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当地有人甚至运来好土将垃圾埋在下面。2020年村民曾向当地多个部门反映,但至今既没有说法,也没有解决。

【微评】

这已经不单单是垃圾的问题了,背后可能还牵涉到多方利益,以及已经暴露出的各种履职不当、不到位的问题。而越是遮遮掩掩、一再推脱,就越让人怀疑当中有猫腻。当地的垃圾场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是哪些人在倒,为什么倒在这里,又为何长年得不到处理……只有厘清了这些原因,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显然也不是国土或环保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

一直以来,我国就有着“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的严格要求。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形成了“五不得、六严禁、八不准”的零容忍态势。违规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渔业、挖湖造景等行为都受到严格限制,更何况是堆积垃圾?这显然需要解释清楚,追责到底。


眼下,高规格的调查组已经介入,希望能够“清走垃圾带出泥”,既要查明白是谁在乱作为,比如掩埋垃圾再覆盖土壤;也要查明白都有哪些人不作为。最终给当地村民,也给公众一份令人信服的详实报告、一个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

(红星评论)

04 名校推文引“伪诗经”谐音骂人,公众号把关人不该形同虚设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公众号错把学生编的骂人梗当诗经引用,发布后引起网友争议。9月1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华师历院”发布《情况说明》:近日,“华师历院”公众号因把关不严,一篇推文造成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学院深刻检讨,已对相关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深入开展问题整改。

【微评】

“华师历院”作为历史学院的官方公众平台,按理说内容更新者对《诗经》等历史名篇也应有所涉猎,但该平台却把新生谈及军训感想时引用的“伪诗经”——《诗经·彼阳》发表了出来,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这篇“伪诗经”文中,有“彼阳若至,初升东曦。绯雾飒蔽,似幕绡绸。彼阳篝碧,雾霂涧滁。赤石冬溪,似玛瑙潭”等句,乍一看颇有点《诗经》的感觉,但其词句生搬硬造,语意不通,通篇都是用谐音的方式骂人。

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官方账号上用“伪诗经”谐音梗吐槽军训,既不尊重我国文化,也不尊重学校安排的军事训练。作为教师的“后备役”,其是否有过硬的道德素质承担教学工作,值得怀疑。作为学院官方的公众平台,发表“伪诗经”,是公众号把关人把关不严的体现。

事实上,《诗经·彼阳》因为其内容读音不止一次被伪用,已经成为一个“谐音梗”。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师范类院校,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官方账号本应层层把关,无论是意外还是小编学识不够,都不能成为出现这种错误的理由。多次发表《诗经》的历史文化学院公众号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属不应该。虽然该编辑的水平不能代表该校所有人的水平,但官方公众号代表该院的颜面,也代表着无数历史系师生的颜面,这也是引得无数网友哄笑的原因之一。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学校公众号兼具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加强审核和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内容具有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特点。除了加强对于编辑的管理外,还应加强对编辑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要严格审核制度,从源头上避免类似事件的出现,而非一删了之,不予重视。否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口碑极易被网友的吐槽无情淹没,而我国古诗里的书香古韵,还会在古今交替中“变了味”。

(红辣椒评论)

05 帮助父母“触网”,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近期,与中老年群体上网相关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先是坐拥千万粉丝,且粉丝以中老年女性为主的网红“秀才”被曝出已经封号,甚至被网友举报涉嫌欺诈;后有网友为自己奶奶在直播间购买大量“三无产品”而头疼,感慨“退货的速度跟不上我奶被骗买的速度”。许多人奇怪,中老年网民中,很多人现实中理性,怎么到网上就变得盲目了?

【微评】

网瘾很大、千里追星、重金打赏、非理性购物……这些过去几乎专属于年轻人的行为,正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触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身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如今许多网红将中老年群体设为目标用户,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能感知的画面、有回忆的音乐拉近距离,无良主播甚至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设计套路,诱使中老年网民落入圈套。另一方面,中老年群体虽“吃得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却“涉网未深”,对网络传播规律不了解,容易被表象欺骗,形成信息差,造成偏听偏信。给中老年网民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有关部门和各平台责无旁贷。这既要求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那些以中老年网民为对象的骗局,也要持续完善电商、直播、自媒体等行业监管,防止无良商家专门针对中老年网民设套路。同时,平台应成为守护中老年群体健康安全上网的“第一责任人”,健全机制、加强管理,鼓励优质内容生产,淘汰无良商家,避免中老年用户落入圈套。应当看到,我们在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同样在网络中处于“弱势”的中老年群体,也需要更多关注、值得被更好保护。

不可否认,按个人喜好点赞、打赏,对于“有钱”“有闲”的中老年网民来说本无可厚非。但其中不少人,沉迷网络、受到误导是因为在现实中缺乏陪伴和关心,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确保中老年群体安全健康“触网”,更有效的方式或许是在使用互联网方面给与他们更多耐心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子女来说,更需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让他们在网络之外感受到真实世界的温暖和精彩。

我们如何给予老一辈人关心关爱,或许也同样决定着,我们的后辈会给予我们怎样的支持和帮助。

(人民日报评论)

责编:吴一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儿童   酒席   诗经   谐音   中老年   网民   群体   店铺   公众   父母   网友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