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县”言 - 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变“摊大饼”为“做精品”,力争3年实现制造业税收翻番

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接受红网记者专访。

红网时刻 记者 宋美君 通讯员 夏建军 衡阳报道

上半年,衡山县GDP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三项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7.7%、收入同比增长80.3%……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排名,见证了衡山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衡山县城。(文峰/摄)

衡山县面积935.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是衡阳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属于不折不扣的“小块头”。近年来,该县围绕做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衡山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提标、增量提效,以追星赶月的劲头,让小县城展现了大作为。

“小块头”如何跻身榜单,成了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后续发展道路上,衡山又将如何保持发展势头?近日,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接受红网记者专访,畅谈衡山在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做好‘小’‘精’文章,小县城也有大作为”

8月28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党政负责人悉数参加。在如此规格高、范围广的座谈会上,衡山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等生”代表之一作交流发言。

“这场座谈会释放了省委、省政府对县一级高度重视,对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的明确信号。”

访谈现场,回忆起当天的场景,戴新贤满脸欣喜,侃侃而谈,“衡山作为小县,难以在总量和规模上同大县竞争,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做好‘小’‘精’文章。”

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公司生产的风电塔筒。(曹正平/摄)

衡山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现有基础,聚焦制造业兴县、文旅兴城发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逆势异军突起。

在全市率先采用市场化建园、市场化招商新模式,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总面积2000亩、容积率1.32的智能制造“园中园”项目,仅用20天就完成全部征拆任务。项目一期将于10月建成开园,预计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推动园区税收翻番、达6亿元。

持续开展工业企业倍增行动,积极挖掘存量。通过引进投资者、收购资产、租赁开发等方式,“一企一策”盘活低效企业,推动华升服装等多家企业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去年,高新区亩均税收增长33.43%、达15万元/亩。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产业,衡山县大力实施高新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数量居衡阳各县(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1个。

衡山县岭坡乡水稻种植基地。 (戴玮/摄)

在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衡山依托辖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农旅、城旅、文旅“三旅”融合,加快建设7大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特”差异化战略,构建“城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将红色文化、土菜文化、非遗文化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走好文旅强县之路。

……

戴新贤如数家珍,他坚信:“小县可以有大作为,做好‘小’‘精’文章的发展之路是正确的,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必须坚持走下去、力争走得更好。”

“‘软环境’造就‘硬实力’,实现‘营商’到‘赢商’”

近年来,业内翘楚企业纷纷奔向衡山,看中的是衡山优越的地理位置,看好的是政府顶层设计,看向的是一流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我们努力要做的是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下、办得好,让大家选择衡山,不后悔。”戴新贤自称自己就是“施工队长”。当好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他带头“冲锋”,“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他奉行的工作方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马上办、马上干”在全县蔚然成风。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现场,戴新贤还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套“组合拳”。

创新实施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全部取消,变“分窗办理”为“集成服务”,实现144个联办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将1678个审批事项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全部公开。

市民在衡山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刘永欢/摄)

连续七年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确保一个企业对应一个帮扶团队,“有问题找帮扶责任人”已经成为企业第一反应,帮助企业解决“围墙外的事”近600个。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破坏企业生产经营、侵害企业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露头就打”,努力营造法治化优商环境。

“软环境”造就“硬实力”,实现“营商”到“赢商”。目前,衡山高新区拥有企业140余家,“园中园”一期20万平方米厂房已经被预定三分之一。

“以亩产论英雄,变‘摊大饼’为‘做精品’”

县域经济座谈会后,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这件事上,戴新贤表现出了强大的信心。

“《若干意见》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空前力度,配套政策和措施等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必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也将给县域在各自赛道上加速赶超带来机遇。”戴新贤自信满怀地表示,“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这张蓝图也一定会在我们的手里慢慢变为现实。”

衡山如何在这张蓝图上添墨加彩?戴新贤心中早有答案,“衡山的长板主要是制造业基础较好,拥有省级高新区和衡阳各县最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利的区位优势,适合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

衡山县高新区产业集聚区。 (刘永欢/摄)

具体如何落实,戴新贤给出了方向:聚焦自身赛道发力,坚持“制造立县”不动摇,以“亩产论英雄”,推动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做精品”转变。

以“园中园”破局。着力摆脱原有粗放式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土地亩均效益低的困境。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同市场合作打造板桥片区“园中园”项目,以市场化方式建园、以市场化方式招商、以“亩产论英雄”。

以“腾笼换鸟”盘活。对园区的建成区采用“市场化手段为主、政策性配套为辅、金融服务支撑、行政手段倒逼”方式,承租、兴建、回购现有园区的闲置厂房和土地,依托市场的招商和园区运营能力,盘活县高新区存量空间,提升“亩均效益”。

展望未来,衡山目标明确,斗志昂扬。“以真抓实干推动全县制造业和文旅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力争3年实现制造业税收翻番,建成一批文旅标志性项目,用实打实的工作成效真正把衡山‘极’立起来。”戴新贤言语铿锵、眼神笃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衡山   衡山县   兴城   制造业   亩产   大饼   全会   高新区   省委   税收   环境   项目   精品   企业   戴新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