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情速递


本期要目
美学者: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注定失败
《国家利益》: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需要保持开放心态
《外交政策》:美国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美国加州通过“删除法案”,用户删除在线个人信息更便捷
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比欧盟低五分之一
印度官员:美光计划在印度设立更多芯片部门
韩国拟到2028年投入约2.2万亿韩元建尖端技术产业集群
法荷之后,韩国也宣布要求苹果公司提交iphone12辐射情况问题报告
电动飞艇或成交通新选择

1美学者: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注定失败


据中国日报网公众号9月8日动态,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Pearls and Irritations)网站9月2日刊发题为《美国对华经济战》的文章说,“美国反华经济政策来自一套过去的熟悉剧本。其目的是防止主要竞争对手在经济和技术竞争中获胜”。作者杰弗里·萨克斯指出,这一战略手册首次、也是最明显的一次应用是在冷战期间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第二次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试图延缓其盟友日本的经济增长,因为日本当时正变得“过于成功”,日本企业在关键领域,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的竞争中超越了美国公司。

现在美国又把矛头瞄准了中国,从2015年左右开始,美国决策者开始将中国视为威胁而不是贸易伙伴。这种观点的改变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成功。中国的经济崛起真正开始让美国战略家们感到震惊。拜登总统上任后,不仅维持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关税,还签署新的行政命令,限制中国获得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美国投资。美国公司被非正式地建议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过程美其名曰“友岸外包”。事实上,美国的这些措施完全无视世贸组织的原则和程序。文章指出,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中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大幅增加了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地区的出口。中国能够在世界经济中找到合作伙伴,推动贸易持续扩大和技术进步。美国遏制中国的企图不仅在原则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注定会失败。

2《国家利益》: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需要保持开放心态


据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众号7月6日动态,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6月26日发布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张悦(Marina Yue Zhang)的署名文章《中国能否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研究认为,中国需要在芯片制造方面保持开放心态。芯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美中战略竞争中芯片制造供应链议题己成为一个核心的争论点。美国主导的对中国限制促使半导体行业的优先事项发生变化,国家安全关切超越了建立在芯片制造的全球生产网络的经济效益关切。但是,中国在半导体自给自足上准备不足,大多数领域的准备程度都低于5%,其中先进光刻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日本对半导体材料的可能性出口管制都是中国发展芯片制造的障碍点。

除了行业内资本和人才的不足,中国芯片行业的最大障碍是价值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技术制裁和出口管制则无意中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机会窗口。为了应对“遏制”战略,中国半导体行业被迫通过在生态系统内培养相互依存的关系来努力实现自给自足。总之,芯片战争最糟糕的情景是可能导致技术上的完全脱钩,各方建立不同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和市场,但是这样会抑制全球合作,破坏供应链稳定,影响到西方企业。中国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开放,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与合作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3《外交政策》:美国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据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众号7月21日动态,《外交政策》杂志网站6月19日刊登新美国安全中心副总裁兼研究主任保罗·沙尔(Paul Scharre)所撰文章《美国应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文章认为,美已通过联合盟国对先进芯片和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优势,但还应采取更多措施确保领导地位。例如,加强芯片追踪并对云服务开展管制;与产业界合作制定大模型训练的安全规则;通过出口管制和网络安全确保大模型训练的安全。

同时作者指出,第一,美国应审慎使用出口管制,保持而非切断中国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出口管制有助于美国公司在先进硬件的供应链发挥关键控制作用,但过度管制也会刺激外国公司在自身供应链中“去美国”以规避次级制裁风险。第二,美国政府需要战略性投资研发。着重培育尖端芯片的国内生态系统,维持美国供应链优势。第三,推动产学联合,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针对大模型的合理法规,减轻潜在危害并通过多边合作推进相关的全球治理。

4美国加州通过“删除法案”,用户删除在线个人信息更便捷


据IT之家9月17日消息,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加州的立法机构在本周四通过了一项名为“删除法案”(Delete Act)的议案。报道称,该法案生效之后,消费者只需提出一个请求,即可让所有数据经纪商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在今后停止获取、出售这些信息。该法案在周四获得批准后,将提交给州长审议。不过对于这项法案,也有担忧的声音出现。当地“消费者数据行业协会”主席丹·史密斯指出,这项法案“存在严重缺陷”,可一步删除个人信息,或遭到恶意人士冒用,这将使他们在消费者本人未经许可、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删除他们的数据。

5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比欧盟低五分之一


据网易科技网9月18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时宣布,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通常比欧盟制造的车型便宜五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实施了10年的激励和补贴产业促进政策,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并拥有了包括原材料在内的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该政策还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和今年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汽车品牌的比亚迪等行业重量级企业。

6印度官员:美光计划在印度设立更多芯片部门


据集微网9月18日消息,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拉杰夫·钱德拉塞卡尔(Rajeev Chandrasekhar)表示,美光打算在印度建立几个半导体组装和封装部门,除了拟议中的制造部门之外,美光将长期看好印度市场。钱德拉塞卡尔表示,美光在印度的首笔投资激发了观望者的态度转变,他们愿意将印度视为其半导体组装和制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确保美光第一个印度工厂尽早投入运营和运作符合政府的利益。“美光在印度首笔投资成功将带来两大好处,一是它将成为其他公司前来投资的指引,二是那些前来印度的公司看到价值增长,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他补充说道。

7韩国拟到2028年投入约2.2万亿韩元建尖端技术产业集群


据新浪财经网9月18日消息,韩国企划财政部周一(9月18日)表示,韩国计划到2028年投入约2.2万亿韩元(16.5亿美元),建立尖端技术产业集群。 韩国企划财政部透露,政府将在2024年向战略产业和医疗产业专门园区投入4000亿韩元。此外,为了加快战略性尖端产业集群的建设,政府还将推进在首尔以南地区建立世界最大半导体集群的可行性研究。韩国政府还决定,对尖端技术领域的外国企业的现金支援,将从今年的500亿韩元增加到2024年的2000亿韩元。 韩国还将把8种生物制药技术列入国家选定的战略产业名单,并为国内制药企业的研究和投资提供额外的减税。与此同时,2024年将投入1.8万亿韩元,在半导体、显示器、电池等领域与海外主要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研究事业。

8法荷之后,韩国也宣布要求苹果公司提交iphone12辐射情况问题报告


据财联社9月17日消息,韩联社17日报道称,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表示,已要求苹果公司就iPhone12机型的辐射问题提交情况报告。此前,iPhone12机型被曝在法国市场因电磁波辐射值超出欧盟标准而被停止销售,荷兰方面也为此要求苹果解释有关情况。“今后将确保对4种iPhone12机型进行精密验证”。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表示,“如果再次验证的结果是电磁波辐射值超过正常标准,科学技术部会责令苹果公司进行改正,并做出停止进口、销售iPhone12的决定。

9电动飞艇或成交通新选择


据财联社9月18日消息,美国《大众机械》杂志刊文称,凭借更安全、更清洁的技术,飞艇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工程技术人员竞相研发的一种替代交通工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支持的“轻于空气”研究公司正准备试飞其“探路者1”号硬式飞艇;法国飞鲸公司目前也在测试其近200米长的LCA60T飞艇;经过10年的开发,英国混合动力飞行器公司正在准备生产“天空登陆者10”号飞艇。

来源:“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苹果公司   飞艇   印度   韩国   美国   管制   半导体   中国   速递   欧盟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