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客制化机械键盘逐渐从神坛陨落的一年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键圈臀部用户



对于键盘爱好者来说,2023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今年已经注定是愉快的一年,原因无他,大量的机械键盘厂商今年疯狂的推出新品,大体上呈现内卷的倾向,大量的卷王产品出现。

75配列的RK R75、Hi 75

87配列的狼蛛F87

99配列的VGN S99


当然,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厂商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慈善,因此很多卷王产品在首发的时候都会碰到或大或小的问题,但即便如此,内卷的形势也是无可争议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的长期从事加工的工厂加入了消费者市场,直接加入了内卷大军,不再甘心作为很多厂商的幕后角色出现。这种现象的表现是,市场上大量的公模产品的出现,许多产品仅仅是换了个颜色,换了个标,就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前述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后还是归因于机械键盘实际上并不是手机、电脑之类的门槛很高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和工艺都已经相对透明的背景下,许多客制化玩家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3D打印等技术,自行设计和生产,只是说,实际制造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相比于购买一个量产的成品键盘会高很多。

PT 990——来自Zjay 装备前线

但是,对于许多键盘厂商来说,在中低端的市场中,只要硬件到位加上一个受欢迎的公模设计,那么就可以打造出一款“卷王”键盘。

例如狼蛛f75和rk r75,长得基本一样,再如vgn v98pro因为外观设计被达尔优告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多数键盘爱好者其实很好满足,只要你的键盘有特色,或是将原本高价位的一些设计打到更低的价格,那么就会收获一批用户。如果可以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很快就会在用户群体中形成口碑,相较于技术门槛明显的其它市场,键盘圈子其实没有那么玄乎。


一、量产键盘的“客制化”

客制化,在数年前的键盘圈还是“高端”的同义词,有别于量产化键盘,客制化键盘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键盘的结构进行定制。这一特性决定了在之前,客制化就是个性、价格高昂的代名词,但是在2023,这种情况似乎有点变化。

传统的机械键盘基本上是由外壳+PCB板两个结构组成,一些较为高端的键盘还会加入定位板、内部填充等额外的结构,声音也会发生改变。

PT 990外壳—by qwe6727 装备前线

在客制化键盘市场中,键盘的结构类型则变得十分多样,TOP、Gasket、Bottom等结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模块

无钢板结构 图源:装备前线

同时,当前机械键盘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支持热插拔,无论是客制化还是量产机械键盘,用户都可以通过自己更换轴体,打造出更适合自己使用场景的机械键盘,实际上,这就是客制化的精髓之一。

仅看我写的那么的玄乎,但是实际上我在前文中也提到了,机械键盘实际上就类似于自己diy,无非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键盘模块,自行或者有厂商进行组装,某种程度上比组装自己的电脑主机会简单上一些。只不过之前的厂商更加关注的是其他硬件,对于键盘会显得没有那么重视,但是近两年,由于嗅到了键盘圈子的相对扩大,都开始进军键盘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普通用户开始追求键盘的手感与设计,一些厂商陆续开始转型,凭借完善的设计团队与更加庞大的生产线,原本在客制化圈子中才会出现的各种特殊键盘结构纷纷量产,并且价格仅为客制化产品的一半甚至是更低。

以目前最火爆的Gasket结构为例,最早就是由“顶级外设”品牌达尔优率先实现量产化,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对比客制化Gasket超千元的价格,达尔优的A98以接近一半的售价提供了类似的质量与手感。更何况,A98大师版的推出,直接使得键盘可以使用top和gasket两种结构,实际上客制化元素越来越浓。

软硬可调的达尔优A98大师版



实际上,到去年年底,只需要三百出头就可以买到一款不错的Gasket结构机械键盘,而在数年前,如果你和一个键盘爱好者说自己几百块买了一副Gasket结构键盘,这基本上只是在做白日梦。但在今年,不要说是gasket结构这种已经被厂商们玩到尽头的结构,即便是铝坨坨这一个之前仅仅出现在客制化市场的产物,也可以通过两三百元的价格体验到Hi 75、维咖Sugar 65等多款产品。

来自装备前线

当然, 量产化后的Gasket键盘也有高低之分,一般取决于内部结构的填充物材质和数量(总之大多数时候,一分钱一分货还是适用的,实际上一张进口的井上棉,或许就可以抵上某些卷王键盘的全部内部填充的成本),厂商无疑可以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缩减成本。

除了Gasket,一些特殊排列也被外设厂商盯上,例如如今被很多厂商都盯上的宣称人体工学,减轻手指使用压力的Alice键盘,总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客制化的圈子无疑会面对更加大的压力,毕竟对于很多小工作室来说,在压缩成本的战斗中无疑打不过大厂,在最后剩下的有可能只有设计和外观了。

示意图为 圣骑Alice


二、陷入内卷的键盘厂商

很多知名大厂、历史悠久的代工厂的入局,天然就会带有小工作室所不具有的成本优势,将不少的厂商排除在了市场竞争之外,实际上今年内卷的形势,也许并不是战争的结束,很可能就是一个养蛊大战的开始,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尽管使用外设的用户市场广阔,但是对于自己使用的键盘具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小,毕竟大部分人对于键盘的要求还是能用就好。对很多厂商来说,对桌面要求较高的年强人的市场或许会更为广阔。

相应的,经历口罩三年之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无疑会更加倾向于性价比,市场呼声之下,厂商们无疑也得对此作出一定的回应,Hi75敢于将铝坨坨的价格打到199,并且还有相当不错的声音表现,A66就敢将三模铝坨坨的价格打到299,VXE75就敢将电泳工艺带到低价量产市场。





此外,由于樱桃的专利到期,轴体市场的风云从未停歇,TTC、凯华、佳达隆等等厂商统统都在发力,诚然,市场上存在价格高达两位数的兔轴、虎轴等,同样存在大量的低价轴体,如汉白玉、灰木、Z1轴等。由于正常情况下,一个键盘对于轴体的需求量大,轴体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键盘的价格,不同的选择也就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差价,只是,对于厂商来说,轴体的制造成本能有多高,不足为外人道。

示意图为青铜轴

此外,很多量产的轴体无法满足厂商和消费者的要求,也就促使很多厂商会通过和轴体厂商定制轴体,例如凯华、高特、九紫等都是很多厂商常用的代工选择。


从单纯的外观设计,到手感,再到如今追求的声音,2023年,每一个地方都呈现出激烈的竞争,键盘的差价也非常显著,你可以看到怒喵等售价高达几千元的键盘,也可以到rk、狼蛛等推出的大量卷王键盘。

但是,是实践证明了,内卷的形式对于技术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磁轴、光轴、星闪技术等在外设领域的运用,对我们来说,在保证质量过关的前提之下,能够有低价的选择,无疑不是一件坏事。



在机械键盘内卷的市场背景下,任何一家停下脚步就意味着落后,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所瓜分。


三、逐渐爆火的机械键盘市场

机械键盘诞生已经多年,从最开始的机械键盘,发展到薄膜键盘,之后又经历了机械键盘市场的复苏,人们将几十年前的历史尘埃中熠熠发光的机械键盘挖出来,加上高端、复古等外衣进行销售,使得机械键盘这一品类并未断绝。

示意图为PC 65 R2–爱吃樱桃的番茄 装备前线

实际上,尽管樱桃是机械键盘的鼻祖,但我国已经是实际上最大的键盘设计和生产市场,大量的键盘的设计生产和制造都来自我国的东莞地区

曾经的机械键盘发源于国外,但是随着pc用户的不断增加,对于外设的需求不断增加,年强人也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机械键盘更多的普及到日常生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机械键盘开始火了。

大量用户不满足于采用公模设计的键盘,追求更好的设计、更优的手感、更hifi的声音。客制化键盘这一个原本小众的东西被包装之后推送到了消费者的面前,并且在今年用一个令人吃惊的速度完成了低价化。尽管对于大部分来说,自己进行封包改造并不现实,但是宣传页令人神往的宣传语无疑还是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四、总结

越来越多的厂商入局,国内的机械键盘市场从未如今天的竞争这么激烈,这种竞争伴随着的是低价化和五花八门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今年无疑是魔幻的一年,曾价格高不可攀的结构设计的机械键盘只需要三位数就可以买到,虽然依旧是在消费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伴随着淘汰,传统的大厂也需要更进一步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新兴厂牌则需要继续平稳发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市场就是如此魔幻,但是不管如何,在双11之前,在2023年剩下的两个月,可见的将会是更加激烈的厮杀,而曾经高不可攀的客制化,正逐渐跌落神坛......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键盘   机械   神坛   低价   量产   厂商   结构   用户   价格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