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团滨州采访,“黄河牌”在此被擦亮

记者 乔显佳

10月11日下午,“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在滨州境内黄河流域进行,记者们切身感受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红利。

滨州黄河楼要做黄河名楼

巍峨的滨州黄河楼

滨州黄河楼展出的当地非遗文化

10日在东营,各媒体记者登上了黄河入海口的“远望楼”,可遥望十几公里外黄河入海胜景。11日在滨州,采风团一行登山位于黄河岸边的“黄河楼”,与前者仅有两层不同,这里的11层高阁站得更高,气势雄伟。

中国人心中素有“名楼”情愫,多建在江河湖海景观壮美之处。滨州这座黄河楼为近两年新建,外观古朴,内部创新,譬如将斗拱部分设计成“浪花”状,与黄河楼内蕴相合。采风团乘坐电梯直上11层,这里可遥望南面黄河大桥,以及掩映在绿荫之下的如巨龙出没的黄河水。远看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叹。“黄河楼”下面的湖面,兼具蓄水、沉沙、湿地、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据介绍,水域面积比济南大明湖还大三倍。

在三层,这里集中展示滨州当地的非遗文化。记者注意到,滨州的非遗不仅种类多,而且精彩纷呈,借助“黄河楼”开放和国家实施黄河战略东风,纷纷展露新姿。

譬如,这里有在别处难得一见的“盐雕”、有从传统而来用于各种文创产品上的剪纸、有结合当地传统的蓝印花布、有用黄河淤泥烧制的茶器、黑陶、有用滨州当地产贝壳制作的各式瓷器,以及草编、竹编、木雕、布艺……有各种利用当地冬枣、鸭梨开发的饮品。数量之多和创意、品质之高,令人开了眼界。此外还有当地曲艺表演,民俗再现。

如今,“黄河楼”已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区域内显著标志,承担起彰显滨州“黄河身份”的特别作用,未来也将成为黄河之滨的一座名楼。

滨州工业企业借力黄河发展

记者们在中裕集团采访

众所周知,山东工业实力雄厚。有何为证?在“沿着黄河遇见海”采风团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沿黄九省(区)网络新闻媒体的30多名编辑记者面前,“硬核”的滨州工业很能说明问题。

采风团先后前往滨州中裕、愉悦家纺两家现代工业企业采访。他们均建有高标准的企业博物馆,可供人们观摩、学习,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

在中裕集团,大家穿过“时光隧道”进入展馆,这里用科技手段展示华夏民族利用小麦的过程。介绍全球小麦的主要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三十度”这条神奇的纬度。在中国,黄河穿越九省区从山东东营入海,沿黄九省区均为小麦产区,特别是黄河穿城而过的鲁北滨州、东营,属于“黄金优麦区”,受尽黄河之利。

目前,中裕在面粉加工领域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小麦种植、深加工、全球销售各方面。在参观最后,记者们看到中裕产品之多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程度,且不断研发、创新。

滨州另一个全产业链发展的是愉悦家纺。其博物馆回顾了纺织业形成发展的历程,从旧石器、新石器走来的漫长历程,包括生产工具、科技的演进,最终构成中华文明礼仪之邦重要的支撑。博物馆内拥有一台“南京云锦·江宁曹氏大花楼机”,以及两件海外回流的清代帝王用龙袍,令观众大开眼界。

据介绍,愉悦家纺荣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如此殊荣在行业内实属罕见。采访记者走在各种各样的纺织新材料、新制品中,亲身感受“会发热、发电的布”“防火、防水材料”“一根线织成的旗袍”……感到十分震撼。尤其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看到的“愉悦家纺”所用材料很多与农业有关,而与传统“化工”少了联系,在使用和未来降解方面,更加地“得心应手”。

另据滨州经开区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牟秀川透露,实际上,“通航”一直是列入黄河保护发展计划的目标,未来完全可以实现。届时利用水运的低成本,沿线工业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大大减轻货物进、出的成本。

黄河旅游渐入佳境,变成“线型公园”

记者们在滨州黄河采访

记者在滨州黄河段看到,经过高标准整治,流域内已经建成露天、线型大公园,无时无刻不为社会提供生态、休闲、健身、旅游、交通运输等红利。

在滨城区梁才街道张王庄村,当地利用距离黄河最近仅50米的地理优势,建成黄河张王农乐园,大力发展农旅产业,已初尝甜头。据介绍,村里在上级支持下,与公司合作,筹资800万元规划建设起集“观光+游玩+采摘”为一体、农旅融合的农业园。巧妙利用了黄河边地势地貌,保护水土机理,建成的项目非常吻合市场。受农业园带动,张王水煎包等率先发展起来。

按照2017年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和202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力政策指导要求,滨州黄河小街湾项目的环境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这里乱建成风,2018年经过“清四乱”,全部拆除原有的私人学校、商贸公司、果园、私人别墅等阻水建筑物,进行生态修复,于2020年5月将其建成风景宜人的小街湾景区。成为滨州市民亲近自然、了解黄河、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赋予一定社会教育等功能,其社会效益正在彰显。

滔滔的黄河滨州段,实际上与全线一样,蕴藏很多人类治水的科技智慧。在张肖堂险工,长长的河岸北侧呈“犬牙交错”状,一处处凸起一处处弯曲。岸边,则编号整齐堆放着若干堆石块,用于抗洪抢险需要。指着其中一处凸出,滨城黄河河务局三级调研员任建瑞介绍,它的作用就是“挑水”,即改变上游黄河水对堤岸的冲击,最终起到“黄河安澜”的作用。而在险工的对面堤岸,则是受力相对较弱处。

可以说,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相处,一道堤岸、一个个险工,成为人类之力与黄河代表的自然之力“分界线”,在此界内,彼此相安无事。

本次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和新华网主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明天继续在山东济南黄河段进行采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滨州   黄河   黄河流域   险工   东营   齐鲁   堤岸   山东省   山东   采访   记者   主题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