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印铁锅.宁廷常

六印铁锅

文/宁廷常

春秋时,铁锅主要是烹饪类食物,汉代,已是家庭必备用具了。“印”的源于明朝,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铁匠发明的。为了用户方便,他们在锅底刻上数字。

儿时的记忆里,我家是“六印”铁锅。铁锅上口大,越往下越小,锅底是一个圆形的“凹”陷,里面刻有数字,六印锅,凹出就有一个“六”字。六印锅能盛六斗米,六印锅的上口直径是六十厘米。同样,几印锅,上口就几十厘米;几印锅就盛几斗米。

一日三餐,家家都离不开大锅。早晚糊涂,中午汤。柴烧糊涂非常好喝,无论是玉米糊涂还是地瓜糊涂,还是高粱玉米地瓜混合面糊涂,黄澄澄,褐乎乎,灰乎乎,热气腾腾,都有一股香甜的味道。糊涂烧开后,糊涂边上,锅沿一圈总有翘起边的贴着的锅巴,纸一样薄,最薄的地方透明。吃饭时,母亲小心翼翼地,从锅沿周围揭下来,给我这个“小馋猫”。有时,我接到手心里,慢慢吃,有时,我张开口,母亲直接放到我嘴里。味香味美,这美食,也只有我可以有资格吃,因为我是最小的“小瘦猴”。

记得,我每顿饭都抢着喝三碗糊涂,就点母亲用萝卜青菜腌的咸菜,呼噜呼噜一碗,呼噜呼噜一碗,几碗下肚,肚儿溜圆。大铁锅用处多,春节蒸馒头,来客烙油饼,过节炸油条,炒菜,烧水……都用六印大铁锅。

黎明划破黑暗,黄昏落在村庄上,千家万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盘旋在村庄上空,风箱“呱哒呱哒”响,大铁锅里咕嘟咕开了,下上糊涂面,焖上半个钟头。这时候的糊涂黏糊糊的香,一家人便围着铁锅喝糊涂。除了农忙时间,除了来客过节,喝糊涂就是吃饭。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是大肚子,瘦孩子,矮个子。十几岁的孩子,一米二三左右。我家的六印锅用了好多年,锅沿多处烂掉了,锅底不知道让补锅师傅补了多少次。随着我们弟兄三个的长大,六印锅换成八印锅。大铁锅,是那个年代,特殊印记。

时代变迁,天翻地覆。大铁锅下岗了。电锅、电炒锅、电饭煲、电蒸锅走进厨房。做饭干净卫生方便快捷。似乎寻不到儿时大铁锅的味道了。只要在街面上看到“铁锅炖”的饭店,就必须进去尝一下,进去看一下铁锅。可木头火,大锅炖,无论怎么品味,也找不到“六印锅”的味道了。

2023.10.11

壹点号 秋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齐鲁   上口   铁锅   锅底   大锅   地瓜   糊涂   味道   母亲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