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随笔 - 知足而止,适可而止

游德福

小时候,物质条件贫匮,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发现母亲正在煮肉,于是就守在灶边,等肉煮熟了,母亲盛了一碗递给我。

我很快吃完了,嚷着还要,母亲说:“少吃多滋味,多吃没点味!”。可我执意要吃,母亲只好又盛了一碗给我。到了晚上,烦恼事就来了,一种油腻腻的感觉直往嗓子上涌,压下去又涌上来,整整折腾了一夜,苦不堪言。这时,我才明白母亲的话是对的,懂得节制,适可而止,否则,只会给自己增添痛苦。

知足而止,适可而止。知止,才能留出时间做其他事。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无限广阔的,而不是只限定在某个擅长的点上。适可而止,这是文雅的句子。说通俗一点就是要见好就收。见好就收,可以理解为中庸之道的一种理想精神境界。

《中庸》理论告诉我们,喜、怒、哀、乐是人们的正常反应,是人们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后产生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情感是被控制的,内心保持着平静和均衡,这是合乎正道的。然而,人的感情无法正常宣泄是不可能的,因此宣泄需要有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极度悲哀或是过度高兴都是不合理的。这便是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真谛。

曾经采访过我认识的一位同龄工程师。他跟我说,年轻时,他工作勤奋,为人谦逊,看重对自身智商、情商的培养,独独忘了对“健商”的培养。他所说的“健商”,是指对身体健康的态度和认知。因为认识不够,他极少留出时间锻炼身体,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并且常年熬夜,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结果刚一退休,身体健康就亮起了红灯,全靠家人照顾。本来,他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作些贡献,同时弥补对家人的亏欠,没想到不但没能实现退休愿望,反而成了家人的负担。我悟彻: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但也应适可而止,视情况保持生活的平衡、身体的健康和认知世界的辽阔。

时下,我本人也退休了,一晃就老啦。近些年,本人因为身体上的某些原因,总是顾忌某些食物和某种液体能不能吃下(或喝下)肚里去。一次,乡卫生院的谢院长用他那相当浓重的方言跟我说:“想吃就吃!想吃,证明你的身体需要,想吃而不吃就会使你的营养偏颇缺失。但需要注意的是,也千万不能因为你喜欢的就撑吃滥吃(暴饮暴食)。”谢院长的话,我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里了。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多高的职位,最终也会回到原点。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因此,我们真的应该崇尚适可而止、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是做人的大智慧,肥肉吃点点、美酒喝点点,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适可而止   见好就收   杂感   尺度   认知   知足   院长   随笔   家人   母亲   身体   时间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