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景迈山成热门旅游地 “景迈山效应”从何而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婧 谢燕青

“这段时间申遗成功,人都住满了。要是过段时间来,我给你好好安排。”澜沧景迈召糯腊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子文最近的电话“爆了”。和他的电话一起“爆”的,还有这个假期澜沧旅游人数收入的数据。

据初步统计,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秋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23.40万人次,是疫情发生前2019年国庆假期8.70万人次的近3倍;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是2019年0.52亿元的4倍。与今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游客增加7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32亿元。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之后的首个长假,景迈山站到了游客面前。景迈山,它究竟从何处而来?

景迈山风光

“想想都激动,这个假期满房”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各类旅游平台软件上看,“景迈山”相关的搜索量纷纷上涨,最直观地反映在来普洱的游客数量上。根据普洱火车站统计,9月29日假期第一天,普洱火车站旅客吞吐量达到2.6万人次;去年国庆假日10月1日至7日,普洱火车站旅客吞吐量总计2.6万人次。普洱火车站今年长假首日旅客吞吐量达到了去年国庆黄金周旅客7日吞吐量。

糯岗村寨的叶胆明显感受到了这个长假的变化,“游客数量比去年增加了。” 糯岗是景迈山上傣族传统村落景观格局最鲜明、保存最完好的村寨,这里傣族民居独具特色,传统风俗浓郁,寨子周边到处是古茶树,是不少游客会选择的打卡地。当地的特色烤奶茶,平时一天卖20-30罐奶茶的店主,假期每天几乎都能卖出100多罐奶茶。

当地特色烤茶

这个假期,景迈山30余家民宿酒店入住率超过97%,其中大部分在9月中下旬已经被预订满了。这几天,澜沧景泉客栈的老板岩温砍就在忙着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住客。北京、上海、广东……天南地北的客人来到景迈山“看云海、古寨、古茶林”。景泉客栈有15间客房,这个假期基本上是天天满房的状态。岩温砍话不多,但和客人聊起当地的文化,他可能说了。客栈前台区域有一张大茶桌,游客和本地人往往“混搭”着在这里喝茶闲谈。

景泉客栈

岩温砍是土生土长的芒埂村人,喜欢和外地客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岩是代表男性刚硬如岩石,温在傣族中代表家中老大的意思,砍是代表金子的意思。”随着来景迈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岩温砍也有机会向更多人介绍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现在很多人来到景迈山,都会问一问古茶林。” 岩温砍除了经营民宿,也做茶,“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古茶林,想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要好好传承古树茶的加工技艺,让全世界都能品饮景迈山古茶树。”

在景迈山,几乎家家都种茶、卖茶。玉洪在翁基古寨开了一家茶馆,一家三代都守在茶馆里。玉洪很腼腆,没有客人的时候就站在门口望着,她说,申遗成功大家都很开心,会有更多人来到景迈山。和茶馆相隔不远处,就是俄药的餐馆,门口正在旺火煮着一大桶笋。小伙俄药之前在外打工,这几年因为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他回来开民宿、餐馆,“游客可以来看云海,品尝我们当地的土特产。”这个假期是俄药“事业转型”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他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村民是遗产保护的主体”

景迈山,也许是中国最原生态的地方之一。前些日子,潮新闻记者一行辗转来到景迈山,抵达时已是傍晚。当地司机堪比“车神”,盘山公路虽蜿蜒曲折,却丝毫不影响车子的飞驰时速,一座座被大山环抱的古寨在树影间留下惊鸿照面,夕阳穿透云彩掠过村民黝黑的脸颊,挂着铃铛的小黄牛在路边结队跑过,清脆的鸟鸣声一直未停歇。

景迈山的生态环境

这种震撼和兴奋,景迈山申遗咨询专家、清华同衡遗产中心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情再熟悉不过。

“我第一次到景迈山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上山的时候还碰到了牛,牛也不避让就卧在马路中间,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们,特别无辜,然后司机就发出驱赶的声音,牛才慢悠悠地站起来,慢悠悠地走到了路边。透过车灯的那一束光,感觉到了我们周边是很深很密的森林,特别神秘。当时就特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长什么样,所以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来了,一推开窗,看到了漫山的森林、茶树被笼罩在一片青灰色的薄雾之中,还听到了鸟的啼叫声。当时就觉得特别美、也特别神奇。”

邹怡情在景迈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邹怡情向潮新闻记者回忆的这些画面,时间点是2014年元旦假期之后,9年过去了,她仍历历在目。更令她欣慰的是,9年过去了,这里依旧保持着本真的模样。“本真”之于景迈山,是“林茶共生”的文化景观,是“人地和谐”的生活状态。

2010年,针对世界文化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启动指导景迈山古茶林申遗。2012年,景迈山古茶林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次年,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彼时,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找到了邹怡情团队,请他们制定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在这十多年间,申遗文本修改了12版,作为文本的重要附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也相应修改调整了12版。“比如,文本调整了遗产要素,原来仅仅是古茶林和传统村落,后来增加了森林,另外,还调整了缓冲区的边界等等。”邹怡情告诉记者。

邹怡情和团队在工作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其实,“12”这个数字的背后由上百、上千项工作组成。“2014年到2020年这6年间,我们一直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2020年当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时,庞大的工作组迅速入驻了,各方面的保障都成熟了,那么有些工作就得迅速动真格了。”拆改违建便是邹怡情团队要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有的茶棚建到了茶林里,侵扰了自然景观,有的房子盖到了四、五层,破坏了整体和谐。邹怡情说,算上缓冲区域,景迈山共有16个寨子,将近3000户人家,每户人家的房子数量在3至4栋左右,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成果,是团队定下的目标。最终,团队圈定了280多栋需拆改的建筑,根据每一户不同的用地条件、生产需求、人口规模,制定了“一户一策”共280多个建筑整改方案,并进行工程实施,共花费1000多个人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大家挑灯干到半夜是家常便饭。

“最难其实是,如何把我们对世界遗产的专业知识,变成村干部、村民的常识。”邹怡情颇有感触,“只要申遗方案没有和村民产生实际联结,它仅仅是一张纸、一些名词。”宣讲、培训、现场演示整改方案、党员干部带头整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记得有一户人家,工作组做了好多次工作,但他们还是不同意改,后来我们就上门去解说。去到第三次的时候,他们可算是松口了,因为我们答应给他们出方案,出到他们满意为止。后来,他们同意整改之后,施工阶段我们又去了几次。”虽然这是一套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动作,但在邹怡情看来,自下而上的遗产保护管理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当村民意识到自己是遗产保护的主体,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邹怡情和当地村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市级传承人南康的家也进行了整改。为了拥有观景视野,南康曾把自家房子建得高于周边建筑。在听取整改方案后,他主动提出拆除,并决定将一层改为博物馆,他还特地请县文化馆的老师帮忙做了展陈设计,展示了许多动植物标本。

许多原本破旧的房子得到了修缮,保留了令游客心动的古朴风貌,留下了村民在意的茶生产销售空间。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古茶林”

这些年,邹怡情大多数时日借住在芒景上寨村民苏文新家。因为工作压力大,邹怡情长过疱疹,是茶农也是赤脚医生的苏文新为她上山采草药治疗。村民们质朴而纯粹的生活状态,常常令她动容。当地人也在这样的生活中,练就了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当被邹怡情告知景迈山要申遗时,苏文新的第一反应是“申遗成功就是国际性了,不单单是国内的事情了,这样我们的古茶林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了。”

“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爷爷奶奶采茶了,一采就是一天,他们会用傣语唱歌,意思就是这片茶林是我们的祖先帕哎冷留下的,我们要保护好它们。”苏文新对着潮新闻记者回忆道,“我们如果要砍一棵树,是需要和老人、寨子里的主管汇报的。”家住芒埂寨的刀玉也对儿时的采茶生活记忆犹新,“老人常告诫我们祖训,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片茶林。我们现在就是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刀玉说,“景迈山老人家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煮饭,而是把火塘生起火来烤茶。”

当地开展庆祝活动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对茶林保有敬畏之心,在这里他们也施展了自己的智慧。

刀玉带潮新闻记者去了大平掌古茶林,她一会儿摸摸茶树上的苔藓感夸赞“长得真好啊”,一会儿轻触叶片感叹“你们要是春天来就好了,所有枝丫上的叶子都是爆发式生长,那个嫩叶油亮油亮的,看了心情就舒畅哟。”

刀玉形容这片古茶林“懒懒的”,阳光穿过高大乔木的叶片洒在树荫之下的茶树上。从立体结构来看,这片古茶林从上至下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而茶树主要分布在灌木层。刀玉说,古时候的景迈山人,背着小布袋在森林里晃荡,随手撒下一些茶籽。茶籽渐渐生根发芽,乔木的果实和腐烂的叶片成为天然肥料,除虫则靠蜘蛛帮忙。林茶共生的系统是祖先的智慧延续。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景迈山人曾试种密植高产的台地茶园。直到2007年,认识到古茶林价值的村民将林下茶种植传统延续了下去。如今,不止是古茶林,古茶林之外的生态茶林也借鉴了这种方式。刀玉说,现在为了更好地养护古茶林,大多数人一年只采一季春茶。而苏文新则有个小小的遗憾,孙子自小在县城上学,从未采过一袋茶,“如果一直这样,他跟这些茶就没有情感联结。”

成为世界遗产之后,这片1300多岁的古茶林走到了世界的面前,它的未来又该向何处去?我们期待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傣族   普洱   旅游地   吞吐量   茶树   新闻记者   村民   遗产   世界遗产   国庆   效应   假期   游客   热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