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办事,精明的人从不请客送礼,而是送对方3样东西,很高明!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的现实生活中,“中国人都是相互依赖的情景中心”,简单来说,就是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我们普遍的都会遇到求人帮忙办事的情况,

人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古今第一时间想到的大都就是“请客送礼”,而人们都会这样行动呢?其根本就在于孔子。

准确来说,应该是儒家思想中的“礼”,在《礼记》上这样写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曾有一次,孔子被他很讨厌的人送了礼来,但孔子仍然秉持着这一原则,亲自登门回了礼。

在儒家思想中,“礼”成了双方之间的信物,是双方形成合同契约的媒介物,深受儒家文化侵染的中国人直到仍有许多人现在依旧保有着对“礼”的遵循,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种外来的思想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土地上纷纷绽放,这让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审视“礼”的存在是否跟上了中国的时代步伐?

首先我们要知道“礼”诞生发展于一个怎样的世界: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他的威信,礼崩乐坏,时局动荡不安,各路诸侯争霸不断,战争不断、

创始者孔子对此感受深刻,于是乎他便想要通过周礼的制度约束,恢复神州的安宁,这便是“礼”的发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代表着是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

孔子其根本是想要重回有着森严等级制度的周朝下的“平稳”社会,而在之后建立在小农经济上的世代王朝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推崇与改造,

也同样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与治理的安稳。

而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工业的诞生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成为了最重要的物质资源的创造方式,此外再加上对于文化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革新,

人们对于“自我实现 尊重 爱与归属”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看重。

我们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可窥见一般,因为人们已经满足了最基础的“生理与安全”需求,由此看来“求人办事,请客吃饭”在当下已然不再是最明知的选择。

那么问题又来了,当下如果遇到求人办事的情况我们怎样才算是最优解呢?

既然是一个人请求另外一个人帮忙,这显然跳脱不开人际关系的互动,而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必然在与他人互动当中要明了且遵从七项原则:

相互性原则 交换性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平等原则 相容原则 信用原则 理解原则。

而如何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则需要注意关系的形成机制:相似性原则 互利性原则 渐进式接近原则 亲密度原则,

因此求人办事,精明的人从不请客送礼,而是送对方3样东西,很高明!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总结既是“三送”:送情绪价值 送资源 送真心实意。

其中“送情绪价值 送资源”,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来看就能很简单的明白其中的含义:

人交往的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在交往时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送情绪价值”就是通过与他人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情感表达和互动来传递和赋予他人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感,

这对于拥有更多高层次自我需求的人来讲其背后代表的价值是巨大的且拥有吸引力的;而“送资源”的原理则更加简单:

相比于吃饭送礼这些行动,能给对方带来的预期“收益”是短暂且微小的,而“资源”作为价值的生产原料,能够给对方带去更多且更长期的“收益”,

而对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则往往会更加主动和用心的去帮助送“资源”的对方。

“送真心实意”,最容易理解,既是在与他人建立人际交往关系中,提高“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在此基础上双方才能确立并获得相互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避免出现双方关系的某种焦急 烦躁 甚至反感,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方才会更加有意愿来帮忙,协助的获得的结果也才会更加优质和稳定,

另外还需要我们在“送真心”时,要足够灵敏适度把握对方能够接受或是愿意的程度,不能不顾情景不顾对方的想法一股脑的“送真心”。

尽管“三送”,是顺应时代的“求人办事”的方法,但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不能把它当作万能钥匙一般,随时随地的使用,我们同样需要先考察具体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下一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孔子   都会   真心实意   中国   精明   人际关系   收益   原则   需求   东西   价值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