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炫耀,不显摆,做内心丰盈,生活极简不自卑的人

人到中年,不炫耀,不显摆,做内心丰盈,生活极简不自卑的人

建林箴言(七十九)

作者 任建林

推荐阅读 风过林梢(崔洪国)

1.

读书带给人的好处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尽的。这个世界留给我们的最巨大的遗产,不是高技术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生活上的便利和好处,而是群星一样灿烂地照亮夜空的丰富的文化宝库。书籍便是其中最为持久明亮能够照耀我们生命的星辰。

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绚丽的绘画,是巍峨的建筑,因为只有它才能纳百川于一海,才能包罗万象,才能将历史活生生地再现在人们面前。书籍能让我们感受到已逝世纪的灯火、黄昏、繁荣和颓败,书籍也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我们无法涉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了我们,而且毫不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闷、绝望、矛盾种种复杂心理启示给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无法离开书。

我真正接触书是在上博兴师范学校之后。在此之前我同渤海老区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最大众的语文课本便是所能读到的全部的书,而且并不知晓这世界竟留存着浩如烟海的好书。我在师范学中文专业,课程不紧,有大量的读书时间。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有限,可在当时的我看来,那图书馆里的书够丰富的了,我开始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读罗曼·罗兰的作品,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几乎为大多数同学所喜欢,读拜伦、雪莱、普希金的诗,读托尔斯泰、高尔基、狄更斯、海明威、鲁迅的小说。这些作品给我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和人生,从此我爱上了读书。

大约最初的读书者都是由读名著开始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战争与和平》、《远大前程》、《红与黑》等等。而有时也读一些,未必就是最好的书,但是这种读书的积累过程却也是必需的。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单位读了更广泛的书,而且已经开始有所选择和挑剔地读书。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才觉得学生时代为我所珍爱的屠格涅夫作品的简单,他因为唯美而显得苍白,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是经久不衰的。我还喜欢读艺术家的传记,如《梵高传》、《莫扎特传》、《海明威传》、《蒙克》、《红磨坊》等等,艺术家苦难的生活和艺术之路给我的精神生活以极大的滋养和激励。

由于商品大潮的层层冲击,使得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波动。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了,快餐文化应运而生,但它如同一次性消费的餐巾纸一样时髦却又简单轻薄。许许多多的青年嘴里嚼着口香糖,走在商业广告牌林立的大街上,哼着港台流行歌曲的旋律;乏味空洞、软化人们精神气质的多集室内电视连续剧占据着我们的黄金时间。书籍因备受冷落而蒙尘,这种时刻,我越发觉得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也越来越觉得教育对于成长的重要。

我是多么希望中小学生朋友们能在闲暇唱卡拉OK和玩电子游戏机的同时也读一些书,书的功能不是一吃即灵的特效药,书是雨露、阳光和好空气,它给人带来的益处是悄悄来临的。别小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无与伦比的辉煌无比绚烂的芳华所叹服的。

2.

我记得有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不要慌不用慌,太阳下山有月光,崎岖的路不会很长,除了生死都是皮外伤。不要慌不用慌,月亮星辰迎朝阳,黑夜尽头充满希望,该放就放,该忘就忘。”我们时常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也时常为一些事情担忧,让自己陷入焦虑不安和疲惫不堪之中,其实,更多的这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内心的不甘和不平静。平凡的生活,我们找不到活着的乐趣,从而让自己从精神上颓废,心灵少了慰藉,容颜苍老,情无所寄,心无所归。

“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若是拥有一个好心态,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还能转变人生中的风景,能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旅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少些奢望,多些希望,笑对人生,便会减少许多苦恼,以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赏尽人生一路好风景。人生没有永远的巅峰,更没有一辈子的辉煌,也没有永远的低谷,更不会一生在黑暗中穿行,只要你开心,一切皆是安好。人生中真正强大,不是让自己忘记,不是拒绝,而是接纳所有一切,即便有点困惑与不安,也坦然面对和接受。在复杂多变的世事无常中,漫随流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前进的方向,坚持走下去,成为自己期望中的自己。

《半山文集》中写道:“最好的生活,就是平静且新鲜的生活,“新鲜”永远指的是内心感受的新鲜,心智意识的新鲜,内在生命的新鲜,由内及外的新鲜。 ”只要内心和生命都鲜活,那么,万事会如意,心想皆可事成。如果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有一份纯真,看见最真的自己,或许人生就会变得简单而纯粹。拥有鲜活生命的人,即使遭遇苦难和经历坎坷,也能摆脱各种束缚,调整好低落的情绪,让内心充满阳光,做自己的阳光,自己明媚起来。人生的幸福,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浪费光阴,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上尽力而为,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痕迹。

那么,就让自己在浅秋的时光里,听一曲秋日私语,写秋日的诗篇,品秋意的况味,给生命以温暖,浅喜深爱,人生中多一些欢愉,与季节共欢颜。此去经年,在光阴中打磨出真实的自我,在希望中拥有最美的年华。往后余生,让自己看淡世事沧桑,看远人生至美,随缘而行,不亏待自己,更要学会用心情感受美好,用眼睛欣赏身边的风景。

3.

人生中的每一次相遇是人生的盲盒,谁也不知道打开之后会遇见什么,或许,遇见就是离别的前奏,重逢就是离别的礼物,我们无法选择什么会发生,但是,我们会珍惜每一次相遇。人生不能重来,季节却可以轮回,人生的痕迹不能擦拭,只能感悟和感慨,却不能修改和重来,无论怎样,都要学会善待,学会珍惜。

对于秋天,我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让自己保持风轻云淡的姿态,便足矣对付这浪涛翻滚和人生无常的波澜起伏。关于未来和远方,我们在秋天,或许想得更多的是对曾经的回忆,秋叶知道我们的深情,静静地等待和追赶着的,或许不是过往,而是在时间的洪流中,沉淀出的人生懂得。

有人说:“其实你来人间一趟,就是想和喜欢的人,一起吹吹风,赏赏花,看山河远阔,观人间秀色,感受星河滚烫,最终呢,觉得人间值得。”我们来这个世界上,生命只有一次,不好好活着,不好好欣赏,不好好潇洒,那么,百年之后,都是遗憾。人生苦短,就是要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你喜欢看的风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让我们这一趟人间之旅感觉值得。山河滚烫,当我们走过千山万水,便会看淡释怀,让自己活得开心尽兴,就已经很好。

4.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与有些人的交集,只是让自己长了经验。正如有人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

”其实,存在即是合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人,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不要说破,不要苛求,只是心怀善念去接受一切就好,因为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不好一面,也有它好的一面。让自己辩证的看问题,有些感恩很感谢只能给少数几个人,毕竟别人帮助了自己,让自己感受到了温暖,促进了自己的成熟。也因为这些人,让我们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也有了一颗关心别人的心。如果有人关心,给你温暖和幸福,请你一定要学会珍惜。毕竟大家都很忙,能给愿意花时间陪你关心你,爱护你的人,真的不多。

记得《人世间》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喜欢你的人,也就有不喜欢你的人,有懂得珍惜你的人,自然就有不懂得珍惜的人。而你的感情也要给值得给的人,不能什么人都给,那样你的付出别人也就不会珍惜。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有人对好,对你关心,给你的陪伴,是因为信赖你,你也是值得他们付出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辜负,而应该善待。

人的一生,能遇见真正对自己好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能用心对自己好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对这些能够给自己温暖,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人,就应该感恩,用心记住,也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5.

有人说过:“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人到中年,不炫耀,不显摆,也就是一个内心丰盈,而生活极简不自卑的人了,通常不会自己为难自己,而是心甘情愿过简单的生活,过得有趣而有诗意,这就是中年人追求的目标。在中年人的世界里,物质的东西越来越少,精神上越来越丰富,内心丰盈,生活简单,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和外界的认可,只是因为少了曾经的虚荣心。

杨绛先生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在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没错,自己就是独特的自己,无人能够替代,也不需要别人来评判我们的人生,只要淡定从容的活着,内心波澜不惊,外界的一切便影响不了我们内心的美丽。

人到中年,当我们能克制住自身的欲望,不受外物影响的时候,也就是回归了自我,内心的风景,也就是我们余生的写照。所以,人活着最好的状态,是拥有自己的风景,走自己的路,物质少一点,内心淡然,生命安静,人生态度豁达大度。淡然自若,从容而行,懂得为人生减负,让生命和生活归于平静和简单,有与灵魂相匹配的美丽,简单纯粹的活着,如此就好。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海明威   内心   人到中年   丰盈   自卑   新鲜   珍惜   风景   书籍   生命   简单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