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这片“都市田园”,尽享自然野趣

书香弥漫的学悦风咏书社、绿意盎然的复兴岛公园、烟火气十足的228街坊......杨浦新一批升级版的家门口“小而美”“小而精”的好去处,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打卡。

近年来,杨浦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打造出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好去处”,在“15分钟生活圈”内为市民生活增添了更多有趣选择。

位于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农园

是一处开放式社区花园,

在这里,深藏着诗和远方。

今天,就来逛逛这方小小天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城市里的人大多时间都处在忙忙碌碌的快节奏生活中,对于大家来说,“诗”在哪里?“远方”又在哪里?

在位于五角场街道的开放式社区花园——创智农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社区居民共建共享“自然世界”

创智农园位于五角场街道创智坊居民区和创智天地园区之间,毗邻高档居民区和高端写字楼,附近生活、工作的居民、白领素质较高,但注重个人空间,导致居民疏离感较强,社区凝聚力较缺乏。

2016年7月以来,为了积极发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自下而上培育居民自治能力,五角场街道结合创智坊社区睦邻中心的建设,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创智农园”入驻、融入社区,通过农耕体验、自然教育等主题活动,一层层激活周边的社区家庭,在不断的场地和人际交互中,让疏离的人群相融合,促进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共享中来。

创智农园入驻社区睦邻中心后,就按照“农园是你的我的,一起变成我们的”建设路径,举办了耕读会、户外绘本阅读、种红薯、植物扎染等多期创智坊睦邻系列活动,发动社区居民探索自然世界、共建共享社区农园、举办社区分享活动,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情感纽带,让社区生长出不同类型的社群,一起行动,共同发展。

位于农园中央的小蓝屋,由三大一小四节集装箱拼装而成,是一个多功能复合空间。室内的二手桌椅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种类自由组合。正对小蓝屋大门的是“种子图书馆”,兼顾种子收集和科普展示的功能。门边的画作、墙上的装饰、吧台上的鱼缸,都在细细诉说着农园和周边居民们的共创故事。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丰富生活体验

整个创智农园占地2,200平方米,农园以集装箱为中心,左侧有稻田、小型湿地,右侧有菜园,还专门为低龄儿童的活动开辟沙坑、树皮软坑和蹦床等户外空间,这里俨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

农园也为社区量身定做了亲子自然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农耕体验自己动手劳作耕种,形成了最初的第一支小菜园主队伍。平日里,小菜园主们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农园耕作自己的一米菜地,相互探讨种子图书馆、DIY雨水收集系统、植物科普标识系统等,好不热闹。

为呼应周边创智天地园区白领的需求,几位妈妈志愿者在此发起了生态农夫市集体验活动,最终成为 “白领午餐休闲时光”。工作日的午休时段,有需求的白领提前在微信群里汇聚订餐,接着到“社区会客厅”开始线下活动,植物生染、植物标本水晶、香草盆栽种植、社区植物漂流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白领青年参与,白领交互空间就此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创智农园还引入CSA社区支持小农的模式。即以农园为公共汇聚点,将蔬菜生产端的生态小农和消费端的社区家庭直接联结,搭建了社区邻里之间沟通的平台,同住一个街区的阿姨妈妈们建成150多人的微信群,围绕蔬菜选购、美食烹饪、生活休闲开展线上交流、线下走动,拉近邻里感情,形成熟人社区。

丰富的社区活动,还吸引了邻近的复旦、同济等高校学子、创智坊社区居民等百余位志愿者,大家纷纷根据专长承担了摄影、绘画、助教、设计、调研等志愿岗位,复旦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与农园建立常规联动机制,招募了多位复旦志愿者在此实践,志愿者社群不断壮大,并逐渐分流细化。

如今的创智农园听得见蛙鸣,闻得到稻香,看得见花开。社区花园焕活了人们对于当下美好的感知,也提供了与泥土芬芳更多亲近的可能,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处“家门口”的都市田园寻找诗和远方。

来创智农园

感受田园野趣,寻找诗和远方。

来源:上海杨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杨浦   农园   睦邻   野趣   菜园   田园   志愿者   白领   远方   居民   植物   自然   都市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