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8天比上班8天还累,这是为什么?

审核专家:尹铁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之下,对于假期和休息日,大家无不翘首以盼。但在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消耗下,即使是宝贵的休息时间也并非总能让人放松,反而会产生更加的疲惫感和无力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说越休息越累?

其实,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在提醒你休息方式出现错误,也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疲惫症的警钟。也有些人会选择一些错误的休息方式,例如工作了很多天后选择去酒店夜店一醉方休;如深夜的暴饮暴食,狂点炸鸡甜筒,其实也是对身体的进一步消耗而非真正的休息;如玩高强度高难度的游戏,虽然表面上是情绪的宣泄,但实际上也在消耗大脑的能量进行思考,而没有让其进行真正的放松和休息。

1

慢性疲惫症是什么意思?

慢性疲惫症是现代医学新发现的一种疾病,常见表现为疲劳,无力,易怒,记忆力衰退及作息颠倒等,且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及以上。疲劳原因常常无法解释且反复发作,罹患此病症者,常伴有以下现象:

>>>>(1)咽痛

>>>>(2)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痛

>>>>(3)新发头疼,满身倦怠

>>>>(4)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度直线下降

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慢性疲劳综合症发病率可达10%~25%,从医学角度上看,该病症是由于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

偶尔出现身体,精神上的疲劳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间隔一段时间就出现这样的状况,动辄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心累”的现象,那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一旦出现疑似慢性疲劳的情况最好就要及时进行自我治疗和缓解,在状况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求助专业医师。

图源 | Pixabay


2

为什么疲劳后刷手机,越刷越累?

一段时间的高度精神力集中后,人们往往会选择玩一会手机,看一会短视频,或者刷刷社交媒体,放松一下心情。

但实际上刷手机对大脑而言并不是一种放松行为,因为刷手机时,刷到的信息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尤其是感兴趣的信息,更是会让人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大脑此时此刻仍在为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因此上网冲浪实际上并没有让大脑达到真正的休息,这个时候发呆放空一下才是对大脑更好的呵护方式。

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状态叫默认模式网络,专门在大脑休息时开启,在大脑执行任务时关闭,默认网络是大脑的总指挥,确保大脑中相互竞争的子系统同步活动的同时,保证他们互不干扰。

3

如何摆脱越休息越累的困境

正确的放松方式有四个特征:专注、喜欢、难度低和身体负担轻。可以考虑自己的具体特征和性格爱好等,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休息放松。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一套专属定制休息方式,以下几种休息的方法仅供参考,可以适当按需选择。

>>>>(1)运动法。锻炼身体,进行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有机结合,使身体极度劳累,坚持长跑短跑相结合。

>>>>(2)亲近自然。休息的时候更多的采取与自然界独处的方式,吹吹晚风,看看日落,会对现实生活有更多可感可触的体验,而非一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对真实的世界有实体感也有助于提高活动力上限。

>>>>(3)充足的睡眠。当我们醒着的时候,体内的稳态睡眠压力会增加,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这种压力就越大。醒着的几个小时里,紫外线、神经元活动、辐射、氧化应激等因素都会造成神经元中的DNA持续损伤。睡眠就是开启DNA修复系统的钥匙。但也不能过量,7~8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最有益于缓解身心疲惫的。

>>>>(4)发呆进入静息状态。休息的时候可以采取发呆方式,进入静息状态,让大脑的DNA损伤恢复,整合经验、思考,最终提升创造力。

图源 | Pixabay


>>>>(5)随意涂鸦,艺术宣泄。毫无目的,随便涂画,类似随便拨动琴弦、涂鸦、哼唱歌曲这样的创造过程其实对大脑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摆脱掉目的性意义的追寻,回归于情绪的任意宣泄。

图源 | Pixabay


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后,都能静下心来想想真正适合自己的休息方法,让消耗的大脑真正找回能量,继续思考。这样才能摆脱越休息越累的困境,思考起来才能更高效而富有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神经元   病症   疲劳   消耗   睡眠   能量   大脑   疲惫   身体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