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囤盐!但关于海盐、加碘盐、低钠盐……各种盐该如何选?一文读懂→

近日,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

我国多地出现了“囤盐潮”

线上线下被抢购一空

中国盐业集团对此紧急回应

“海盐只占我国食盐产品的10%”

“食盐储备供应充足”

呼吁大家理性购买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下

我国食盐的主要来源种类

以及如何挑选合适的盐

不同种类的盐

有什么区别

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

井矿盐、湖盐、海盐

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

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

井矿盐和湖盐生产

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将海水引入盐田后经日晒、蒸发、结晶而成;

从盐湖中直接采出来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

从盐矿床开采而来,岩盐深埋于地下100米~3000米处;

将粗盐用黄泥封在竹筒中高温煅烧,既去除了盐巴中的杂味,还有一丝竹子清香;

从品质上来看,井矿盐高于湖盐和海盐,因井矿盐原料来自千米深井以下的天然卤水和岩盐矿床,几乎不会被污染,杂质亦少。

盐的种类虽多,价格不一,但按照“营养成分表”主要标注的就是这三种:钠、碘、钾。

在2012年原卫生部修订《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后,食盐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

低钠盐,一般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等,从而改善体内钠、钾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当然现在也有无碘的低钠盐。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的人群应慎用低钠盐。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金钰倩2021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解释,因为部分降压药有保钾作用,低钠盐相对增加了钾含量,体内血钾易升高。常见的降压药物有螺内酯、氨苯蝶啶、卡托普利、缬沙坦等。若不确定自己到底服用的是什么药,可以咨询专科医生。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合成元素,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对于孕妇、儿童来说很关键,所以不要盲目选用无碘盐。并且,缺碘会引发「大脖子」病。

但是,甲亢病人,就需要食用无碘盐了。同时饮食中也要避开含碘量较高的食物。

另外,居住在水碘含量高于150ug/L的地区,可以选择无碘盐。达不到这个含量的地区,最好还是选择含碘盐较好,碘缺乏带来的危害比碘过量带来的危害更大。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关于是否有必要继续食用碘盐,网络上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而且甲状腺癌高发和碘有关;还有人表示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观点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曾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谷传玲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除了高碘地区停供加碘盐,其他地区则应继续吃加碘盐,否则碘缺乏风险很高。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可否吃加碘盐需遵医嘱。

盐会加大食物内外的渗透压,所以通过盐腌渍的方式,可以让食物脱水,或是浓缩风味,或是腌制入味。颗粒越大,渗透进食物也越慢,食物出水也会越慢。

所以,在烹饪牛排的时候,可以选用大颗粒的海盐,避免盐过快地渗入肉内导致肉汁流失。

这种高颜值的粉嫩海盐,既没有更好的风味,也没有更好的营养价值,颜值高可能是唯一的优点。像这样的盐,基本都是噱头而已。

食盐需要密封保存,选购时应检查包装是否漏气,还要关注产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和保质期

优质食盐颜色洁白,无杂质,但过白的食盐可能经过人工处理。

选择质量可靠的食盐品牌后可以靠近闻一下,保证无刺鼻气味

【温馨提示】盐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然而,过量摄入盐也可能导致高血压、胃炎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盐,控制

编辑 / 张姗

资料/科普中国 人民网科普 健康时报 丁香生活研究所

1.新天地、老字号餐饮都有折扣,这个街道为老助餐优惠多

2.“童心”遇“初心”,这个居民区促进商居“零距离”又有了新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钠盐   碘盐   海盐   盐湖   矿盐   甲状腺   食盐   食物   营养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