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

原创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 自然学派 ID:ziranxuepai

1919年11月的《新青年》上,鲁迅发表了署名为唐俟的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讲到人的生物本能: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

因为是本能,所以父母对子女没有恩,夫妇是共同劳作的伴侣。因为要延续,所以重心在子女而非父母,父母应该牺牲于子女而不是相反。因为要发展,所以要解放,首先要解放的应该是子女。

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年,鲁迅并没有子女,他只是站在为人子女的立场上去设想做一个父亲。

他的话振聋发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胡适也说过类似的话,“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蔡春猪,本来之前还没有这么知名,不幸的是他两岁的儿子喜禾被诊断为自闭症,然后蔡春猪给儿子写了一封著名的信,就一下子知名起来。这封信让世人认识了自闭症,也认识了这位笑中带泪,绝不生二胎的父亲。(推荐他的书《爸爸爱喜禾》)

周国平,先前是研究尼采的,文辞优美至于精美,却有一本带血的书,易地而处我没有胆量将其发表。这本书叫《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记录着一个父亲对一个生命不到600天的孩子的爱。

诸葛亮有《诫子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苏东坡有“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黎巴嫩裔的美国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谈到了“孩子”,我有一个自己翻译的版本。

“你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求的子女

他们借由你来,却不为你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身边,却不是属于你

你也许能把你的爱给予他们,却并不能给他们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你能为他们建造身体的屋宇,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在你无缘造访的明天的屋子里,而不是在你的梦里

你可以努力造就他们,却不要企图让他们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逆行,也不滞留过去

你的孩子是以你为弓射出去的生命之箭

那射箭之人认准了未知过程的目标,将你用力拉满,以使他的箭矢更快更远

让你幸运地在射箭之人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不仅仅爱那飞驰的箭,也同样热爱那稳健的弓。”

还有很多种父亲。在图图没有出生之前,我也曾无数次地设想过我成为父亲会如何如何,因为我的父亲,以及我认识的许许多多别人的父亲是如何如何。而在媳妇怀上图图之后,我就发现为人父母的第一步,就是面对恐惧。

我看过一个小视频,视频中“老师”不停地追问那位咨询的家长,“你为什么怕你的孩子没出息?”家长不能回答,只能颠三倒四地重复,“我怕他将来没办法养活自己”。

我也怕,但我更明白这种怕是没有来由的,只要是为人父母就会怕。我担心我的孩子会遭遇什么不幸,或者他将来会犯错误而受到惩罚。作为老师,我能接触各种各样的家长,我们可以很轻描淡写地用一个“不负责”的标签贴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也会很轻松地用三个字“没办法”来贴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于是我就又设想,将来图图如果是个学渣,老师又严厉,将我叫去开家长会,我该如何自处。如果图图也像我班上的那些学生,就是贪玩,就是不守纪律,除了“七匹狼”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之外,还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法?

书上看了千千万,不如自己做一遍。

才一岁多的图图可没有按照教科书写的那么成长,所以,那些所有的育儿知识,只能零零碎碎地有用。他只会按照他的天性去学会抬头,学会走路,学会爬上爬下,学会摔起青包然后哭一阵子不哭。因为乱往嘴里吃东西,他前段时间第二次感染手足口,然后又好了。照样调皮捣蛋,一如既往地在家里“拖地”“摆摊”“扔东西”,一如既往地让家里大人为他操心,又气又笑,又疼爱。

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据父母和长辈所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清新脱俗,以致于挨了数不清的打,比别人的童年更完整。大家都说调皮的孩子更聪明,或许是吧?我又觉得图图这么调皮,跟我当年看《蜡笔小新》一个德性,真是应了我的话“我希望我的孩子像小新”。于是,我就又觉得,为什么小新是那样的顽,我们却越看越可爱,总不能只是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小新虽然老是说美伢胖,肚子有三层肉的老太婆,可一有什么想要分享,小新都会想到他妈妈,雨天要接妈妈回家;美伢扭到脚会照顾她。小新虽然看着是个调皮捣蛋的问题小孩,可风间没头发、小爱有烦恼、妮妮不开心、正男阿呆被欺负都是小新用着那些看似极其不靠谱的方法替他们解决问题。小新处处麻烦风间正男他们,有什么锅也是甩给他们背,但春日部防卫队的五个小朋友依然友情坚固。选择把自己伪装成成熟懂事好学的大男孩风间会陪小新他们做那些拉低格调的游戏,也会陪妮妮玩讨厌的真实办家家游戏。

这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还有一个无比温暖的家庭。

美伢并不是什么大美女,腿粗屁股大还经常便秘,喜欢偷懒有拖延症还爱贪小便宜。广志也不帅,胡子拉碴脚臭无敌,只是个早出晚归社畜,背着三十几年的房贷,还好色。按理说,这样的家庭真应该是“百事哀”的,可是这家人就没有说过一句重话,不会像我们某些家里那种“你吃现成的还挑三拣四”,“你在家啥事都不做,我一个人养的家”,他们吵吵闹闹,却又和和睦睦。广志好色却不会出轨,美伢有各种毛病但却对家人无比体贴,小新会鼓励爸爸重燃工作斗志,会照顾妈妈的感受。

这大概就是我喜欢蜡笔小新的原因吧,而现在我也有一个小新了。我能做好广志吗?

又想起《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很多人看了都有所触动,尤其是教育应该怎样。最打动我的却不是那个墙壁上的“I QUIT”(我放弃了),也不是莱吉的纵身一跳,而是法罕(电影的叙事主人公)说服一心要儿子当工程师的父亲放弃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去从事动物摄影。

正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所以,我认为父母都是可以被真诚所打动的。于是,我告诉我的学生,如果你真的能够确定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完全可以和父母开诚布公,来一次坦诚和深入的交流沟通,我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会理解和支持你。然而,有个别学生的反馈是,“我爸妈根本不会听我说什么”。

这大概就是现在很多的父母存在的最大问题吧?一方面无比热爱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有出息,为了子女的一切心甘情愿地付出,哪怕是生命。另一方面又无比地害怕子女,生怕子女脱离自己的轨迹,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跑道上去。

结果就只能是自我感动式的,甚至是悲壮的。沿着你的跑道,就最多只能变成你现在的样子。在你的控制之下,就不会有胆识,不会有主见。你不尊重他的意见,他拥有一定的能力之后也不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每一个父亲,一开始都只是父亲的儿子。

你怎样做儿子,其实也就怎样做父亲。

我蛮喜欢某音上的一句调侃,“开始我觉得他一定能上一个好的大学,慢慢地我觉得他能上大学就不错,再后来我觉得他能高中毕业也就可以了,再后来我觉得……”这不是对孩子的贬低,而是尊重。谁说成功的人生就只能是按父母的轨迹走下去呢?谁说的人生就只能走正确的道路呢?

我们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说了一半的话,比如“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人家出生在罗马”,比如“你拼了命也达不到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他们忘了,生命的长河是无尽的,你的终点可能都会比别人的起点低,但是,“你的终点就是你孩子的起点”。

我再重复一句:为人父母,你可以努力造就你的孩子,却不要希望他们和你一样。

解放孩子,顺便解放我们自己。

我是亦熊亦猫,原创不易,喜欢就点个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自闭症   父母   都会   终点   调皮   子女   为人   儿子   父亲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