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女友、捧日亲美、卖国求荣”的才子高晓松,总算付出了代价

前言:

曾经,高晓松一句“生活不仅止于眼前的琐碎,还有诗意和远方”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才子”的声誉。然而,随着这位才子的名声日益鼎盛,网友们却开始逐渐揭开他隐藏在背后的面纱。

在假象被彻底揭示之后,网友们的感受转瞬间从崇拜变为愤怒,因为他们发现了高晓松未曾透露的一面。高晓松过去所构筑的光环在此刻瓦解,网友们开始声讨他,满腔愤怒地发出指责。

01

高晓松,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必定是一个胡子拉碴、大腹便便、头发纷乱的中年男子,手中总是把折扇,这番模样在人群中似乎并不显眼,但偏偏他在娱乐圈却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要多亏了他树立的“清华才子”的形象。

高晓松身上拥有诸多标签,音乐才子、导演、编剧、主持人、影评人等等,每一项单独拎出来都非常耀眼,他之所以拥有这么多光环,显然是因为他确实具备了一定的才华。

常理来说,拥有如此亮眼的成就,口碑应该是一片赞誉声。然而,网友对高晓松的看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有人称他为“披着文人外衣的无赖”,还有人直截了当地批评他崇洋媚外、卖国求荣。

实际上,早在名声鼎盛之前,高晓松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并非仅仅因为他的脱口秀节目,而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同桌的你》这首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曲一经问世,立即赢得了网友们的热烈追捧和喜爱。这首歌也让高晓松的地位和声望变得非同凡响。

曾经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酒吧驻唱歌手,如今却一夜之间蜕变成了备受瞩目的音乐创作才子。高晓松深知名气对他的重要性,因此迅速抓住机会,将自己推向了观众和网友的视野。然而,他并没有坚持音乐创作的道路,而是凭借那首民谣歌曲,转变为著名的音乐评委。此时,他频频吹嘘自己的“才子”身份,似乎认为只有他的评价才是真正的音乐点评。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是他对刀郎歌曲的点评。当年,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这首歌几乎在每个角落都能听到。

刀郎也从一个草根歌手迅速崛起,成为广受欢迎的歌手。然而,就在刀郎的名气达到巅峰时,音乐点评人高晓松却现身发表看法。

“在我看来,刀郎的歌根本不能称之为歌,我甚至会直接把它丢进垃圾桶。”听到这番话的粉丝和网友们既愤怒又无奈,因为在当时,刀郎的名气远不及高晓松。


这番评价也对刀郎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然而这位自诩为“才子”的高晓松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言行。甚至在之后,他频频发表一系列触及底线的言论,似乎一意孤行地维护着自己所塑造的形象。

02风流才子放浪情史

回顾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青年一代掀起了一股文艺潮流,许多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浪尖,怀揣着飘逸的长发,拿着吉他,高唱着民谣。在这个时代的风潮中,我们熟知的李健这位诗人歌手也崭露头角,而同样身为清华才俊的高晓松也在这一浪潮中脱颖而出。

高晓松甚至毅然决然地选择从清华退学,前往北京电影学院深造,同时还组建了一个乐队。在乐队的组建之后,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音乐创作之中。凭借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他和老狼迅速在音乐圈中崭露头角,他们开始四处演出,瞬间迸发出自由奔放的活力。在这段时期,高晓松在厦门偶然遇到了一个女孩,两人的爱情迅速萌发。

在这段时间里,高晓松创作了《同桌的你》,而在老狼的演绎下,这首歌迅速风靡全国,再次将他推向聚光灯下。然而,这个阶段的高晓松却离开了厦门,也终结了与那位女孩的恋情。回到北京后,高晓松与音乐公司合作,正式踏入音乐圈,并开始一系列的创作。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筠子。筠子和高晓松一样,都是充满文艺气息的青年。一首《一起做吧》让高晓松深深迷上了她,为了追求筠子,高晓松倾尽心血,不仅亲自创作歌曲,还拉拢朋友一起为她谱写。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赢得了筠子的芳心。两人合作创作,筠子深深为高晓松的才华所倾倒,对他深情款款,二人开始筹备婚礼。

然而,筠子的母亲却对这段感情持强烈反对意见。高晓松的家世显赫,而他自己也自负,面对筠子的家庭时,他表现得过于自大,对自家荣誉充满谈论。

尽管筠子的母亲心有不愿,但在女儿的坚持下,最终妥协。筠子投入婚礼准备的喜悦中,然而高晓松却选择了出尔反尔,与筠子分道扬镳,很快便与一个名为沈欢的女孩在一起。

高晓松与沈欢交往四个月后就迅速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即便是沈欢也没能抓住这位风流才子的心,仅仅三年后,高晓松便再度出轨。

随着高晓松的出轨,他与阿朵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然而这段美好也未持久。阿朵在分手后解约,事业受到重创,最终选择退出娱乐圈,回归老家。

看似高晓松此后会反思,然而他却再次迷恋上一名未成年女孩。这名女孩当时年仅17岁,而他已经36岁,他不顾法律和道德,将她送去美国留学,甚至为了隐瞒身份,帮她改名为徐粲金。

这段关系不久后便传出怀孕消息,他们在美国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同样没有持久,高晓松以婚姻束缚了自由为由,再次抛弃了妻女。

02崇洋媚外

高晓松说过许多崇洋媚外的话。从他的言辞中,似乎可以看出他常常对其他国家持赞扬态度,但却时不时地回到中国来谋取利益,这种双重标准让许多国民感到难以接受。

他曾赞美美国是一个“很好”的国家,声称美国并没有对中国做过不利之事,也没有争夺过中国的领土。然而,这种言论明显忽略了历史事实,而且他似乎对历史知之甚少,令人疑惑他在学校时是如何学习的。

特别是在提到“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时,他是否真的了解其中的原因令人质疑。美国在中国历史上做过的种种事情,难道他完全不知情吗?他的言论如此赞美美国和日本,如何能够体现他作为中国人的教育和培养?

更令人不满的是,他的国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虽然早先并没有过多关注他的国籍,但是他在一档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是美国国籍,引发了网友们的震惊。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他在国内的形象问题。

而他声称“四大发明”并不属于中国,这种基本常识的错误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他是中国人,那么这种错误对中国的脸面实在是不敢恭维。许多人对此进行了不同的评论,但几乎没有好评。

高晓松的形象从一个备受瞩目的才子沦落至今,似乎成了一个过街老鼠。然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自视过高、言辞张扬,让他陷入了困境。

即使他曾因某事件入狱,人们原以为他会有所觉悟和收敛,但他却并未如此。他选择了继续高调,甚至开设了节目《晓松奇谈》。他的言论似乎引导着大家认为他精通天文地理,通晓历史文化。然而,这也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他是一个有学识的人物。

正如俗话所说,飞得越高摔得越重,这似乎准确地描述了高晓松的境遇。

在一场直播中,他关于历史的言论令人感到荒谬。他否认了郑成功的抗倭英雄地位,甚至将他说成了倭寇,这种错误的表述令人不解,也引发了人们对他言论的质疑,尤其是对郑成功等历史英雄的不尊重。

结语

高晓松的背景显赫,他自幼便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才华,然而他前半生将这份才华寄托在音乐领域,名声远扬。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珍惜这份宝贵的才华。他频繁地表达对日本和美国的倾慕,违反法律法规,也没有保持纯洁的品行,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家庭。

从一个备受赞誉的音乐才子和知名主持人,高晓松陷入了如今人人唾弃的境地,这一切都可以说是他自食其果。他曾经的才华和成就被他自己的不慎所掩盖,他的言行让他的形象逐渐受损,成为众矢之的。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起源和教育背景,频频表达对其他国家的倾慕,却对自己的祖国产生种种负面的评价。他的这些言辞和行为,令人难以理解,也让许多人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不仅违背了法律,也背离了道义和公众期待,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波折,他曾经的家庭被他不负责任的决定摧毁,他抛弃了妻女,这种行为更加让人深感遗憾和愤怒。他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难以被原谅。

高晓松的沦陷,的确可以用“咎由自取”来形容。他本有光辉的前途,却在自己的错误选择和行为中走向了堕落,将自己的才华和名声抵消殆尽。他的命运令人唏嘘,也是对他自身不慎的深刻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才子   卖国求荣   崇洋媚外   美国   中国   才华   愤怒   代价   言论   女友   形象   网友   音乐   高晓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