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蜀地经纬 守护图上“山河”

近日,在四川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劳动竞赛总结表彰会上,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作为该工程的牵头单位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据悉,四川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劳动竞赛由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超2000人参加,圆满完成了四川省16.3万平方千米的无图区域测图任务,首次实现四川1 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域覆盖,标志着无图区在四川大地上彻底成为历史。这一成果不仅为国防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急保障、城乡规划、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保障,也为数字四川、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提供了统一的时空数据基础。

四川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项目现场


狠抓质量

增强地理信息数据支撑能力

“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一直是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的奋斗底色。该院曾经在西部测图、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中体现了优良的职业素质,创造了优异的成绩。这一次,在四川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中,该院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牵头单位的重任。

“我院每年承担的1 1万无图区域测图任务为全局之最——测区分布范围最广、外业作业环境最艰苦,先后投入了300余名技术骨干,测区涉及凉山、甘孜、阿坝、绵阳、雅安等多个市(州),完成任务量达到全局任务总量的30%。”工程院院长李胜说。
在项目管理人员代青明看来,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该院积极协助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项目设计书等顶层文本编制,助力项目立项落地;认真组织开展各工序生产技术试验、首件图试生产、全局技术培训、技术协调推进会、软件测评、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和评审等各项工作,有力统一了全局技术口径。
“我们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协调机制,采用专人负责机制,统筹协调各单位项目计划、技术、质量。”项目技术负责人李代云介绍。该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及时响应解决技术问题,累计处理项目技术问题120余条,为全局培训技术骨干人员200余人次,保证了项目的有序推进。
质量就是测绘产品的生命。“为保障全局整个项目质量,我院全力配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过程质量监督检查、统一组织入库前接边检查等工作,保障了全局成果质量处于较高水平。”质量管理员钟玲介绍。该院积极担当作表率,坚持严格运行质量控制体系,认真落实“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把技术设计质量关、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高度重视首件产品质量、狠抓技术设计培训,保证了生产作业的规范性和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项目质量一次性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100%。

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获表彰现场

以赛促练

“党建+项目”提升综合硬实力


2022年3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省总工会联合启动了全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弘扬测绘精神、铸就精品工程”的劳动竞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坚持把党支部建到项目上,覆盖到攻坚最前沿,以“党建+项目”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一线项目生产共同发力。“在1 1万测图项目中,我们克服测区分散、人员流动性大、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先后建立6个野外测区临时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测图攻坚最前沿。”项目管理人员黄红启说。临时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在测区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任院党委书记黄瑞金深入第一线宣讲党课,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出发”等主题党日活动。测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党员队伍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迸发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到测区调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据科技人员钱雨晨介绍,该院自主研发了 DEM生产软件,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效率提升了近10倍,生产一幅 DEM的效率由15分钟提升至2分钟,成功取得软件著作权,并推广至兄弟单位使用。此外,还先后研发了电子调绘核查系统,改变了传统地形图调绘的作业模式,提升了外业调绘的信息化程度;研发了3D产品生产、质检等各类工具软件30余项,提高了3D产品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保障了成果质量。

搭建人才干事舞台,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该院通过生产部门参与、精选项目技术骨干、揭榜挂帅选定技术负责人,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培养了85后、90后中层干部,其中正科级2名,副科级8名,项目管理骨干10余名。通过开展定期技术攻关、经验交流、岗位练兵,培养了一批100余人的技术骨干队伍,80后、90后成为中坚力量,一线职工的技能和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打造了多批次、成梯队的技术队伍。

外业调绘培训

创新技术流程。该院采用“内—外—内”作业模式,保证内外工序衔接,提高外业调绘效率和精准度;优化像控点布设、测量、高程转换方案,减少像控工作量并提高像控测量效率;改进正射影像底图制作工艺流程,优化空中三角测量方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创先争优

打造自然资源一流队伍


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作为四川省1 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项目局级牵头单位,院集体获得了整个劳动竞赛唯一一个“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李代云同志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分院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院获得劳动竞赛的先进班组,技术骨干黄红启、强力、代青明、钱雨晨等6名同志荣获了劳动竞赛的先进个人。

该院技术骨干曾有,全年坚守高原一线200余天,急难险重一马当先,克服高原缺氧、道路艰险等困难,每天调绘步行30多公里,圆满完成了外业测量、调绘等大量工作;软件开发标兵刘斌,研发了 DOM自动镶嵌裁切软件、DEM快速自动生产软件、栅格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等,大力提升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工作的压力;技术骨干史姝,在空中三角测量中不断钻研、反复尝试,解决了一个个疑难杂症,攻克了技术难关。

此次,该院以劳动竞赛为契机,开展标准化测区打造,统一工作服、统一打造文化墙和党员活动阵地,统一制作劳保用品和办公用品,让大家在外业一线也能感受来自组织的温暖。“这是一次有温度的竞赛,这场竞赛里有先进没有输赢,获得表彰的代表们是2000余人的集体缩影。”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谢维挺在表彰会上说。

“尤其是青年职工,要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以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创新发展的测绘劳动实践,用劳动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山在表彰会上寄语青年。

荣誉是项目的终点,但奋斗永无止境。一场劳动竞赛,一次技艺比拼,一次职业历练。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通过竞赛,锻造了一支技能精良、作风顽强的自然资源一流队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积蓄了蓬勃力量。


文图: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文字编辑:孙安然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见习)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劳动竞赛   作业   山河   经纬   全局   骨干   地理信息   测量   区域   质量   项目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