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通中缅大水道,绕开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好处有多大?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


在今天航运业高度发达的,一条重要航道将起到关键的战略意义。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为赶忙的水道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国际邮轮、货轮经过此地。

而马六甲同样也是我们的“海上生命线”,但我们国家的海军却鞭长莫及。从战略意义考量,我们需要一条可以替换马六甲海峡的水道,而中缅大水道便是我们绕开马六甲所构想的方法。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道之一,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长地段,占位特殊,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整体呈现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部连接的是安达曼海,而东部可进入我国的南海区域。

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加上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长度,整体总长可以达到1185千米。从地理学概念来说,它本身是一个海峡,因此它的整体也十分的狭长,最宽处约有370千米,而最窄处在其出口的新加坡海峡,仅97千米。

不仅如此,这里的水深并不高,海底地形总体呈现出北部和东部高,南部和西部低的趋势,平均深度仅为27米,而最深处约有150米。想要成为一条良好的国际水道,它本身航运条件得优质,至少不能常年处于冰冻或者难以通行的状态。

而马六甲海峡当地的气候条件较为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都在25摄氏度以上。而且当地季风盛行,冬季有东北季风,夏季有西南季风。季风给当地带来湿润的水汽,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3000毫米左右。

和其他重要的国际水道一样,马六甲海峡之所以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本质是它的战略位置真的太重要的。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之间的咽喉要道,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通航的记录了。

在亚洲、非洲、澳洲等地的史籍资料上,都有着相应的资料说明该海上航道的重要性。如今,它联通着西亚等石油和战略物资的产地,因此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依赖这条“海上生命线”。

海运的繁忙,因此主要运输物资的重要性,因此马六甲也有一个别称“海上十字路口”。当然,如此关键的国际水道自然“名花有主”,海峡周边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三国,共同管理该航道。

正是因为马六甲海峡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国也高度重视对该地区和水道的掌控。在其全球战略之中,马六甲海峡是其为了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所必须掌控的十六个咽喉要道之一。按照美国的日常操作,在这里设立一个军事基地是必须的啦!

只不过,马六甲海峡目前是由三个国家共同掌控,它最终选择了位于马六甲海峡出口位置的新加坡,设立了樟宜海军基地,以此达到控制海上能源运输线的目的。至此,马六甲海峡还蒙上了一层军事色彩。

从军事还有经济上来看,马六甲海峡都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海上航道。由于其连接着的是西亚等产油大国,因此这里承揽了世界上1/4的运油船。相较于其他重要的运河、国际水道相比,马六甲海峡足以媲美苏伊士和巴拿马两大公认的世界重要海上航道。

马六甲困局

由于马六甲海峡自身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加上本身的一些缺陷,我们国际战略或者外交学等学科都对它重点展开了研究,形成一个特殊的研究命题“马六甲困局”。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不少国家本身是石油消费大国,本国所产的石油远远不够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因此他们每年也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的石油,其中西亚国家作为产油大户,自然成为世界主流石油供给国。

而想要把石油从西亚地区输送到世界各地,自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地区这一条航路是供给美国、中国、日本等多个经济大国的主要路线。有人统计过,经马六甲海峡至中国南海地区邮轮,相较于世界其他两大重要国际水道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来说,分别是前者的5倍和后者的3倍。

可以想象的是,当马六甲海峡出现某些突发性事件造成航道的短期中段,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应当全球或者某些地区能源的供应。

面对这一困境当然也有中国,毕竟这里同样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而且和美国海军基地在旁相比,中国海军的辐射范围肯定没有那么大,如果发生什么意外,这将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形成所谓的海峡困局。

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马六甲困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1)运能饱和说

马六甲本身是一条狭长的海上通道,现存唯一一条南部通路仅为新加坡海峡,这里最窄处仅为37千米,当轮船密集时,可能会引起交通拥挤的问题。而另外一条泰国政府正在规划的克拉地峡运河,八字还没有一撇。

此外,马六甲海峡海底地势平坦,且多为泥沙质,加上这一区域的水平相对平缓,很容易造成泥沙淤积的问题。而且,这里平均深度并不是很深,长时间堆积让这里水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浅滩和沙洲。

现阶段,已经时不时会有发生大型轮船在此搁浅的事故。而且这一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剧。有学者曾估计,如果没有加以干预,这里很可能在一千年之后彻底连为一片。

此外,印尼当地土著部落刀耕火种的习惯,火烧的开荒方式,放火烧山所带来的滚滚浓烟,随着流动的风席卷整个马六甲海峡。在部分天气条件下,这里能见度相当的低,甚至会影响出行。当然印尼政府对此相当关注,并尽可能的采取方式减少或者杜绝这一情况的发生。

根据新加波官方出示的数据显示,全年贡藕9.1万艘船只通过,而且马六甲真实的运力可以是这个数字的三倍到五倍,并且所有的船只都以现在这一速度通过。因此,承担现阶段的航运水平,是绰绰有余的。

但可能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马六甲海峡部分地段可能会出现泊位紧张,狭窄地段需要等待情况,但是总体通行时间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管辖的各国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有序的疏浚工作。

(2)和平时期危险因素说

这主要是指海盗、恐怖主义的威胁。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当地确实受到海盗的威胁。但随着三国有意识的界入和管理,自04年以后,海盗发生案件数量持续下降,整体是比较安全的航道。

(3)非和平时期的海峡封锁说

这点主要是指美国可能利用自身在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对通往中国的货轮进行封锁,这是我们最担心的情形,也是促使我们决定才开通中缅大水道的主要原因。

中缅大水道

缅甸是一个东南亚国家,它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往西与印度、孟加拉接壤,往东有泰国和老挝做邻国,往北通过全中国都知道的缅北地区与我国云南、西藏相接。西南方向是安达曼海,海岸线达到了3200千米。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当地佛教文化盛行,超过85%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同时,这里的地理条件极为优越,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温润,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农业经济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超过6成的人都在从事农业生产。

当然,由于当地特殊的政治形态,以及各届政府一系列不靠谱政策,让这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上走了不少的弯子,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从地理位置来看,开通中缅大水道确实可以联通安达曼海和南海地区,但是怎么修又成了问题。缅甸是一个沿海国家,加上当地整体地形北高南低,特别是南部多平原加上多雨的气候特征,让这里的水系非常发达,这本身就很挑战运河的修建。

此外,修建一条运河本身的造价也很不菲,像我们国家的平陆运河,总长度在134公里左右,按照内河的一级标准进行修建,总投资就达到了727亿,而这里仅仅开挖了6.5公里,剩下全部都是在现有河道上进行拓宽加固的。因此,在决定修建运河,我们首先就要确定用什么河流为基础进行修建。

缅甸境有湄公河,萨尔温江以及伊洛瓦底江,其中湄公河最终还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没有任何的意义。

而萨尔温江的上游是我国的怒江,水流湍急,落差较大,绝对不是理想的航道选择。这样只剩下伊洛瓦底江,从年径流来看,这里确实具有开发成航道的可能性,它原本的通行能力就可以达到1000吨,而且关键是该河经过缅甸重要城市仰光,汇入孟加拉湾。如果可能成功的开发,对于仰光当地的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当然,运河能否修建不能只凭地理环境,还得看两国的意思。就目前来看,缅甸方面对中国颇具好感,他们对于同中国方面的合作也相当的重视,并且多次在其他产业对中国抛出橄榄枝。如果中缅水道能够顺利开发并运营,这对于当地经济来说大有裨益,当地政府可以说是举双手赞成的。

而中国方面,本身就希望通过一条新的水道,缓解马六甲困局风险,在自然因素都合理的情况下,中国是乐意的。同时,云南、藏南等西南边陲地区,本身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而通过这样一条水道能够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中国也乐见其成。

总体来说,中缅水道确实有修建的可能性,但是其中可能面临的技术难题依然是这一项目迟迟未动工的原因,我们期待尽快破解技术难题,以解决马六甲困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水道   海峡   缅甸   困局   航道   千米   运河   中国   海上   好处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