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普、垃圾分类......松山湖开展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当天,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多形式开展“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涵盖生态科普课堂、垃圾分类、企业参观等活动,吸引近百名园区群众参加。

生态科普传递生态环保理念

当天上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松山湖分局联合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党委、东莞市松山湖生态环境发展促进会等联合开展了以“共贺全国生态日,共学生态环保理念”为主题的生态科普活动,来自松山湖的1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松山湖沟谷公园。

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生态学博士吴鹏举担任特邀嘉宾,为到场的亲子家庭介绍松山湖常见的水生植物、科普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危害、从水生态环境、水生动物、水生态平衡三方面开展生态科普讲座。

在自然科普讲师的引导下,亲子家庭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态小游戏、近距离观察动物、参观展览等方式,认识各种生态物种和学习生态知识,沉浸式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东莞市松山湖生态环境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温国强表示,希望通过开展生态科普活动,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园区群众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垃圾分类科普助力传播“无废城市”理念

8月15日下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松山湖分局联合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党委、松山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以“趣学垃圾分类,共建无废城市”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科普活动,共10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可以被分为几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垃圾被分类后如何回收利用......”在自然科普讲师的引导下,亲子家庭们带着问题参与到本次垃圾分类亲子科普活动中。

在学习垃圾分类法之余,自然科普讲师引导现场的亲子家庭,回收废弃的鸡蛋托盘,并通过给托盘裁剪、上色的方式,制作成崭新的锦鲤玩偶。本次活动以垃圾分类科普+环保奇趣工坊的形式,助推“无废城市”、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参与这个活动,我家小朋友表示很开心,这样有趣环保、能动手、又能学到知识的活动,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特别喜欢的活动。”现场,参与活动的一名家长表示。

企业参观领略湿地生态之美

8月15日下午,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联合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党委在燕岭湿地迎接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专家团队,团队30余名专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燕岭湿地的发展变迁认识松山湖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与绿色发展理念。

本次活动邀请了松山湖生态环境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温国强讲解燕岭湿地的前世今生,以及湿地的生态作用。燕岭湿地位于园区西北角,占地62.7公顷。建有全国最大面积水处理人工湿地工程,为园区的水质生态净化区,它深度净化园内南畲朗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最终使地表劣Ⅴ类污水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实现污水由“浊”变“清”、循环再生利用。如今,燕岭湿地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有着污水处理、泄洪排涝、生态庇护等多种作用,是园区十数载如一日坚持环境治理的一道缩影。

走出展厅,专家队伍来到燕岭湿地的净化区域,这里遍布形形色色的净化植物,有风车草、蜘蛛兰、芦竹、再力花、美人蕉等。据介绍,构成燕岭湿地的主体为反硝化池和垂直流湿地,两处设施的原本为污水处理的一部分,现如今兼具人文观赏和生态庇护的功能。使得燕岭湿地成为人文功能、城市设施、生态作用为一体的综合体。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联合生态园片区党委等多部门开展了涵盖不同年龄段的系列活动,让园区群众在贴近自然与生活的活动中体验生态之美,推动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撰文】张莎 陈启亮

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局供图

【作者】 张莎;陈启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生态   垃圾   东莞市   湿地   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   分局   亲子   理念   家庭   系列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