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人际交往的必修课

作者:邢淑芬 刘伊宁

随着“个体原子化”(人们彼此间丧失了统一的有机的联系)时代的到来,拥有边界感、把握好社交边界,成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边界感,指个体能察觉出人际边界的感知力,相比外在的身体距离,人际边界更强调人与人之间适宜的心理距离,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界限。心理学家乔治·戴德将人际边界表述为“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在人际交往中,认识到“边界”的存在十分重要。

感知人际边界的前提,是拥有清晰的“自我边界”。自我边界,是一种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不同的能力,它伴随自我意识而发展。确立自我意识、廓清自我边界,是个体发展的基本课题,边界缺失会导致人际交往不愉快的发生。作家邦达列夫曾说道:“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和边界感模糊的人相处,他们的越界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困扰,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隐形炸弹”。比如,控制欲过强的父母会以爱和关心之名过度干涉我们的生活;边界感不清的朋友总是冒失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开着无心却伤人的玩笑。他们指手画脚、强迫我们接受某些观点的行为,会降低我们的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让我们的自我意识发生扭曲,进而让我们失去自我掌控。同时,这些难以拒绝的“侵入”也给我们带来了情绪上的困扰,自我愧疚感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让我们容易放弃自我边界、不断退让。无论是他人的干涉还是自我的迎合,当感觉到他人越过社交边界、入侵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生气、委屈、不舒服等负面情绪。

同学们也许会困惑,比起孩童时代,我们似乎更在意边界感被冒犯,当被贴上“挑刺”“事儿多”等标签,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哪里出了问题。这里要明确地告诉大家,在意个人边界不是病,而是成长中的“棱角”。它外化着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尤为重要。青春期的大家会经历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自我意识愈发强烈、内心世界愈发丰富,长出自己的“棱角”,表现为:重视私人空间、想要独立做主、敏感地维护自己的边界。同时,青春期的大家也会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渴望找到自我、期待他人的认同、希望建立起独具风格且和谐统一的自我。为保护自己的“棱角”,避免他人越界给自己带来不快,我们应正视、觉察和确立自己的边界。

对青少年来说,边界感是正常的需求,也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只需注意不可过度或过于敏感,切忌将“棱角”变成拒绝一切的冰冷 ,让边界感的林立成为社交壁垒和剥夺人情味的利器。

来源: 《光明少年》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人际交往   伊宁   边界   必修课   棱角   青春期   社交   人际关系   人际   个体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