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450亿!投资新能源能否挽救房地产龙头

近日,碧桂园突发惊雷,称预计2023年H1的净亏损将在450亿元-550亿元之间。

在此之前碧桂园已经进行了多种领域的转型试水,包括投资数家风头正劲的新能源公司,但无奈基本盘利润已经跌落,单靠跨界业务暂时无法挽回局面。

由于碧桂园集中将房地产项目布局在三四线城市,近几年经济下行导致三四线城市购买力急剧下滑,如今行业低迷的情况下,碧桂园的业绩恐怕会愈发艰难,如何在越陷越深的沼泽中自救成为当务之急。

但这次碧桂园的业绩预警也迎来了新能源领域一波关注,毕竟在此前碧桂园已经投资了包括蜂巢能源在内的多家新能源企业,而且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起点锂电了解到,在刚刚步入2018年之时,碧桂园就豪掷6.4亿元在顺德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小镇,并亲自制定了相关发展计划,准备成立动力电池、新材料、整车、马达控制器、动力总成等5大研究院,可以看出彼时的碧桂园还是较为高瞻远瞩,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增长点。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而且碧桂园投资的数家电池企业是否能迎来为公司扭转乾坤的那一天,还是未知。

新能源未必是最优选择

其实房地产企业跨界新能源以及其他各个领域早已不是新鲜新闻,但是能完成转型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多数是打完一个水漂就音信全无,就在前几天ST宋都股份还宣布转型失败含恨退市。

房地产企业规模之庞大,一年所获得利润靠着电池一个个卖出去填补上一套套房子卖不出去的窟窿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新能源行业作为一个辅助业务无可厚非,但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第二赛道,属于痴人说梦。

外行进入此领域如没有经过长时间研发和丰富的新能源市场营销经验,仅仅是想赚一笔快钱挽救利润下滑,这不仅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或许是早就嗅到房地产热潮即将褪去,碧桂园此前还特意设立一个投资部门,来对各个领域进行试水,主要围绕四大主题,即科技、健康、消费、产业链。

碧桂园创投是碧桂园集团直属股权投资事业部,成立两年时间内就向60多个项目投入数百亿资金。不仅如此该团队还提炼出来了只属于企业本身的投资方针:哑铃式打法。粗略解释就是往两端走,即在中后段PE及早期A轮前后的VC阶段,重点关注风险偏低、收益偏高的中后期项目,希望通过长期的全方位行业研究,发现未来具备较大潜力的投资板块,并选择一个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支持,用抓两头的方式实现有效投资保本不亏。

从前些年看起来此行为属于房地产转型的重要明灯,也让很多股民对碧桂园的投资远见抱有期待,但现在看起来更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哪只股未来会长,所以挨个篮子里面放鸡蛋,就好比多年前某喜剧明星对已经事业有成的钢琴家朋友开玩笑说:这人呐,看来没事儿就得发点儿钱,万一赶上一个成功的就有救了......

蜂巢能源会成为救命稻草吗

在几年前,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牛若磊总结性的表示,在新进入一个行业时,会首先选择投最核心的企业。

从这句话分析来看,蜂巢能源就是碧桂园认为锂电板块最核心的企业之一。

原因在于蜂巢能源的团队实力非同一般,趁着新能源火热的发展势头,蜂巢能源很快在全球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还有就是蜂巢能源起点非常高,成立时背后势力为长城汽车,2018年初长城出资10亿元设立蜂巢有限。当年10月就把股权转让给子公司,并向蜂巢能源转让评估价格超过2亿元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及部分资产,有了技术有了钱,自然会吸引更多资本,在蜂巢能源的融资以及上市过程中,碧桂园出力不少。

碧桂园有了蜂巢能源的股份,就约等于间接联络上了长城汽车,房企车企携手闯关,励志在新能源新大陆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块新家园。

但是蜂巢能源前几年的表现比较尴尬,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9亿元、17亿元、45亿元、37亿元,合计约为1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约3亿元、7亿元、12亿元、9亿元,加起来三年半内一共亏损约30亿元。

蜂巢能源的产品是电池包、模组、电芯、储能产品等。从招股书可知,在各报告期内,蜂巢能源电池包收入与总营收占比分别约为99%、98%、87%、6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钱都是卖电池包挣来的,尽管占比在逐渐降低。但同期公司电池包的毛利率分别约为7%、1%、5%、6%,相对来讲比较低。

所以,蜂巢能源要是盈利,碧桂园的损失能挽回一少部分,但是今年上半年从各个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蜂巢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可能会有一点阻碍,等到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之风吹过,行业回暖之时,碧桂园或许能看见投资回报。

持续扎根才能等来海阔天空

作为全国著名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对新能源的看好不是心血来潮,只是前期的投入不会过于张扬,但是现在主营业务已经如此,能否坚持在新能源行业走下去成为了业内一个疑问。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较为烧钱的项目,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如此雄心壮志敢于进行试水,房地产行业在现阶段要想找到能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相匹配的新项目,入股新能源再合适不过,但仅仅靠着一家企业的电池包肯定不行,所以除了蜂巢以外,碧桂园还接连投资了其他公司。

2022年3月8日,有报道称,碧桂园独家投资了重庆太蓝新能源,并帮助其完成A+轮融资,该公司主要开发固态电池。此前4天,碧桂园还对众钠能源进行了一波投资,该公司是钠离子电池新秀企业。

去年上半年碧桂园一口气投资四家企业,涉及的范围涵盖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和光伏。可以看出碧桂园准备全面着手于此等待市场爆发。

碧桂园老总杨惠妍相比于父辈来说充满了新思想和新眼光,带领碧桂园转型会比较纯粹,如果本次真的能根治房地产公司顽疾,通过投资高科技领域进行长远布局,相信经过研发和技术积累,碧桂园会迎来海阔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新能源   蜂巢   上半年   龙头   利润   电池   能源   领域   房地产   行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