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耗时75年的研究发现:身上有这3个特征的人,往往活得最幸福

随着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整个社会当中都充斥着焦虑和不安,人们每天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

每天都生怕自己被社会抛弃。这也导致大多数人每天都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已经成为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的必修课。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曾经在自己的公开课当中提到:“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人们在生命当中保持健康和幸福呢?”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最终的人生目标也有所不同。

有些人终其一生只想追求财富自由,有的人想要追求高尚的社会地位,有的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也有些人只想要追求平平淡淡的生活,追求和睦的家庭。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需要面对大量信息的轰炸,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应该问一问自己的内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又有哪些人能够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育要奋斗要努力,要去完成更多的任务,攀上更高的山峰,追寻更高的理想,这导致大多数人的生活似乎都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每天忙忙碌碌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工作当中,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

人们认为追求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就是自己人生的意义,但是人生的意义真的仅仅是如此吗?

外在的物质条件真的是让人们在生命历程当中保持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吗?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满足心理平衡的重要原则,心理学家称之为投入回报原则。

实际上很好理解,那就是在你付出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的回报。

当个体给予和奉献的时候,需要得到对方同等的回应,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保持个体心理平衡,这才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人们在生活当中也可以运用这一投入和回报的原则,帮助自己在生活当中获取更强的幸福感。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心理学实验报告结果显示,

人们在做好事的时候,大脑细胞会变得更加活跃,并且会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类似于个体正在经历他人的表扬,大脑会受到刺激分泌大量多巴胺,这是一种正向的积极反馈。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那些乐于助人、愿意付出、愿意关心别人的人,能够比其他人过得更加开心,生活幸福感更高。

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话题,也是哲学、心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的重点讨论内容,站在应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探讨幸福,实际上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

实际上,生活的幸福感与大多数外在物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0年的心理学实验同样证明,

无论是经济条件、社会阶层还是交往能力,都不会对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产生太大的影响。

归根结底,幸福实际上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外在的一切事物无非是通过我们内心映射出来的影像而已,虽然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致力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乐

但实际上付出的意义永远比享乐更重要。

而哈佛大学的这项实验结果同样揭示了能够让人们保持幸福感的原因。心理学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现,大多数在生活当中能够保持高度幸福感的人身上都有以下三种特征。

一、拒绝情绪化。二、拥有充足的睡眠。三、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坏情绪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人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且给所有情绪准确地打上标签,并且有意识的进行情绪管理。

而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让大脑始终保持在灵活清醒的状态,久而久之头脑的活跃度也会上升。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则能够帮助人们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对于幸福的追求和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良好的情绪管理、充足的睡眠、良好的运动习惯都能够帮助提升个体的生活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哈佛大学   幸福   哈佛   心理学   充足   幸福感   睡眠   个体   特征   内心   情绪   身上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