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得体参观博物馆体现尊重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苑广阔

衣着得体参观博物馆是对历史和文化最基本的尊重。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博物馆发布了《文明参观须知》,内容包括观众入馆须自觉接受安全检查,醉酒者、仪容不整者(包含穿着过于暴露、穿着拖鞋等)谢绝入馆等。

然而,有一些人质疑,禁止穿着过于暴露或脚穿拖鞋等仪容不整者入馆参观,博物馆方面是不是有点管得太宽了?毕竟,穿什么衣服鞋子,是个人自由,既然能够进入其他一些公共场所,怎么就不能进入博物馆了?

对参观者来说,穿着得体是应有的礼貌,是对展馆、展品和工作人员起码的尊重。博物馆、展览馆等是比较特殊的场所,陈列的许多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同一般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设置相对高的参观要求实属正常。前不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禁止穿拖鞋入馆参观引发争议,工作人员回应称严肃场合需要庄重,道理也是一样的。实践中,要求参观者衣着得体,一直是博物馆的通行做法。比如,云南省博物馆要求参观者文明参观,衣冠不整者、酗酒者、携带宠物者,请勿入内,请勿在场馆内奔跑、追逐、攀爬、躺卧;上海博物馆要求,勿触摸文物展品、勿在馆内奔跑、大声喧哗,酗酒者、衣冠不整者、携带宠物者、酗酒者,谢绝入馆;等等。这些规定都是文明参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参观者应当遵守。

各地博物馆之所以对参观者提出文明参观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照顾大多数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举例来说,参观者穿拖鞋入馆,如不慎滑倒不仅会有受伤风险,也会威胁到馆内陈列文物的安全。就参观体验而言,观众穿着合适的服装、鞋子会更加安全舒适。如果任由参观者脚下拖鞋发出刺耳的声音,或任由孩子在馆内追逐打闹,势必会影响其他参观者。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基本尊重。众所周知,博物馆不同于普通的商业场所,它主要是收藏、研究、展示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集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凝结着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智慧结晶。对此,我们理应保持必要的尊重,而表达尊重的方式之一,就是衣着得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有很多以纪念革命历史、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博物馆,即便是综合性的博物馆,往往都会设置专门的场馆来展示革命文物、讲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烈士,在这样的博物馆参观,衣着当然应当庄重。

作家罗素说曾说:“一个人的外表,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衣着得体不应只是参观博物馆的必然选择,它也应成为一种成熟的生活状态和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得体   衣着   博物馆   衣冠不整   馆内   参观者   展品   文物   穿着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