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彻底掰了?美芯片三巨头正式宣布,人民日报:丢掉所有幻想

前言

半导体芯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石,甚至曾有人直接表示:“芯片就是灵魂,哪里有芯片哪里就有智慧。”

如今,美国加强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其国内的芯片三巨头也联合声明:以后绝不会向中国提供任何芯片技术。

对此,中国毫无畏惧,人民日报更是警示全体中国人民:丢掉所有幻想,我们可以依靠自己。

没错,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突发“善心”上,我们应该自己靠自己,研发属于自己的半导体芯片!

可虽然中国制造业非常强盛,但对于芯片这种顶尖技术,还是有很多人表示担心。那么今天就来说一下,在芯片领域,哪个国家说了算?

芯片领域的统治者

美国,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一直牢牢把控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掌握着极高的话语权力。

早在上世纪,美国就依靠大量领先技术诞生了一批半导体芯片巨头企业,比如英特尔、高通、AMD等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些企业联手瓜分了整个国际市场,并一直维持了下去,直到2022年,这些美国企业仍霸占全球市场接近一半,高达48%。

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用了很多手段来妨碍其他国家追赶:

首先就是对外输出技术。将美国企业的技术垄断扩展到全球,掌控顶级技术在自己手里。

其次就是通过各方面施压,要求所有芯片厂商,在美国建厂并将重心放在美国。既可以带动美国经济发展,又可以随时进行打压和剥削。

最后也就是直接进行垄断、制裁。这种就是对付那些以上两种手段都没有作用的国家的最终手段。靠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优势,强制性延缓乃至打断芯片研发进程。

美国如此不惜手段的打压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帝国主义。芯片在如今各个领域包括国防军事都有着重要作用,是美国制霸全球的重要工具,自然不希望其他国家发展起来。

但即便这样,现在全球仍有很多后起之秀在试图挑战美国的垄断地位,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在芯片领域的追赶者们。

芯片领域的追赶者

比较出名的就是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它们如今已经是芯片领域中存储芯片行业的巨头,在此方面丝毫不弱于美国,在2022年存储芯片市场份额超过了60%。

韩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正是由于其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支持政策,让其在技术创新方面迅速发展,同时专注于一个点,不断突破,最终让韩国储存芯片健康发展,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日本虽然在芯片领域并不算出色,但其对小型半导体原件的研究却是世界一流,其中包括电子器件、传感器等等,在特定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这跟日本一直探索新材料和工艺的尝试密不可分。坚持探寻半导体领域,不断提升这些半导体元件的性能和稳定性,从引进美国技术到自主创新,成功在半导体领域短暂超过美国,在遭到打压后,也保持了很强的竞争性。

作为最开始的竞争者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曾在美国的强大竞争力下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而在之后的美国越来越深入的掌控下,工厂产业纷纷转移,如今欧盟芯片产能全球份额不到十分之一,就连产业链都需要通过外国维持。

对此,欧盟开始尝试重新发展芯片产业,实现战略自主,通过个各种法案。其中包括放宽芯片补给规定,大量资金注入、支持在法国建造更大更好的制造厂、推动大型芯片项目启动。

这让欧盟芯片发展迅速,尤其在欧盟的环保主题下,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中的汽车芯片,更是走在了世界前沿,拥有了许多世界知名的汽车芯片大厂。

之后就是中国。中国虽然在制造芯片方面发展迅猛,但在芯片研发方面却因起步较晚而相对滞后。很长时间内,中国芯片都依靠进口,在国际芯片市场份额仅占7%,国内自给率也仅有30%。

中国也深刻意识到在此方面的不足,加大了在芯片领域的支持力度,近些年,中国芯片在很多关键领域都取得突破,出现了很多国产芯片,还率先研发出了5G芯片。在一些低端芯片领域,中国已经完全可以用“中国芯”取代“外国芯”。

不过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仍受制于人,有很大差距。毕竟想要快速追赶在芯片领域领先数十年的美国,无疑是非常困难。可虽然中国芯片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已经被时刻窥探中国的美国注意到,进行了各种打压,力度之大远超以往,这是为何呢?

其实很简单,作为美国“狗腿子”的韩国,自然不需要美国太过注意,可以说真要打压乃至摧毁随时都可以。而曾于美国为敌的日本,现在也一样是美国“狗腿子”罢了,稍微有一些威胁的欧盟,如今内部也被美国掌控了很大一部分,更是让美国带的陷入俄乌泥潭,无法自拔。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国家对美国的全球霸业没有任何威胁,唯有中国,这个美国无法掌控,综合国力又站在世界顶点的国家,成为了苏联之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后阻碍。

因此,中国芯片刚有一点发展,就让美国坐不住了,直接和中国打开贸易战、尝试进行经济、技术、资源封锁。那么,现在这场芯片领域的中美之战如何了?

中美芯片之争

为打击中国芯片企业发展,美国在2019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将所有产品营收超过25%的中国企业列为管制名单,同好号召所有盟友对中国进行制裁。

这套“组合技”确实给中国带去了很大的打击,中国企业甚至无法进行实验和测试,半导体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更是无从谈起。而华为的芯片供应链也被直接切断,让华为一时间陷入无“芯”可用的地步。

之后面对中国的自主研发,美国三大芯片巨头的首席执行官:英特尔帕特·基辛格、英伟达黄仁勋、高通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在华盛顿会议表示:我们绝不会向中国提供任何芯片技术。

但同时,他们也要求美国政府可以思考对中国进行出口限制的影响,在实施新限制之前先暂停对中国的相关措施。

他们之所以会“免费”为中国进行游说,正是因为对中国实施制裁的行为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无疑是半导体产业链中重要一环。在通过制裁和限制强迫中国和世界市场脱钩的同时,也让这些芯片巨头遭到了极大的利益损失。

接下来中国宣布对镓和锗这两种半导体原料限制的举措,彻底让这些企业巨头坐不住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完整产业链,一但中国研发成功,中国将彻底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外国芯片,让这些芯片巨头彻底失去全球最大的市场,也因此他们才会暂时充当中国的“说客”,希望美国暂时解除对中国的限制。

但是,就像人民日报说的那样:丢掉所有幻想,我们可以自己依靠自己。我们不可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利益至上的商人身上,他们不关心也没理由关心中国发展的好坏,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经济利益,没有任何值得相信的地方。

而且就算此次美国真解除了限制,下一次怎么办?我们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国家如此重要的领域居然被控制在外人手里!不可能等美国解除限制然后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在下一次发生类似事件再次将希望寄托在资本家手里。

何况在目前,美国芯片巨头产业已经全部受挫,股价持续暴跌,迫使美国不得不服软,已经放款了部分限制。而华为在被断供后,立刻开始自主研发麒麟芯片,无人机巨头大疆也研发了可控的飞控芯片。在2022-2023年间,中国进口芯片大幅下降,自产芯片大幅增多。可以说,在这场较量中,中国已经取得初步胜利。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骄傲自满,一定要继续保持在芯片领域积极进取的态度,坚定不移的推荐芯片核心技术发展,争取更多突破。

在自从主创新的同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和美国那样对其他国家进行打击封锁,而是要取众家之所长,推陈出新,实现从“追赶者”到“同行者”再到“领导者”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三星   芯片   华为   中美   人民日报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欧盟   巨头   领域   幻想   正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